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经济发展和环境和谐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农业环境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农业发展离不开化肥要素投入,但如果这种投入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负担,那么就迫切需要在投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约束农业生产行为,运用新理论和新技术引导农民合理高效的施用化肥,缓解目前严重的养分流失问题.集约化种植方式下各种速溶性肥料频繁使用,极易造成降雨与施肥期耦合,引发大量的农田氮、磷径流损失,造成土壤和水域的氮、磷养分富集,形成面源污染,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更为复杂,且因氮素、磷素发生的不确定和难以量化的特征,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尽管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和治理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是大部分研究是从环境学角度出发,对污染的发生和治理进行研究和分析。遗憾的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可控因素—化肥投入问题进行系统阐述的研究还不多。尤其在目前化肥投入不合理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解释化肥不合理投入的诱因,并选择有效方法约束化肥投入显得尤为紧迫。农户过量化肥投入的诱因必须从市场机制在调整农业投入的外部性问题上存在市场失灵入手,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剖析农业生产中化肥过量投入问题的原因,揭示化肥投入的外部环境成本,进而对有效控制化肥面源污染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经济发达,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分六个主要部分分析阐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化肥过量投入现状、原因及其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法。第一部分交待文章的理论基础,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阐述市场机制在处理外部性问题上的理论缺陷,提出改变外部性市场失灵的关键是将环境价值以及社会成本纳入农业生产目标函数.第二部分分别从投入强度和投入密度角度描述从1980年以来到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化肥过量投入现状.第三部分从提高劳动生产率理论入手,分别从要素替代效率角度、化肥的边际产能、要素边际收益和化肥投入对长三角种植业农业产值贡献角度分析农民倾向于选择化肥这种生化型生产技术的经济诱因,指出在追求农业收益最大化的动机下,没有化肥投入的技术和制度约束,化肥过量的投入行为仍将继续.第四部分先从经济理论上分析约束农户化肥过量投入行为必须改变限制农民选择范围的外部条件,即必须改变目前的农业生产成本收益函数,将边际社会成本纳入效益最大化目标函数.然后以太湖地区为例,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计算了太湖地区水稻生产过量氮肥投入引起的环境损失,证明目前化肥的过量使用现象源于现行的农业生产投入函数未能将环境社会成本纳入农业生产函数,造成了对农业生产成本的低估。在此基础上,现阶段应该重新认识农业的生产函数,及时改变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农业成本函数,将兼顾环境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作为未来农业生产的根本.第五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市场,地权收益的完整和稳定,农业技术水平四个方面分析影响化肥投入环境效果的社会经济因素.通过实证检验证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正向促进化肥环境问题的形成,农民情愿用化肥替代价格高昂的土地和劳动要素,不断加大化肥投入加重面源污染。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逐步缩减传统粮棉油产品,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因此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的增长将引致更多的面源污染发生.土地收益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保证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投资,增加绿肥、有机肥投入,适当减轻化肥这种短期生产投入,更加关注土壤质量恢复和保障,减少化肥环境问题形成。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不一定能够起到减少化肥环境问题,如果农业推广的方向是侧重环境友好的农业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作物的化肥吸收利用率,那么这种减少作用是存在的,但是另一方面,棚膜技术的发展缩短种植业生产周期,很可能增加化肥用量.第六部分基于第四章至第六章的分析结果,对合理约束长三角的化肥投入提出对策和建议.目前,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的成本收益核算体系,将化肥投入的外部环境成本纳入农业成本核算,并辅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保障农民的土地收益权完整稳定;合理调整农业结构,部分地区需要实行限制型农业轮作规定;改革现行农地推广制度和体系,使测土施肥等重要农技手段能够更好的推广发展并为更多的农户所接受.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长三角科技人才区域一体化障碍及其因应之道[J]. 科技中国 2019(12)
- [2].长三角25家博物馆携手航海非遗大展在中海博开幕[J]. 航海 2020(01)
- [3].“长三角传染病防治医联体”上海成立[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A1)
- [4].长三角养老金融已初具规模,联动仍需深化发展[J]. 上海保险 2020(01)
- [5].长三角外企研发呈现加大投入、加速融合趋势[J]. 华东科技 2019(12)
- [6].长三角铁路启用首个智能商品仓库[J]. 铁路采购与物流 2020(01)
- [7].上海“政务便利店”评分出炉 办事范围扩至长三角[J]. 计算机与网络 2020(02)
- [8].长三角地区城市主要指标(2019年1-3季度)[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9(11)
- [9].长三角地区红色档案资源整合探析[J]. 浙江档案 2020(02)
- [10].提升“信用长三角”建设水平[J]. 党政论坛 2020(02)
- [11].防疫与复工复产两难选择中长三角治理创新观察[J]. 江南论坛 2020(03)
- [12].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基础上的杭州行动[J]. 江南论坛 2020(02)
- [13].长三角创新券实践与思考[J]. 华东科技 2020(05)
- [14].秋冬季区域性大气污染过程对长三角北部典型城市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20(04)
- [15].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的挑战与建设[J]. 中国环境监察 2020(01)
- [16].长三角民政论坛在合肥举行 三省一市将互认养老标准[J]. 质量与标准化 2019(12)
- [17].2019年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运行情况及形势分析[J]. 中国港口 2020(03)
- [18].基于“信用长三角”发展经验破解“信用京津冀”协同发展难题[J]. 信息系统工程 2020(02)
- [19].长三角地区城市房价变化地理信息数据集(2008–2018)[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2019(04)
- [20].长三角地区水污染“共治”及法律制度问题[J]. 嘉兴学院学报 2020(03)
- [21].宁波:长三角南岸“信”意浓[J]. 中国信用 2020(04)
- [22].长三角地区城市主要指标(2019年1-4季度)[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0(02)
- [23].上海及长三角地区马运动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11)
- [24].示范区奏响长三角更高质量发展新乐章[J]. 环境经济 2020(09)
- [25].长三角地区省域财政竞争力比较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16)
- [26].长三角创新券跨区域兑现方式的探索[J]. 安徽科技 2020(06)
- [27].2014—2018年冬季长三角强霾事件及天气形势影响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07)
- [28].“绿色长三角”建设驶入快车道[J]. 检察风云 2020(10)
- [29].长三角品牌独特的战“疫”法则[J]. 中国品牌 2020(06)
- [30].国家战略视角下的数字长三角发展现状与未来探析[J]. 当代经济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