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
摘要: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立足于农业、农村、农民和全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战略性目标。当前新农村建设目标集中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以及管理民主等方面,农业机械化作为农村生产力提高的关键途径,在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变农民文明程度,提高农民创造性、提升农民活力上有重要意义,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农村建设;农村;农民
引言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落实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对于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农业机械补贴也越来越大,使得很多农民都享受到互惠政策,农忙季节也节省时间外出务工。随着联合收割机使用增加,很多驾驶员操作不是非常规范,就导致了联合收割机事故出现,这就需要加强对于农机收割水平,提高农业机械收割对策和措施。
1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宏伟事业,是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条件。农业机械化能迅速提高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使农业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大量的原料、资金和和劳动力、巩固和壮大农业的社会主义经济,提高国内市场的购买力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总之,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等方面,农业机械化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国家,农业人口只占30%以下,按人口平均每人占有粮食比我国约多三倍,每个劳动力可养活的人数比我国的十倍,我们要解放思想看世界,学习先进检验,把工作重心转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上来,加速实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使落后的农业尽快得到讯速发展。
历史的经验说明,依靠手工劳动的小农经济生产生活,必然被使用农业机械化和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大农业所代替,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农业经济,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因此,必须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充分研究国内的经济,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步伐。
2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正日益突显,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前提仍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即物质保障与农村生产力发展,而农业机械化是这两者实现的必然选择。生产力发展对于生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农村劳动力普遍处于缺乏状态,农业生产对于机械化的依赖正越来越高,通过提高生产工具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生产工具的集中体现,是农业现代化及新农村建设的标志之一。农业机械化大幅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型农业机械将秸秆还田与免耕法结合后,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农作物产量及品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在提高效率和速度的同时,也使农业生产能够向一体化、规模化、商品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利用好先进农业生产工具,对于农业生产质量及土地产出的提升是显著的,推动了农业生产更快更好的发展。
2.2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提高村容整洁度
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为农村村容整洁、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耕作方式中肥料埋深不足造成的环境污染经过农业机械化的深耕深松后,能够更有效地进入农作物根部,保护环境。传统耕作下的秸秆焚烧不仅有火灾危险,还大面积污染空气,农业机械化,使秸秆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利用。秸秆还田使土壤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固土保水功能更有利于降低水土流失。秸秆还能用于深加工为各种生物能源,或者成为畜牧业饲料来源,畜粪经过机械无害化处理后,不仅避免了污染,还是重要的有机肥,农村生态系统循环更为深入。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水土的保持、节水灌溉等技术的使用,使水资源利用更为合理、高效。农业机械化大幅提高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了农村面貌,使农村更为整洁,更有利于农民生活,生态环境得以维护,生态系统循环更有活力,农民在认识到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好处之后,会自觉保护自己的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生态文明的良性循环,不断改善农村面貌。
2.3农机化是农村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农机化科技发展是建立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的。近年来,农民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农村资源与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保护,究其原因离不开深入推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及对机械化技术的综合利用,农民的生活质量在坚实的技术与装备支持下大大提高。比如通过机械化综合利用既让废弃秸秆得到很好的再利用,使农民收入增加,也让污染源得到根本治理,使秸秆乱堆乱放的情况得到改善,让发生火灾的几率大大降低。农民借助机械化灌溉,也可大大减少因干旱带来的损失,进而达到稳粮增收的目的。通过大型机械对土壤进行改良,也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避免水土流失的发生;对于干旱地区的小麦、大米等作物而言,通过对膜侧沟播、全膜覆盖技术等技术的使用,作物产量增幅明显。这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节能减排和增产增收,经济与生态效益巨大。
3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对策
3.1改变推广方式,树立典型,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现代社会是科技和信息技术结合的社会,传统的单纯依靠人力推广方式效率低下,已不适应复杂的山区和日益更新的农业机械推广需要。推广人员应丰富推广手段,充分利用人力推广与报刊、电视、手机、网络等新型的推广方式,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推广人员应引导农民积极的利用手机接收农业科技信息和农业机械信息,提高知识水平。另外,人力推广时,应结合视频、现场实物指导示范等手段,形象生动,提高推广效果。农业机械推广应树立典型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典型示范基地的机械化成果吸引农民主动进行农业机械知识引入和使用。
3.2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企业的合作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机构和农业信息服务企业的合作,通过农业信息服务企业的“桥梁”作用,让机械化技术在一线农业消费者群体中得到宣传和普及,加强一线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科技的认知度,将非常有利于我国现代农业中机械化科技的转换。对于这种行为现象,政府一定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实践中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3.3合理布置、按耕地面积分配
目前,我国偏远农村农业机械紧缺,使得有的农村无法用农机耕种而有的村寨可机耕面积减少,农机却多多有余(相对而言),为此,使得各村寨之间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出现了较大差距。要解决以下问题:①必须大力发展农机具;②根据各村寨的可机耕面积合理分配;③进行结构性调整,即对不同农机装备的要求和配置有进有退、有增有减。
结束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立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和文明的提高、农村面貌的整体改善基础之上的,生产力发展是基础条件,农业机械化既是现代农业的标志,也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对于新农村建设发挥着基础性、稳定性作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将更加快速、灵活。
参考文献
[1]朱俊华.试论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风,2015(11):97-98.
[2]林伟.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南方农机,2016,47(12):16-16.
[3]石杰.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对策[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5(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