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陈敏

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陈敏

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具体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期间接受血液检验的9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血液标本的处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甲组(32例,取样后0.5h进行离心处理,测定生化指标水平)、乙组(32例,取样后0.5h内进行离心处理,保存在4℃环境下,24h后测定生化指标水平)、丙组(32例,取样后直接保存在4℃环境下,24h后进行离心处理,加以测定生化指标水平),分析比较三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结果相较参考值而言,甲组各项生化指标无变化,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丙组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变,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乙组而言,丙组各项生化指标有所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新鲜血液标木放置时间、处理方式,均会导致生化指标的变化,因而,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将血液标本尽快进行离心处理、冷冻放置,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液标木;生化指标;处理方式

血液生化指标检验,是医疗机构实验室中的重要检查项目,其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肾功等指标,通常利用化/生物方法对其各项指标水平予以检测,以便临床医师根据其水平变化,判断患者身体健康状况[1]。目前,针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言,关键在于确保血液标本质量,但是血液标木的采集、保存期间,其血液成分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了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延误患者病情,增加治疗费用等[2]。因此,急需高度重视血液标木的采集、保存。与此同时,实际工作期间,往往会因为血液标木量大而不能及时予以处理,从而出现血清分离不及时、分离后未能及时检测等不良情况,直接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造成影响。基于上述事实,本文以我院接受血液检验的患者为例,对其血液标本进行不同的方式处理,旨在为日后血液标木的正确处理提供可靠的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96例患者,均接受血液检验,且选自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期间,此外,本次研究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保持空腹状态,在其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等部位进行静脉血采集,然后对其血液标准进行处理,具体操作如下:甲组,待血液标本取样成功,0.5h内进行离心处理,待血清分离结束,监测其各项生化指标水平;乙组,待血压标本取样成功,0.5h内进行离心处理,然后保存在4℃环境下,24h后检测其生化指标水平;丙组,待血液标本取样成功,直接进行直接保存在4℃环境下,24h后进行离心处理,然后检测其各项生化指标水平。

1.3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三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其中包括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AST)、清蛋白(AL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1.4统计学处理

以统计学软件SPSS21.0为处理工具,计量资料表示为“”,以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比较三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和参考值比较,乙组、丙组中的LDH、CK-MB、AST等指标水平均增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且CK-MB、TBIL、DBIL、ALP、ALB等指标水平均降低,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和乙组比较,丙组上述生化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最显著,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分析比较三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s)mmol/L]

注:和参考值比较,*P<0.05;和乙组比较,#P<0.05.

3讨论

总体来讲,血液标木生化检验在对疾病诊断鉴别、治疗观察、病情预后发展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如血清AST水平增高,则提示急慢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发生,从而帮助患者得到早期治疗,提升其预后恢复水平。因此,严格控制血液标木的采集、保存,对提高其质量水平,以及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当前相关研究的深入分析,发现血液标本各项生化检验结果易受到以下方面因素的影响,①血

液采集时间,除了急诊处理,以及特殊检查项目之外,通常情况下以清晨患者空腹状态时采集血液,主要是因为检测指标参考值范围均将空腹血液标本检查数值作为参考,通过严格按照采血时间急性采集血液,则可以有效排除偏移现象的发生;②血液采集部位,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常常为了避免患者承受多次穿刺所带来的痛苦,而直接由同侧肢体的同一根血管,或是静脉通路中采集同剂量的血液标本,此种操作所得血液标本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和实际值则存在明显差异,是由于静脉滴注肢体的血液受到药物影响,因而此部位血液标本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改变。所以,笔者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应当以静脉滴注患者的对侧肢体进行采集血液,加以检测其生化指标水平;③溶血标木,一点出现溶血现象,则会促使细胞内高浓度成分在扩散作用下,进入血清,从而增加血清内部分成分水平上升。相关研究已证实,即使出现轻度溶血现象,也会导致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的上升。与此同时,红细胞内低浓度成分在溶血作用下,稀释血清内部分成分,从而促使生化指标水平的降低。因而,在采血期间,一旦发生溶血现象,则立即重新采血,再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水平的检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④标木送检时间,若血液标本长时间放置,则会导致其部分成分发生变化,如细菌污染、白细胞降解等,均会分解血液内的葡萄糖,进而降低葡萄糖水平。同时红细胞内钾离子一旦进入血清,则会增高血清内钾离子水平。此外,血液标本长时间放置,也会促使血液pH值改变、血液内酶活性降低等[3]。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在15min内完成新鲜血液标本生化指标水平的检测,以及在严格密闭下,完成血液的采集、输送,确保血液质量,从而提高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本文研究结果证实,甲组血液生化指标水平与参考值较接近,无差异性(p>0.05),但丙组、乙组的血液生化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变,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和文献[4]结果相符,说明血液标本经不同方式处理,其各项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综上,针对新鲜血液标木而言,应当尽早进行离心、冷冻等处理,确保生化检验指标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延误患者病情的诊治。

参考文献:

[1]杨一鸣.不同血液标本处理方案下生化检查结果的差异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0):47-49.

[2]刘凤玲,沈容华,董兰梅.血液标本采集方式等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11):62-63.

[3]崔丽娜,赵云鹏.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和方式对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3):523-526.

[4]杨靖,李莉.不同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4):549-550.

标签:;  ;  ;  

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陈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