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

不同类型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

论文题目: 不同类型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人文地理学

作者: 韩学伟

导师: 梁留科,李永文

关键词: 不同类型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指标体系,薄山湖风景区,云梦山风景区

文献来源: 河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旅游环境容量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在旅游研究中争议最多,尚无定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其研究和应用上的难点,既在于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理论解释,又在于建立一系列可靠的经验值,以用于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实际操作。旅游环境容量的实用价值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中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以保护旅游地的环境退化和破坏;另一方面,旅游环境容量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而使用,在客观上也保证了旅游者在旅游地的体验质量。 本文就是针对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两个难点做进一步的探讨。在理论上,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旅游环境容量的文献进行分析后,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得出不同类型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因为不同类型旅游区资源特征不同,其环境容量各个指标的重要性也不一样,因此我们通过专家打分系统给不同类型旅游区环境容量各分量进行权重赋值,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的定量评价模型。本文还全面地总结了各类型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计算的标准和数据来源,将数据来源做了系统的分类,以使其更准确,更符合现实的变化。在实践上,本文将旅游环境容量的定量评价模型应用于不同类型旅游区,得出了它们旅游环境容量各分量的评价表达式。本文最后分别以薄山湖风景区和云梦山风景区为例,对湖泊水库类旅游区和山岳类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做了案例研究,并探讨了旅游环境容量调控的一般方法。本文的最终研究成果将更有实际操作性,将在各种层次的旅游规划中得到广泛和方便的应用。 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先阐述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并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相关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然后介绍了本课题选题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以及基本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是不同类型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的指标体系和各分量的权重赋值。先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旅游环境容量理论研究

1.1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1.2 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进展

1.3 旅游环境容量研究意义和价值

1.4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5 本课题研究思路

1.6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旅游环境容量的指标体系

2.1 旅游区类型的划分

2.2 旅游环境容量的指标体系

2.3 不同类型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各分量权重赋值方法

2.4 不同类型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各分量权重赋值结果

3 旅游环境容量的定量评价模型

3.1 不同类型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综合实现的定量评价模型

3.2 不同类型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各分量的定量评价模型

3.3 日饱和旅游环境容量、日超饱和旅游环境容量、年适宜旅游环境容量的表达式

3.4 不同类型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数据的量测

4 旅游环境容量的定量评价模型的应用

4.1 旅游环境容量的定量评价模型在湖泊水库类旅游区的应用

4.2 旅游环境容量的定量评价模型在山岳类旅游区的应用

4.3 旅游环境容量的定量评价模型在城市公园和主题公园类旅游区的应用

4.4 旅游环境容量的定量评价模型在古迹和寺庙类旅游区的应用

4.5 旅游环境容量的定量评价模型在海滩类旅游区的应用

5 案例研究——薄山湖风景区和云梦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5.1 薄山湖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5.2 云梦山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5.3 薄山湖风景区和云梦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结果分析

5.4 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28

参考文献

  • [1].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D]. 韦艳.成都理工大学2010
  • [2].林芝地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D]. 林丽花.西藏大学2009
  • [3].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D]. 宋菠.东北师范大学2007
  • [4].九华山旅游环境容量若干问题讨论[D]. 柳丹.安徽师范大学2004
  • [5].武汉木兰天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研究[D]. 刘宁宁.北京林业大学2006
  • [6].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及其实证研究[D]. 李一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 [7].宝兴县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D]. 庞颖希.四川农业大学2010
  • [8].永春百丈岩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价[D]. 张煌城.福建农林大学2011
  • [9].湖南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黄波平.湖南大学2011
  • [10].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D]. 何晓芳.浙江大学2005

相关论文

  • [1].武汉木兰天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研究[D]. 刘宁宁.北京林业大学2006
  • [2].杨凌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其应用研究[D]. 刘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 [3].旅游环境容量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 田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 [4].滨海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D]. 林明水.福建师范大学2007
  • [5].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D]. 宋菠.东北师范大学2007
  • [6].旅游环境容量理论在生态旅游区中的应用[D]. 刘明明.东北财经大学2006
  • [7].旅游环境容量计量及其调控研究[D]. 刘亚峰.新疆师范大学2006
  • [8].基于旅游规划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 熊樱.湖南大学2006
  • [9].古村落旅游地旅游环境容量及客流特性研究[D]. 卢松.安徽师范大学2003
  • [10].九华山旅游环境容量若干问题讨论[D]. 柳丹.安徽师范大学2004

标签:;  ;  ;  ;  ;  

不同类型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