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当前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 胡琼阁
导师: 李敏昌
关键词: 农民,弱势群体,强势关怀
文献来源: 三峡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分化,逐步分化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素质方面具有较大差距的几个社会阶层,其中为温饱问题所困扰的人口,是社会结构中最底层的弱势群体。农村弱势群体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这部分人群在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占有上的差异导致了发展起点的不同,其群体特征表现为经济收入低、生活贫困,政治上低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上的被歧视。农村弱势群体问题不仅是社会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如果农村弱势群体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势必影响我国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性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决定了党和政府要给予农村弱势群体以强势关怀。当前政府要坚持先富与共富并重、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原则,从补偿性政策和发展性政策两方面给予农村弱势群体强势关怀,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论文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学术语境中的弱势群体
第一节 国外关于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及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关于农村弱势群体的界定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新意
第二章 农村弱势群体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农村人口的构成分析
第二节 农村弱势群体的构成及主要特征
第三节 农村弱势群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三章 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农村人群占有的社会资源不同导致发展起点不同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差异导致等量劳动难获得等量报酬
第三节 文化水平的差异导致居民经济政治权利不对等
第四章 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强势关怀
第一节 党和政府应给予弱势群体强势关怀
第二节 对农村弱势群体关怀应坚持的原则
第三节 对农村弱势群体关怀的具体路径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发布时间: 2007-04-26
参考文献
- [1].转型期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 胡晓婷.兰州大学2009
- [2].农村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现状研究[D]. 温志杰.成都理工大学2015
- [3].农村弱势群体政策支持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D]. 刘晓青.湘潭大学2009
- [4].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熊项斌.郑州大学2006
- [5].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农村弱势群体信息服务研究[D]. 孙梦娇.南京邮电大学2017
- [6].论地方政府对农村弱势群体的保护[D]. 张鑫乐.浙江师范大学2012
- [7].农村弱势群体素质提升研究[D]. 王寒冰.湖南农业大学2015
- [8].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弱势群体的开发与管理[D]. 汪清.北京交通大学2014
- [9].皖西农村弱势家庭状况的调查与对策分析[D]. 李少功.西南交通大学2007
- [10].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人力资本流动[D]. 蒋国平.华中师范大学2006
相关论文
- [1].论转型时期社会弱势群体政府支持体系的构建[D]. 杨亮.南京农业大学2006
- [2].社会弱势群体及其法律保护[D]. 常立.吉林大学2006
- [3].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的伦理审视[D]. 毛小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 [4].和谐社会视角下构筑弱势群体支持体系研究[D]. 伍晓斌.湖南大学2006
- [5].论政府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D]. 李强.吉林大学2007
- [6].转型期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研究[D]. 戢志森.华中师范大学2007
- [7].建设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村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 冯春艳.山东师范大学2007
- [8].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 牛慧光.北京邮电大学2006
- [9].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熊项斌.郑州大学2006
- [10].新时期中国弱势群体的政策参与问题研究[D]. 李娟.湘潭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