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元模型的电刺激仿真研究

基于神经元模型的电刺激仿真研究

论文摘要

电刺激疗法经过数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这种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治疗范围广泛,为众多患者远离病痛,恢复健康生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众多基于电刺激疗法的刺激装置面世,这些装置有的基于传统的中医针灸,有的基于近年来新兴的神经中枢保护学说——小脑顶核电刺激,但是无论是哪种电刺激设备,都需要根据其治疗方式的不同设置相应的刺激方式。生物体是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基于神经生物学的非线性研究正在逐步成为神经系统研究的新方向,这些研究不仅能够准确的反映机体在病态下的混沌表达,同时,能敏感的感知外界的微小刺激,并作出相应的表达。本论文分析了神经元受到外界刺激时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并对不同神经元动作电位所表现出的非线性特点进行分析,设计了一套能够辅助电刺激优化选择的系统。这套系统包括神经元动作仿真系统、神经元动作电位传导仿真系统、神经元自激振荡仿真系统。这套系统能准确的反应神经元的生物电特性,可以根据实验的需求施加不同的刺激波形,不同刺激参数,通过对刺激以后动作电位的非线性分析,观察不同刺激组合对动作电位发放的影响,这套模型为仪器设计中电刺激的选择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同时,对于近年来提出的混沌控制治疗方式进行探讨,尝试验证了这种治疗方式的合理性,这一研究为进一步的混沌控制理论研究提出了较好的指导。另外,对于现在使用较广的调制波电刺激,进行了初步的频谱分析,揭示调制波与普通波形的区别及对机体的不同影响,这些结论将有助于中频调制电刺激的进一步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电刺激概述
  • 1.2 电刺激分类
  • 1.2.1 低频电刺激
  • 1.2.2 中频电刺激
  • 1.2.3 高频电刺激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论文规划
  • 2 神经生物学基础
  • 2.1 神经元基本概念
  • 2.2 细胞的生物电学特性
  • 2.3 神经元细胞的静息电位
  • 2.4 神经元细胞的动作电位
  • 2+离子作用'>2.5 Ca2+离子作用
  • 2.6 神经信号的加工和传递
  • 2.7 动作电位序列的模式和非线性分析
  • 2.7.1 动作电位的频率编码
  • 2.7.2 动作电位的时间模式和时间编码
  • 2.7.3 不规则放电序列的非线性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神经元模型理论及推导
  • 3.1 神经元的 Hodgkin-Huxley 模型
  • 3.1.1 Hodgkin-Huxley 模型
  • 3.1.2 H-H 模型的推导
  • 3.1.3 Hodgkin-Huxley 模型的求解
  • 3.2 神经元传导模型
  • 3.2.1 有髓神经元结构
  • 3.2.2 电缆方程
  • 3.3 Chay 模型
  • 3.3.1 Chay 模型的表达式
  • 3.3.2 Chay 模型的分岔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4 神经系统的建模实现
  • 4.1 神经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的意义
  • 4.2 MATLAB 及相关软件介绍
  • 4.3 模型的仿真实现
  • 4.3.1 神经元动作电位仿真系统
  • 4.3.2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仿真系统软件设计
  • 4.4 神经元自激振荡系统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神经纤维电刺激分析
  • 5.1 直流刺激下动作电位仿真分析
  • 5.2 正弦波刺激下动作电位仿真分析
  • 5.3 脉冲波刺激下动作电位仿真分析
  • 5.3.1 单脉冲刺激分析
  • 5.3.2 双脉冲刺激分析
  • 5.4 波形的极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 Chay 模型的分析
  • 6.1 外部刺激对于模型的影响
  • 6.1.1 恒定的直流电刺激
  • 6.1.2 随机噪声的叠加
  • 6.2 内部刺激对于模型的影响
  • 6.3 神经疾病与混沌控制
  • 6.4 本章小结
  • 7 中频电刺激的初步研究
  • 7.1 波形初步分析
  • 7.2 调制波
  • 7.3 调制波的比较
  • 7.4 调幅波的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和展望
  • 8.1 总结
  • 8.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学生在学习动作电位过程中的疑问和误解[J]. 新校园(上旬) 2017(06)
    • [2].动作电位图形难点解析[J]. 中学生物教学 2015(11)
    • [3].离子流与动作电位(16)[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8(06)
    • [4].揭示错误本源 动态生成课堂——“神经调节中动作电位产生和传导”专题复习有感[J]. 中学生物教学 2013(10)
    • [5].新生小鼠皮层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模式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3)
    • [6].运用“类比迁移”策略学习动作电位的产生及传导图像[J]. 生物学通报 2014(07)
    • [7].神经传导的新概念:无动作电位的兴奋传导[J]. 生理科学进展 2011(04)
    • [8].神经元动作电位模式分类的小波时频分析方法[J]. 计算机应用 2010(10)
    • [9].脑-机接口研究中想象动作电位的特征提取与分类算法[J]. 仪器仪表学报 2008(08)
    • [10].电压门控钠通道与神经元动作电位编码研究进展[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03)
    • [11].大鼠耳蜗背核神经元第一动作电位延时的特性[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1(01)
    • [12].焦虑状态前额叶皮层动作电位因果网络连接模式的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20(03)
    • [13].基于关联维数的神经元动作电位特征提取与分类研究[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1(05)
    • [14].稳心颗粒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的影响[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0(04)
    • [15].动作电位形成和兴奋传递部分过程图解[J]. 中学生物教学 2018(05)
    • [16].动作电位相关曲线考点例析[J]. 考试与招生 2014(01)
    • [17].基于PCA和改进K均值算法的动作电位分类[J]. 计算机工程 2011(16)
    • [18].海马锥体神经元细胞外动作电位的仿真[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1(05)
    • [19].皮层神经元动作电位不应期和阈电位与神经元动作电位编码的关系[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8(01)
    • [20].基于奥苏伯尔同化论的“动作电位的产生、传导与传递”复习课教学设计[J]. 生物学教学 2018(11)
    • [21].诱发动作电位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5(04)
    • [22].Ⅲ类和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127)[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8(01)
    • [23].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讲解动作电位产生的经验(摘要)[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03)
    • [24].动作电位后超极化恢复的离子基础[J]. 生物学教学 2016(07)
    • [25].对浙科版教材中知识难点“蛙坐骨神经的动作电位”的解读[J]. 生物学教学 2018(01)
    • [26].DSP在基于想象动作电位的脑-机接口中的应用[J]. 电子测量技术 2012(12)
    • [27].基于FPGA的动作电位提取系统设计与实现[J]. 自动化与仪表 2013(09)
    • [28].基于小波特征与动态高斯混合模型的动作电位分类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 2011(02)
    • [29].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后容积传导对复合肌动作电位记录的影响[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1)
    • [30].几个与动作电位有关的问题[J]. 生物学教学 2012(03)

    标签:;  ;  ;  ;  

    基于神经元模型的电刺激仿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