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公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66071
摘要:近年来,城市洪涝灾害频繁出现,这就预示着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的排水系统依旧不够完善,依旧存在系列问题,这就要求在未来的发展实践中,应该进一步关注城市雨水排水设计。基于此,本文以城市雨水排水设计为研究视角,针对Low-ImpactDevelopment在海绵城市雨水排水设计中应用展开分析讨论。期待为进一步完善城市雨水排水系统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LID技术;海绵城市规划;雨水排水
前言
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一方面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一方面对于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ID是现阶段城市雨水排水系统中的先进技术与指导理念,对进一步完善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发挥关键性作用。。
一、海绵城市规划理念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城市在发展实践中面临着严重的水患问题,并且呈现逐步加重的态势,基于这一现实情况,《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概念。201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城镇化工作建议》中将“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做出了明确的阐释并提出了具体化的要求。在进行海绵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本着有效利用渗水、滞水、蓄水、净水等综合性措施,将70%以上的降水进行消化与利用。针对暴雨天气出现的情况,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主要措施是建设辅助管网或者末端泵站,实现对降水的快速排除,而在海绵规划理念指导下,暴雨管理应该实现在源头上的分散管理,避免城市洪涝灾害的出现,同时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搜集。
二、LID技术在城市雨水排水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20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BMPs技术,也就是BestManage-mentPractices,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BMPs技术已经不能全方位的适应城市暴雨管理的需要,于是在对其进行不断完善与延伸的基础上又产生了Low-ImpactDevelopment,即LID技术[1]。LID技术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实现对水文机制的开发与利用,有效使用分散化、多元化的截留以及滞留技术等措施,尽量减少城市中所存在的不透水的面积,同时需要有效的对汇流进行延长,有效的增加汇流的时间,实现对于径流的合理化与最大化储存,以及雨水对于地下水的及时补充,最终实现“源头分散”的治理目标。从现阶段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中,排水设计的标准普遍不够高,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基本上都是按照暴雨1年的重现期实现设计的额,这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现在,用于雨水管理的管网基本上都被铺设在了路面之下的位置,在进行管网改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路面实施“破坏”,同时也需要对其它类型的地下管线进行妥善化的处理,所以对于旧城区管网的改造以及完善的实践是充满了困难与阻碍的,这就导致了城市雨水管网在许多年之间依旧保持原来的状态,并没有实现根本上的改善。LID技术具有分散化、设备体积较小等优势,并且能够实现对雨水在源头上的管控,在应用过程中对于周边的基础设施基本不会产生大范围的影响,在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业是比较少的,同时可以实现与城市周边环境与景观相结合的效果,有利于为城市构建多功能的土地景观,而最大的优势在于城市中的全部居民都可以成为暴雨管理的主体[2]。基于此,在实现海绵城规划的过程中,LID技术是一项切实可行的路径,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相得益彰,这一技术在国外很多国家中,如美国、东欧诸多国家都已经付诸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反馈效果,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不仅可以实现对排水系统的大范围改善,同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如建筑业、园林业的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在LID技术实践应用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布置与建设小面积雨水下渗以及滞留储蓄的面积,例如现阶段已经开始出现的绿色屋顶、植被浅沟等等,再如雨水花园、下凹式停车场或者公园等等都属于这一措施;在实施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中,更多的利用透水性比较好的材料,进一步提高城市中地面的透水性能,增加可以有效渗水的面积,增加透水性地面在城市总面积中所占的比重,国家相关部门对于这一比重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透水性地面不得低于城市总体面积的40%;在LID技术应用实践中,充分整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城市景观与周边环境发展实际情况与未来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实际要求,有效建设具有观赏性的可调节式蓄水池,例如景观湖等等,将这些蓄水装置设置为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城市下凹式桥区等具有低洼的地点可以建设上蓄水池,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减少城市地表的径流量,也可以实现对于雨水资源的有效搜集,为接下的再利用奠定基础。
在应用LID技术的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的,当涉及到那些公共场所的时候,例如广场、绿地等作为蓄水池的时候,应该对雨水的进口与出口进行集中的思考与合理化的设计,并且要在这些区域内设置上一些警示牌,告知广大市民这里蓄水启动装置不可以随意动用,同时应该警示市民可能淹没的区域范围。在规划与建设实践中,并不是全部LID对于每一个城市都是适用的。LID应用的重点以及关键之处在于不断强化城市内部的雨水下渗能力,在垃圾场、加油站等污染程度比较高的区域范围内,如果地下水埋深比较浅,就可能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的情况发生;在面积比较大,土壤覆盖比较薄的区域范围内,这一技术的应用效果往往是比较差的。
结语
综上所述,Low-ImpactDevelopment是一种生态化、景观化的治理城市洪涝现象理念,以其诸多方面的优势以及实际应用效果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青睐,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也体现了出来,将其有效的应用于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实践当中,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城市发展实践中雨洪风险,同时可以实现对于雨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符合全面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朱靖.浅谈LID在海绵城市雨水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9):12.
[2]李俊奇,张毅,王文亮.海绵城市与城市雨水管理相关概念与内涵的探讨[J].建设科技,2016(01):30-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