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水土流失携带的氮磷元素是导致受纳水体(如湖泊、河流等)发生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在侵蚀性降雨冲刷作用下,表层土壤中吸附态氮磷流失量增加,导致土地贫瘠化和地表水环境的富营化趋势日益明显。流域输沙及其带来的大量吸附态氮、磷对湖泊水库水体构成了严重威胁。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依赖于科学可靠的污染负荷计算,正确估算水土流失引发的吸附态氮磷流失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要介绍了湖北省的自然环境概况(如地貌、降雨、土壤、植被等),进行了多年平均(1989年~2008年)土壤侵蚀量的模拟,采用USLE方程作为建立侵蚀模型的基本理论,使用GIS等空间信息技术作为研究的技术平台,从建模思路、土壤侵蚀模型六个参数因子的含义和获取、参数因子图的处理等方面对模型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根据收集的可利用的图件及数据,采用ArcGIS软件对其进行处理,获得研究区域的六个因子值图件,因子图相乘得到土壤侵蚀量模拟的栅格数据,以水利部遥感调查的土壤侵蚀栅格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对研究区吸附态氮磷量进行模拟,以GIS为基础,利用土壤普查资料获得氮磷营养物含量图层,在确定泥沙输移比与污染物富集比的前提下,运用模拟的土壤流失量,计算吸附态总氮、总磷负荷,并进行空间分析,为湖泊营养物的生态分区提供了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并建立湖北省多年平均状况的土壤侵蚀模型。利用USLE方程和栅格计算方法得到的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大体上可以与水利部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值相当,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由此验证了建立的湖北省土壤侵蚀模型的可行性;(2)对湖北省吸附态氮磷负荷进行了模拟。进行流域吸附态氮磷状况分析,土壤吸附态氮磷负荷整体结构与土壤侵蚀量分布的整体规律相似,以长江、江汉盆地为输沙沉积中心,分别从南、北向中部,由西向东依次下降。综上所述,本文基于经验模型建立了一个相对粗略但有效的湖北省土壤侵蚀模型,模拟了研究区多年平均状况的土壤侵蚀量,进而完成流域吸附态氮磷量模拟,以期能够使流域水土资源的保护和整治更有效更有针对性,为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由于吸附态氮磷的模拟对于泥沙输移比和污染物富集比的研究不够深入,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土壤吸附态阿特拉津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3(10)
- [2].沉积物中吸附态菲的解吸与微生物降解的相互作用[J]. 环境科学学报 2009(02)
- [3].嘉陵江流域吸附态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J]. 环境科学 2008(07)
- [4].江苏省土壤侵蚀量模拟及其在吸附态氮、磷量匡算中的应用[J]. 绿色科技 2016(14)
- [5].磨盘山水库吸附态氮磷侵蚀量计算[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02)
- [6].游离态和吸附态铁催化分解过氧化氢[J]. 化工学报 2010(06)
- [7].疏水表面上吸附态溶菌酶的DSC和FTIR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09)
- [8].鄱阳湖流域泥沙流失及吸附态氮磷输出负荷评估[J]. 生态学报 2011(14)
- [9].氧四环素在典型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及其吸附态生物有效性研究[J]. 地球化学 2015(01)
- [10].云贵高原区吸附态氮、磷负荷模拟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研究[J]. 绿色科技 2016(16)
- [11].吸附态壬基酚对菲吸附的影响及位点能量分布分析[J]. 环境化学 2009(03)
- [12].气体循环条件下等离子体催化氧化吸附态苯[J]. 环境工程学报 2015(03)
- [13].基于GIS的鄱阳湖流域非点源吸附态污染物时空变化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11)
- [14].不同浓度铜离子土壤的吸附-解吸行为——兼论弱专性吸附态的存在[J]. 土壤学报 2012(05)
- [15].近20a三峡库区泥沙输移比估算与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模拟[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5)
- [16].吸附态和溶液相CO在Pt(110)电极上氧化过程的CV和in situ FTIRS 研究[J]. 电化学 2010(03)
- [17].氧化石墨烯表面吸附态Pb(Ⅱ)在弱碱性环境中的解吸附特征[J]. 环境化学 2019(12)
- [18].湖北省土壤侵蚀量模拟及其在吸附态氮、磷量匡算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研究 2011(11)
- [19].硫酸盐还原菌介导的吸附态砷的迁移转化[J]. 环境科学 2019(01)
- [20].冻融对土壤吸附态镉赋存形态及生物活性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13(03)
- [21].页岩中有机质与黏土矿物对甲烷吸附能力的探讨[J]. 煤炭学报 2013(05)
- [22].GIS的嘉陵江流域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研究[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8(03)
- [23].活性炭上吸附态重金属稳定性[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1)
- [24].铵态氮施用量对水稻幼苗吸收土壤吸附态氨基酸的影响(英文)[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6(04)
- [25].碳烟与气态和吸附态NO_2反应的不同机制[J]. 科学通报 2014(26)
- [26].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吸附态As(V)的释放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06)
- [27].原位红外光谱研究Ru/Al_2O_3催化剂上一氧化碳吸附态[J]. 精细石油化工 2019(06)
- [28].沉积物中重金属铜的解吸动力学模拟[J]. 土壤学报 2011(01)
- [29].元素活动态提取条件和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J]. 地质学报 2020(03)
- [30].致密砂岩油可动量及其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为例[J]. 石油实验地质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