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诵读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它伴随古代教育诞生,可谓源远流长。诵读法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白话文的兴起,随着学校制度和教育内容的变革,与传统教育相适应的诵读法渐渐走向衰微。20世纪九十年代后,尤其是新课改以来,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实施,诵读的价值又被重新发现,诵读又被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大有复兴之势。《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诵读正是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对于古诗文教学来说,诵读更为重要,这是为千百年来的教学实践所证明的。从现代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来,诵读也有其科学合理性。但目前人们对“诵读”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法实施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本文首先从诵读的本义、本质内涵和历史沿革谈起,对诵读有一个明确的总体认识;然后从科学依据、适应古诗文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采用诵读法的现实意义;接着通过调查问卷、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诵读法实施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诵读教学法的一些策略。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彰显中华经典古诗文的德育功能[J]. 宁夏教育科研 2013(04)
- [2].提高高中学困生古诗文背诵效率的策略[J]. 北极光 2019(12)
- [3].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文注释探究及其他[J]. 教学与管理 2020(09)
- [4].古诗文教学情境创建[J]. 文学教育(下) 2020(05)
- [5].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的问题及有效策略[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05)
- [6].“三症三因三转”:小学古诗文学习的情趣化转型[J]. 教育科学论坛 2020(31)
- [7].允许自己没目的[J]. 领导科学 2018(34)
- [8].如何让小学生喜欢背诵古诗文[J]. 中国高新区 2018(07)
- [9].读古诗文 更好地做现代人[J]. 成才与就业 2018(03)
- [10].古诗文赏析的旧方法与新路向[J]. 中学语文教学 2015(03)
- [11].咬定青山不放松——中考古诗文阅读命题趋势及复习策略[J]. 中学语文教学 2008(03)
- [12].外交场合中国古诗文语言特点[J]. 智库时代 2017(05)
- [13].问君能有几多愁——浅析古诗文中关于“愁”的描写[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1)
- [14].小学生经典古诗文诵读的策略探究[J]. 才智 2016(29)
- [15].古诗文中“意象、意境、情感”三者关系探微[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S2)
- [16].如何教好古诗文[J]. 赤子(上中旬) 2015(16)
- [17].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 新课程(中学) 2019(11)
- [18].初中古诗文背诵技巧[J]. 中学语文 2019(36)
- [19].走近初中古诗文中的“人”[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21)
- [20].百变课堂让学生感悟古诗文之美[J]. 福建教育 2019(39)
- [21].道德与法治课借助经典古诗文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探究——以七年级为例[J]. 新课程(下) 2019(11)
- [22].初中古诗文背诵五法[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9(12)
- [23].我们,一起来吟诵古诗文吧[J]. 父母必读 2020(Z1)
- [24].古诗文中的“阁”建筑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任务群设计案例[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2019(12)
- [25].巧用网络信息平台 促进古诗文的积累[J]. 读写算 2019(31)
- [26].如何开展古诗文诵读教学——以《语文读本》为例[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19(11)
- [27].浅谈初中段古诗文教学中的几点误区[J]. 新课程(下) 2019(12)
- [28].浅析提升初中古诗文鉴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19(12)
- [29].小学语文课堂古诗文吟诵初探[J]. 科普童话 2020(05)
- [30].“梅子金黄杏子肥”等四首古诗文速用[J]. 作文与考试 202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