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是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研究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选取所在科室40例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切口感染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患者开展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影响因素;护理策略;研究效果
手术部位感染作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医疗卫生问题。在进行感染判断的时候,主要是切口位置的感染和器官位置的感染,感染的发生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1],并且在进行感染分析的过程中,Ⅰ类切口指的是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或者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的切口,例如髋关节置换、闭合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以及腹股沟疝修补术等。相对于患者,一旦出现手术部位感染,轻则会影响患者的切口愈合,重则需要再一次手术取出患者的内固定或关节,引起败血症等严重的全身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另外,手术部位感染会使得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院病床周转率逐渐下降,增加社会卫生资源的浪费,给社会生活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本次研究就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研究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选取所在科室40例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实验样本为20例。
参照组,男12例,女1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35岁,平均(50.9±7.4)岁。研究组,男11例,女9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34岁,平均(49.8±6.3)岁。
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可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手术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校消毒,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全面的调查,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适当的消毒方案制定,分析患者的个体性的差异。在对患者的基本评估结束之后,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制定适宜的消毒方案[2]。并且与患者进行一定的交流与沟通,了解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的配合整个的手术,提升手术的整体质量。具体做法为: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控制围术期血糖,遵医嘱给予适当降血糖措施,保证术后第一日和第二日清晨6点血糖水平≤11.1mmol/L。术前备皮,如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则需采用备皮器去除切口周围毛发,但需注意无菌操作,动作应轻柔、准确,有助于避免手术皮肤因备皮被破坏后,成为细菌感染通道。手术室消毒之前需要对患者手术室器械进行全面的消毒,消毒的范围应该符合整体的技术要求,对于手术器械的达标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消毒设备和器械未出现任何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患者切口位置的消毒处理,一般使用0.5%碘伏对患者需要切口的位置进行严格消毒,消毒范围>患者手术需要切口的范围,提升消毒质量。若患者需要使用抗菌类要求,则需在手术前30min指导患者服用,如患者手术位置在肠道,还需要进行肠道药物消毒。最后应关注在手术前已经出现皮肤感染的患者,先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在自身其他位置感染未好转之前,不能进行手术,严格的按照手术的规范进行工作,重视对手术感染的控制,关注患者术前的各项措施,提升手术的整体质量。
1.2.2在手术过程中应该严格的遵循无菌手术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对于手术器械的摆放需要按照手术需要以及手术医生的使用习惯有序整齐的摆放,尽量的避免因为切口时间暴露过长出现的切口位置的感染,医护人员在手术的过程中按照规定进行隔离操作,尽量快速的完成手术,防止切口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感染,同时可以按照病人的切口长度以及位置进行分级,合理的安排手术的时间和顺序,手术器械的整理规范也可以更好的按照实际需要执行,全面降低手术中患者切口感染的概率。并且在手术过程中为了防止感染增加一些抗菌类药物的使用,预防患者可能出现的感染。若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未进行全身麻醉,可以在手术过程中与患者之间展开交流与沟通,在充分的关注患者各项生命的变化的情况下合理的患者使用抗菌类的药物,手术过程尽量减少患者组织的损伤,如出现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坏死的组织,进行切除,及时进行止血4]。在守护完成之后对患者切口进行严格的冲洗,可以使用37°C的无菌生理盐水,保持冲洗药物与体温一致,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因为低温对患者身体的刺激。如患者切口位置需要进行引流,则应使用封闭负压引流的方式,提升引流的科学规范性。
1.2.4在手术之后护理人员应该结合病人恢复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严格的控制探病情况,防止因为人员大面积的流动造成的伤口感染,保持病房内的整体清洁度,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加安静的康复氛围,降低患者因为环境问题造成的感染[5]。同时关注患者在病房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患者出现低温,则需认真的调节病房内的温度,做好保暖措施,如病房内不止一位患者,可以采用保温毯等方式对患者进行保暖,及时关注患者伤口恢复情况,定期使用生理盐水对切口位置进行冲洗[6]。Ⅰ期闭合的清洁切口应使用无菌敷料覆盖24-48小时后,定期更换敷料;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局部情况,保证切口皮肤清洁,如有脓性分泌物时,则需及时送检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一旦发现患者切口位置出现感染等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如患者恢复良好,可以遵医嘱拔出导流管。
1.3观察指标
①满意度
满意度评分标准:总评分≥90分为一级满意度:总评分80~90分为二级满意度;总评分70~80分为三级满意度;总评分<70分为不满意度。
②切口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开展统计,采用n,%表示,用检验,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即P<0.05。
2结果
2.1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95.00%相对于参照组的70.00%较高,P<0.05,见表1。
表1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3.1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
临床上指出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有:(1)手术时间:患者手术时间长,说明切口暴露时间长,手术室内的空气流动、工作人员走动及传染源扩散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切口附近存在的细菌导致切口感染。(2)肥胖:患者体型肥胖说明皮下脂肪较厚,会影响患者的手术视野暴露程度以及手术相关未操作,使得患者的手术所需时间延长。肥胖患者出现切口坏死、脂肪液化及液体积聚等情况发生,相对其它体型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概率较大;(3)备皮距离手术时间:术前需要接受备皮准备措施,毛发剔除后患者的皮肤上皮损伤使其微生物生长速度不断加快,备皮后到手术前这段时间,时间越长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概率越高;(4)切口类型:Ⅱ型手术切口主要为胃肠道外科手术切口类型,消化道的开放及腹腔内部出现感染性渗液,是引发切口感染的重要原因,胃肠道手术切口位置和远端间的距离越接近,说明患者可能接触的细菌数量越多,发生感染概率会明显的增加;(5)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术前患者是否合理使用抗生素也直接决定患者是否会发生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若存在不合理或过量,会使得患者身体内部菌群常态平衡逐渐被打破,部分患者会发生机体耐药性,机体可对外来病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抵抗能力逐渐下降,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发生率增加[7]。
3.2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中,对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患者开展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95.00%)相对于参照组的(70.00%)较高,P<0.05;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5%)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10%),P﹥.05。
综合护理方法的开展,将护理工作覆盖到手术准备至完成的整个过程中,首先医生和护理人员应该严格的遵守手术中的各项操作规范,各项器械进行消毒灭菌,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手术,提升手术的整体时间,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程度。其次,综合护理充分尊重患者的差异性,针对性的制定消毒方案,并且积极征求护理人员的意见,及时进行保暖等各项措施,防止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并发症,降低患者感染的概率。
结合上述研究,对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患者开展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医务人员应当重视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与控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值得临床进一步的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翁为珍,赖克,黄业娟等.老年患者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1):123-124.
[2]陈慧华,陈海华,林福秀等.创伤性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4):3395-3396.
[3]杨映霞.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手术室护理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33(2):87-88.
[4]徐绿萍,陈卫平.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3):554-556.
[5]王秀花,周成超.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6):103-104.
[6]陈佐彩.骨科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与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0):185.
[7]王娟,刘珍,郑翠芬等.肝胆胰腺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5):3470-3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