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的生产体制与人格形象(1979-1993)

中国电视剧的生产体制与人格形象(1979-1993)

论文摘要

本文从生产体制与人格形象两个方面研究1979—1993年的中国电视剧,同时讨论到电视剧对文学作品的改编。这期间,随着改革的进程,革命理想主义在国家政治中迅速退场,现代化理想很快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变化对电视职能、电视剧生产体制、电视剧改编、电视剧中的人格形象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电视职能来说,电视在宣传工具身份之外,经济工具身份日益明朗,这使得电视的娱乐工具一面越来越为经济工具一面服务,这种变化影响到电视剧的生产体制。电视剧生产体制是国家政治与支配电视剧生产的其它因素冲突及冲突克服的结果。这些因素中重要的是电视台的经济利益和现代化思潮(经从业人员、观众发挥作用),这两者与变化中的国家政治的关系决定了电视剧生产体制几个方面——题材规划、制作流通体制、审查制度、评奖制度——的结构形态和运行后果。就题材规划制度来说,最终稳定下来的基本结构形态是把电视剧题材规划分为“主旋律”与“多样化”两种规划类型,“主旋律”题材电视剧承担国家政治宣传和建构政治认同的职责,“多样化”题材电视剧(通俗剧、娱乐剧)进入商品市场为生产方单位和播出单位带来经济效益。就制作流通体制来说,最终是室内剧制作模式与市场化流通体制相配合。就审查制度来说,国家政治与经济利益的博弈促成审查制度法规化。评奖制度提供了制造明星身份的“地盘”,为电视剧领域成为“名利场”充当助产士。电视剧生产体制总的运行后果是为电视剧利润角逐开辟了道路。电视剧改编给“文学插上翅膀”的同时,在电视剧生产体制运行当中对文学原料进行加工。文中选取了代表不同阶段的四个案例来观测国家政治与现代化思潮制约下的电视剧生产。电视剧人格形象是按“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的规则进行编码,人格形象在从“问题青年到理想重建”、“从改革家到资本家”的变迁中为“资本化人格”的形成开辟道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内在于现当代文学的电视剧研究
  • 第一章 “自己走路”:电视职能的重构
  • 第一节 从“缩型影剧院”到宣传工具
  • 第二节 从“生计问题”到经济工具
  • 第三节 什么样的娱乐工具
  • 第二章 电视剧的生产体制
  • 第一节 改革动员与题材规划
  • 第二节 制作流通体制与《渴望》的意义
  • 第三节 审查制度的形成
  • 第四节 评奖制度与“名利场”
  • 第三章 “给文学插上翅膀”:电视剧对文学的改编
  • 第一节 《武松》:草莽英雄还是“革命战士”
  • 第二节 《四世同堂》:市民批判还是爱国主义
  • 第三节 《新星》:忠于原著的是与非
  • 第四节 《过把瘾》:剔除了心理创伤的爱情风波
  • 第四章 电视剧的人格形象
  • 第一节 从“问题青年”到理想重建
  • 第二节 从改革家到资本家
  • 第三节 资本化人格的形成
  • 结论
  • 参考电视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内电视剧版权价格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研究[J]. 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00)
    • [2].收视率异化三部曲[J]. 青年记者 2018(34)
    • [3].大数据助力电视剧制播的五大价值[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7(06)
    • [4].超越消费主义:2017年电视剧生产的品质化走向透视[J]. 艺术广角 2018(01)
    • [5].中国古装电视剧在泰国影视市场发展研究[J]. 时代经贸 2018(14)
    • [6].“一剧两星”政策对电视剧生产参与主体的影响浅析[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09)
    • [7].中国电视剧对外贸易发展分析[J]. 智富时代 2017(04)
    • [8].“主流”的新常态:2016年电视剧市场盘点[J]. 广电时评 2016(17)
    • [9].做年轻人爱看的戏[J]. 支点 2017(03)
    • [10].电视剧跨屏传播的发展动力与传播策略[J]. 中国传媒科技 2017(11)
    • [11].激烈竞争态势下电视剧生产企业的应对策略初探[J]. 中国电视 2013(06)
    • [12].粤港两地电视剧生产体制发展异同比较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07)
    • [13].构建电视剧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14].浅谈城市台电视剧购买的适用原则[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8(06)
    • [15].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创作与传播特征探析[J]. 当代电视 2018(08)
    • [16].粉丝·舆论·流量——资本驱动下的电视剧生产逻辑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 [17].河北电视剧发展大观[J]. 戏剧之家 2017(21)
    • [18].中国电视剧制播模式:演变与利弊[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04)
    • [19].中国电视剧产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鸭绿江(下半月) 2020(03)
    • [20].传承主体文化 拓展文化版图 打造国家电视剧生产旗舰[J]. 中国电视 2009(05)
    • [21].文化“走出去”中电视剧网络传播路径探析[J]. 中国电视 2017(11)
    • [22].基于大数据的电视剧配制化生产[J]. 电视研究 2016(05)
    • [23].传奇电视剧:传统文化与电视的类型生产[J]. 电影文学 2019(01)
    • [24].影视剧“热播”为何插曲“遇冷”之探讨[J]. 艺术评鉴 2019(10)
    • [25].试论我国电视剧生产关系的理想形态[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 [26].电视媒体自产剧生产的目标与机制——兼议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的电视剧生产[J]. 电视研究 2009(08)
    • [27].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思考[J]. 出版广角 2019(01)
    • [28].基于投融资视角的电视剧项目价值评估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03)
    • [29].从话题性到“现象级”——对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爆红的思考[J]. 电影评介 2017(18)
    • [30].当下电视剧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J]. 声屏世界 2020(13)

    标签:;  ;  ;  ;  ;  

    中国电视剧的生产体制与人格形象(1979-199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