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有研究表明,信任能够在合作伙伴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协调机制、防范机会主义产生、降低交易成本、简化决策、促进合作结构稳定等等。因此,工程项目的成功必须是以各参建方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的。然而,不信任却往往成为我国工程实践中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目前我国有关工程信任问题的研究成果还相当有限,而信任又是一个社会文化性比较强的概念,国外的研究成果在我国也未必能够适用。因此,基于我国社会背景下的工程信任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工程项目中业主方与承包方信任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出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及作用机理,进而有针对性地为工程信任建立提供策略支持,促进工程项目成功。本文从工程信任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分析出以往的研究成果与不足,并根据这些不足之处,规划本文的写作构思。接着,结合工程信任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构建问卷,展开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识别出业主方与承包方的信任影响因素,形成本文的初步结论。然后,通过与工程项目专家的现场访谈,对上述结论进行验证或补充,得到本文写作的最终结论。结论显示:在工程项目建设初期,业主方与承包方信任的建立主要基于以合同为代表的制度安排;随着项目的进行,双方交往逐步频繁,了解也越发深入,由此而激发的情感互动使得已建立的信任关系得到进一步的维系和发展。最后,依据此结论,提出了工程信任的建设体系。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选题背景1.1.2 研究意义1.2 相关概念的界定1.2.1 几种信任类型的区分1.2.2 信任与诚信、信用、信誉的关系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3.1 研究内容1.3.2 研究方法1.4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 工程信任问题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研究构思2.1 国内外研究现状2.1.1 工程信任本质的研究2.1.2 工程信任作用结果的研究2.1.3 工程信任演变过程的研究2.1.4 工程信任影响因素的研究2.1.5 工程信任建立途径的研究2.2 国内外研究述评2.3 本研究的构思2.3.1 研究内容的界定2.3.2 研究假设2.3.3 研究构思图第三章 工程信任影响因素的识别3.1 研究方法3.1.1 量表设计3.1.2 数据收集3.1.3 数据分析方法3.2 研究结果3.2.1 工程信任影响因素分类3.2.2 项目背景差异分析3.3 结果讨论3.3.1 业主方与承包方具有不同的信任需求3.3.2 工程信任呈现明显的关系取向性3.3.3 工程信任源于合作双方的情感互动3.3.4 信任行为的演化趋势第四章 工程信任影响因素的反馈性讨论4.1 访谈设计4.1.1 样本4.1.2 访谈提纲4.1.3 访谈记录程序4.2 访谈结果4.2.1 关系、合同与信任4.2.2 业主方与承包方的信任差异4.2.3 信任行为的过程变化特征4.3 结论4.4 附录1信任访谈提纲4.5 附录2访谈记录例子第五章 加强工程信任的策略建议5.1 优化工程信任建立的制度环境5.1.1 加强立法,建立以法律为基础的信任保障体系5.1.2 严格执法,实现“履约者奖励,违约者惩罚”5.1.3 完善建筑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强化信用信息披露机制5.2 强化工程信任维系的关系管理5.2.1 健全声誉机制,促进双方交易关系长期化5.2.2 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增进双方的情感发展5.2.3 加强心理契约管理,促进双方行为良性互动5.3 细化工程师职业道德准则──构建工程信任的长效机制5.3.1 履行合同──工程师的必尽之责5.3.2 合理关照──工程师的应尽之责5.3.3 善举──工程师的愿尽之责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1 全文总结6.2 研究不足6.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附录 A附录 B参考文献致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工程项目论文; 信任论文; 影响因素论文; 关系论文; 合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