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茂华
(遂宁市安居区步云乡初级中学校遂宁629000)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者刘国正指出:“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炫,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千多年前,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丘在《论语、雍也》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丁肇中教授曾经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看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是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中,守在仪器旁,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在这种浓厚的兴趣的作用下,他和他的同事终于发现“J粒子”获得诺贝尔奖金。
由此可见,兴趣可以大大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满腔热情地从事学习和探索。在教学进程中,教师要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轻松愉快地学习,从而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途径,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作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提高学生兴趣作过一些探索,其核心是把优化教学途径、激发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一、运用新颖的方法,指导学生预习。
作为语文自学能力培养途径之一便是预习,预习的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丰富的,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此,笔者采用一些新颖、有趣的创造性的题目让学生去做。如在执教七年级语文《看云识天气》时,在授课前半月,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气候变化与天气的关系,并让学生到农村老农处搜集一些关于云和天气变化的谚语,到课堂教学时拿出来比赛。其结果到上课时,很多同学都搜集到相关谚语。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兴趣,还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二、选用磁性导语,引人入胜。
笔者在与同学共同学习新课时,精心设计导入语,这种导入语是根据学习内容而选用凝炼、生动、富有激情、吸引力的富有磁性的导入语,充分吸引学生其具体化尝试有:①展示多媒体图片,笔者在执教莫怀戚的《散步》时展示了笔者的全家福照片。(笔者的全家福与莫怀戚的家庭机构完全相同)指着照片说:“看,同学们,这就是我的全家福,你们看,这一家人多么幸福,祖孙三代,其乐融融,你和家人相处中在你身边还有什么特别令你感动的小事吗?”从而顺理成章地导入教学内容。②设定方向,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其注意对象与教学目的有差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或抒情或讲授知识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笔者在执教《绿色蝈蝈》时,学生大多停留在对学生习性的研究,而忽视了对作者的对生命的尊重和赞美之情,对科学和献身精神,针对这种现象,在导入时做出定向性启发,作者不仅只介绍了蝈蝈的习性,在行文中还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优美的字里行间去精心感悟吧。这样学生便怀着怎样表达这一情感来探究,感知课文,从而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③诉歧义。本文所谓的发歧义,即平常所说的发散思维。在教学中,当全体形成共识时,一旦有人提出异议时,往往引起他人的注意,把这种发表歧义作为导入语,对学生互助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可以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向课文层次内涵挖掘出本质、内涵。例如教学《安塞腰鼓》,在同学们会形成这样的认识赞美安塞腰鼓时,提出不同观点,即体现改革开发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巨大冲击,从而引起学生兴趣。④还可以采用讲故事,找答案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从而有利于教学途径的优化。
三、发挥充分的联想,增添学习情趣。
在新课标所体现的三维目标引导下,为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加强对学生的感染力,可紧扣教材内容作适当发挥,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拓展延伸部分。笔者在教学七年级语文《落难王子》,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主题就引用中外关于厄运的名言警句,如日本谚语:“不幸可能成为通往幸福的桥梁”,塞内加《天意》的“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等来升华,这些名言警句丰富了教学内容,增添情趣,以优化教学途径。
四、运用形象语言,提高兴趣。
作为教学语言,特别语文教学语言要求规范准确、生动鲜明、丰富多彩,富于表现力、感染力,从而启发学生情趣。笔者在教学《安塞腰鼓》的主体部分时,运用充满激情的语句,充满激情的声调,结合课文内容,使用一系列排比问,使得教学语句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字字铿锵,句句激越,一气呵成,气势雄伟,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其兴趣、激情,启迪学生充分领略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以及深刻的思想让学生陶醉于诗化的语境,意境中得到美的享受和艺术感染。如果持之以恒,将会使学生暂时兴趣转变为稳定的兴趣,以优化课堂教学途径。
最后,还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学生学习教材中语言平易,内容浅显的“浅文”时,教师要善于挑起矛盾,引发思考,例如在教学《行道树》时,指出文章主题是赞美平凡劳动者的奉献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但其标题却是《行道树》,二者是否统一?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学生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深入阅读课文,深入了解行道树的处境、心境来行文。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优化初中语文课堂途径,要在课堂教学本身过程和课堂教学的准备,课后巩固环节充分培养提高学生兴趣,吸引起他们的动机,唤起他们之求知欲,加强其非智力因素,从而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