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黄酮醇合成酶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枇杷,黄酮醇,黄酮醇合成酶基因,基因表达量
黄酮醇合成酶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郑雪莲,李嘉仪,杨俊,郑国华[1](2019)在《枇杷黄酮醇合成酶FLS基因表达与黄酮醇积累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解放钟枇杷为材料,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黄酮醇合成酶(Flavonol Synthase,FLS)基因表达与黄酮醇积累的相关性,进而探讨枇杷果实黄酮醇积累的分子机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时期枇杷果实黄酮醇含量进行测定,通过RT-qPCR技术检测了不同发育时期果实黄酮醇合成酶FLS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枇杷果实中以黄酮醇含量最高,其次是二氢黄酮醇。黄酮醇含量在成熟过程中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特别在果实发育前期(花后55~65d)其含量下降幅度较大;而二氢黄酮醇含量呈上升趋势,黄酮醇合成酶FLS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与黄酮醇含量变化趋势相似。枇杷果实不同时期的黄酮醇合成酶FLS基因表达量与黄酮醇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但与二氢黄酮醇含量呈显着负相关,表明黄酮醇合成酶FLS基因对枇杷果实黄酮醇的合成具有明显的正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郭晓农,柴薇薇,柏家林,马忠仁[2](2019)在《罗布麻黄酮醇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RT-PCR技术和RACE方法克隆了罗布麻黄酮醇合酶基因,基因全长1 212 bp,其完整开放阅读框为1 008 bp,该基因被命名为AvFLS,序列分析表明其编码335个氨基酸,预估其蛋白质相对分子量为38.39 kD,等电点p I值为6.11,进化分析表明,AvFLS在进化关系上与马铃薯StFLS和花烟草NaFLS的亲缘关系最近,空间结构分析表明,AvFLS属于依赖2-酮戊二酸的双加氧酶家族,具有该家族蛋白保守的结构域、结合位点、活性位点及氨基酸。其蛋白质二级结构由24.48%的α-螺旋、15.52%的延伸主链和60%的随机卷曲构成。不存在信号肽、跨膜区,属于一种亲水性蛋白,定位在细胞质的概率较大。(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5期)
黄琼林,卓一南,曾湘达,何瑞,詹若挺[3](2018)在《中药青天葵黄酮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中药青天葵黄酮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调控酶—黄酮醇合成酶(flavonol synthase,FLS)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及编码蛋白的功能。【方法】在前期青天葵转录组测序获得的FLS基因序列片段的基础上,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PCR)克隆FLS基因的cDNA全长及其编码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同源性比对和功能分析。【结果】青天葵FLS基因cDNA全长1268 bp,其中包含99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3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预测显示,青天葵FLS蛋白为酸性、亲水性蛋白,分子量约为37.3 kDa;不含有信号肽、转运肽和跨膜结构域,可能定位于细胞质中;具有黄酮醇合成酶保守功能域,与铁皮石斛等同科植物FLS蛋白的同源性可达82%。【结论】成功克隆了青天葵黄酮醇合成酶基因,为后续的基因功能鉴定和生物合成调控,进而提高青天葵黄酮类药效成分积累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刘晓,路静,郝玉金,由春香[4](2018)在《苹果黄酮醇合成酶基因MdFLS1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催化活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嘎拉’苹果中克隆黄酮醇合成酶基因Md FLS1全长,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其表达特点和催化活性。【方法】利用RT-PCR和PCR克隆Md FLS1的全长,测序后运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序列进行分析,运用q RT-PCR的方法研究其表达模式,原核诱导获得Md FLS1蛋白,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鉴定其催化活性。【结果】苹果Md FLS1基因包含1 014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37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5.48,预测分子质量为38.12 ku。苹果Md FLS1基因定位于基因组8号染色体上,属于α-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酶家族。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LS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度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其中,苹果Md FLS1与甜樱桃Pa FLS亲缘关系最近。苹果Md FLS1蛋白整体表现为亲水性,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是其最大的结构元件。分析苹果Md FLS1氨基酸序列发现其不含信号肽和转运肽,没有跨膜结构域,预测其定位于细胞质中。分析Md FLS1的启动子区域发现含有激素信号、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顺式作用元件。Md FLS1在苹果不同组织中都有表达,在叶中表达量最高,在茎中表达量较低。原核诱导并纯化了MdFLS1蛋白,鉴定了Md FLS1的催化活性。【结论】Md FLS1的表达明显受高盐胁迫、低温、干旱和ABA的诱导,并且具有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李忠健,张鹏远,靳金粉,赵兰勇,徐宗大[5](2018)在《玫瑰黄酮醇合成酶FLS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目的在于克隆玫瑰FLS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今后玫瑰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以玫瑰野生类型‘珲春’(Rosa rugosa‘Hunchun’)为试材,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花瓣中获得了玫瑰黄酮醇合成酶(Flavonol synthase,FLS)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RrFLS。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全长1287bp,开放阅读框1005bp,编码335个氨基酸,其蛋白分子式为C_(1731)H_(2681)N_(443)O_(502)S_9,相对分子质量为38018.54Da,pI=5.85,该蛋白不稳定系数为34.10,属于稳定蛋白,未检测到信号肽及剪切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玫瑰FLS与同科植物亲缘关系较近,其中与桃、蔷薇、草莓亲缘关系最近,与其他植物亲缘关系相对较远。(本文来源于《山东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刘晓[6](2018)在《苹果黄酮醇合成酶基因MdFLS1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进行新陈代谢才能维持其生命活动。代谢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进行的各种化学物质的总称。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产物,植物从初级代谢途径衍生出来的,被认为没有明确的代谢功能,对维持细胞生命活动不起主要作用的代谢,称为植物的次生代谢,次生代谢所产生的产物就是次生代谢物(孟庆伟和高辉远,2011)。类黄酮是一大类植物次生代谢物,广泛分布在不同的植物中,具有不同的功能(方芳和王凤忠,2016)。类黄酮是酚类化合物,即芳香族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或者功能衍生物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类黄酮是两个芳香环被叁碳桥连接起来的结构(Gilizquierdo et al.,2016)。类黄酮结构的不同位点发生不同取代,可以形成不同的化合物,具有多种功能(Sivankalyani et al.,2016)。(1)呈现颜色。花果大部分呈现红、浅红、蓝和紫色,这都与花青苷有关(Koes et al.,2005;Grote-wold et al.,2006;Lepiniec et al.,2006;Allan et al.,2008)。类胡萝卜素是光合作用的辅助色素,呈现红、橙和黄色(Liu et al.,2018)。类黄酮包含多种有色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花青苷(Butelli et al.,2008)。植物多彩的色泽可以吸引昆虫传粉,也能吸引动物食用果实而传播种子(Wang et al.,2017)。(2)防御伤害(Gould et al.,2004)。近年的研究表明,类黄酮是植物的光保护剂,植物体内类黄酮的正常合成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Shang et al.,2011)。另外,类黄酮代谢还能产生鞣质(俗称单宁)。鞣质有毒,动物食用后能抑制其生长(Ullah et al.,2017)。黄酮醇是类黄酮化合物中的一大类,具有类黄酮化合物所具有的功能,比如影响植物色泽和作为防御物质保护植物和抵抗动物侵害(Barbehenn and Peter,2011)。另外,黄酮醇对人体还有较高的保健功能,它能抗敏、抗炎、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的作用(Gould,2004;Pourcel et al.,2007;Gonzali et al.,2009)。目前对类黄酮化合物中花青苷的研究比较充分,而对黄酮醇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它的功能和调控方式了解得不够充分。苹果是非常重要的温带水果,色泽对于苹果的果实品质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指标,类黄酮化合物对苹果果实花青苷的积累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追求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水果。选育类黄酮含量高的苹果品种,不仅有益于人民健康,还能提高苹果的商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另外有研究表明,类黄酮化合物能提高作物耐盐抗旱能力,类黄酮高含量高的水稻和马铃薯品种对高盐和干旱表现出更好的抗性(Walia et al.,2005;Watkinson et al.,2006)。培育类黄酮含量高的苹果品种和砧木,可以进一步扩大苹果的分布范围,有效利用土地。本研究克隆了苹果中的黄酮醇合成酶基因MdFLS1,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功能做了初步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克隆到了苹果MdFLS1基因,其全长为1014 bp,编码337个氨基酸。2.进化树分析表明,苹果黄酮醇合成酶MdFLS1与甜樱桃、草莓、桃、蔷薇的同源性较高。苹果黄酮醇合成酶基因MdFLS1主要在叶片中表达,而在茎和成熟的果实中表达量较低;启动子分析表明,MdFLS1可能响应多种植物激素和非生物胁迫。3.高盐、低温、干旱和植物激素ABA均能提高MdFLS1的表达量。4.苹果黄酮醇合成酶MdFLS1具有酶催化活性,能催化二氢黄酮醇转变为黄酮醇,过量表达MdFLS1抑制苹果愈伤组织花青苷积累。5.过量表达MdFLS1提高苹果愈伤组织对盐的耐受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8)
张宇斌,彭贵,潘蓉蓉,陈婷,申欢[7](2018)在《日本蛇根草黄酮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酮醇合成酶(FLS)是黄酮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重要调控酶,在黄酮醇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认识日本蛇根草黄酮醇合成酶基因的结构特征,本研究以日本蛇根草为研究材料,以其转录组测序结果为基础、通过RT-PCR等方法成功克隆得到日本蛇根草FLS基因的完整c DNA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日本蛇根草的FLS基因序列进行功能结构域、生理和化学参数、亲/疏水性、信号肽、二级结构等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全长1 008 bp,编码335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分子量为38.342 k D,等电点为5.87,为亲水性蛋白质,不含有信号肽。(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8年07期)
齐月英[8](2016)在《小麦黄酮醇合成酶基因TaFLS2在植物抗旱和发育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旱等逆境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因此,通过研究作物耐逆机制进而分离耐逆功能基因、培育耐逆作物新品种对缓解环境恶化、提高作物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植物遭受环境胁迫时,会激活复杂的信号网络,引起次生代谢等系统性生理变化,产生应答反应。类黄酮是一种重要的次级代谢物,具有抗氧化性和原氧化性,能调控体内氧化还原平衡,缓解氧化胁迫伤害。类黄酮包括黄酮醇和花青素等六种类型,其中黄酮醇的抗氧化和原氧化性最强;黄酮醇包括槲皮素和山奈酚等六种,它们的抗氧化和原氧化性也存在差异。不同类型的黄酮醇在植物体内合成的时空模式具有特异性,行使不同的功能。黄酮醇合成酶(FLS)催化黄酮醇的产生。拟南芥中,共有FLS1-6六个拷贝,而其他类黄酮合成相关酶均为单拷贝。小麦、水稻等单子叶植物中,FLS等类黄酮合成相关酶均为多拷贝,那么黄酮醇合成酶(FLS)不同拷贝之间是否具有催化特异性进而参与不同的生物学过程还不清楚。本实验室前期通过对小麦渐渗系耐盐抗旱新品种山融3号(SR3)的转录组分析,鉴定了两个旱胁迫下明显上调表达的小麦黄酮醇合成酶基因TaFLS1和TaFLS2,对TaFLS1的抗旱功能及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发现TaFLS1主要通过促进气孔关闭调高植物的抗旱性,不影响植物的发育;而TaFLS2过表达不仅能提高植物抗旱性,还影响了植物的发育过程。本论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TaFLS2在植物抗旱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并初步研究了它在发育中的作用,发现它与TaFLS1的异同。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FLS家族基因的功能特异性及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1. TaFLS2提高抗旱性的作用基础利用前期获得的TaFLS2过表达拟南芥株系(OE),分析了TaFLS2的体内酶活性。与野生型相比,OE幼苗植株中两种重要的黄酮醇——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均明显提高,保卫细胞中黄酮醇明显富集,表明TaFLS2具有体内酶活性,其过表达促进了黄酮醇的合成。但是与TaFLS1过表达使动态平衡从花青素分支转向黄酮醇分支导致花青素含量降低不同,TaFLS2过表达提高了总黄酮和花青素的合成能力,表明TaFLS2过表达导致的黄酮醇富集对类黄酮合成通路的反馈调控特征与TaFLS1存在差异。然后,进一步研究TaFLS2抗旱的水份生理基础。外源甘露醇处理模拟渗透胁迫时,OE株系生长状况更好,侧根数目更多;正常和干旱条件下,OE株系中可溶性糖含量明显提高;野生型和OE株系离体叶片的失水率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TaFLS2过表达提高抗旱性与提高渗透胁迫抗性增强水份吸收能力、合成渗透调节物质及增强水分保持能力相关。与野生型相比,OE株系气孔密度增加,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变小,说明TaFLS2过表达影响了气孔的运动和发育,这两个改变在叶片蒸腾效率上的相反作用,导致叶片失水率没有变化。前期结果显示,虽然TaFLS1过表达系在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更小,但与TaFLS2不同,正常条件下气孔开度更大,气孔密度无变化。前期结果显示TaFLS1提高抗旱性还与促进ABA通路及ROS合成和清除酶活性相关。本研究发现,与TaFLSl不同,TaFLS2过表达植株的ABA敏感性、ABA合成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无变化,但是不依赖ABA的RD29A的表达量明显提高。与TaFLS1相似,TaFLS2过表达植株对H202的抗性明显增强,ROS水平提高,ROS合成和清除相关酶活性及其编码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2. TaFLS2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研究表明,黄酮醇能够通过抑制生长素的运输参与植物发育过程。我们发现,除了增加气孔数目,OE株系还出现了叶片卷曲、叶片缺刻和表皮毛增多等与生长素相关的表型。OE株系幼苗比野生型大;NAA处理,OE植株无明显变化,野生型变大并与OE株系相似,说明了TaFLS2过表达造成的黄酮醇富集影响了生长素响应。综上所述,TaFLS2过表达一方面通过对水份生理和氧化还原平衡的调节提高抗旱性,另一方面通过响应生长素影响植物发育。结合前期TaFLS1结果,可以发现不同FLS基因间的生物学功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他们的催化特异性及其对类黄酮合成和代谢通路的反馈调控相关。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较不同FLS蛋白序列关键氨基酸残基的差异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进行FLS基因改造,设计抗旱性更强的FLS元件,用于作物耐旱分子育种。(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5-21)
王丹,王俊杰,赵彦[9](2016)在《黄花苜蓿黄酮醇合成酶基因(MfFLS1)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呼伦贝尔黄花苜蓿品种为材料,根据黄花苜蓿基因组测序获得的FLS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首次在黄花苜蓿中分离得到了972bp的核苷酸序列,命名为MfFLS1基因。该序列含801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266个氨基酸,主要由Leu(10.53%)、Ser(10.15%)、Lys(7.89%)、Glu(7.52%)、Pro(6.77%)组成。黄花苜蓿MfFLS1蛋白为非分泌蛋白,不具有跨膜区域,具有6个高疏水区,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结构为主。MfFLS1蛋白与蒺藜苜蓿的FLS蛋白亲缘关系最近,与其他植物的FLS蛋白亲缘关系均较远。(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地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杨文婷[10](2015)在《红花黄酮醇合成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遗传转化及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花为菊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干燥的管状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等疗效。黄酮类化合物是红花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目前在基因水平的研究中,黄酮化合物代谢途径是最为清楚的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之一。黄酮醇合酶(flavonol synthase,FLS)是黄酮化合物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在植物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在获得红花黄酮醇合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基础上,对吉红早熟红花的盛花期花瓣中的黄酮醇合酶基因进行亚克隆;构建红花黄酮醇合酶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并对转基因拟南芥阳性植株进行黄酮含量分析,同时,构建红花黄酮醇合酶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使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特异性蛋白。本研究为进一步探明黄酮醇合酶基因的功能及该基因在黄酮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已知的黄酮醇合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设计全长特异性引物,以提取吉红早熟红花的盛花期花瓣总RNA,反转录成的cDNA为模版,克隆红花FLS基因。经测序分析,所克隆的黄酮醇合酶基因序列与已知序列一致,全长为1201 bp。2)利用DNA重组法,成功构建pBasta-FLS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利用Floral Dip法侵染拟南芥。对所获得的28株抗性植株进行PCR检测,PCR结果显示,其中20株为阳性植株,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转入拟南芥中。3)对T3代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进行黄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转红花FLS基因的拟南芥中的黄酮含量比野生型拟南芥中的黄酮含量均有所提高,最高提高2.2倍,说明红花FLS基因能够有效调控黄酮化合物的合成。4)将红花FLS基因与pET28a(+)载体分别进行双酶切后连接,构建了pET28a-FLS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44 kD大小的蛋白,说明该基因能够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为后续对该基因的活性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5-05-01)
黄酮醇合成酶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RT-PCR技术和RACE方法克隆了罗布麻黄酮醇合酶基因,基因全长1 212 bp,其完整开放阅读框为1 008 bp,该基因被命名为AvFLS,序列分析表明其编码335个氨基酸,预估其蛋白质相对分子量为38.39 kD,等电点p I值为6.11,进化分析表明,AvFLS在进化关系上与马铃薯StFLS和花烟草NaFLS的亲缘关系最近,空间结构分析表明,AvFLS属于依赖2-酮戊二酸的双加氧酶家族,具有该家族蛋白保守的结构域、结合位点、活性位点及氨基酸。其蛋白质二级结构由24.48%的α-螺旋、15.52%的延伸主链和60%的随机卷曲构成。不存在信号肽、跨膜区,属于一种亲水性蛋白,定位在细胞质的概率较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酮醇合成酶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郑雪莲,李嘉仪,杨俊,郑国华.枇杷黄酮醇合成酶FLS基因表达与黄酮醇积累的相关性分析[J].福建农业科技.2019
[2].郭晓农,柴薇薇,柏家林,马忠仁.罗布麻黄酮醇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9
[3].黄琼林,卓一南,曾湘达,何瑞,詹若挺.中药青天葵黄酮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8
[4].刘晓,路静,郝玉金,由春香.苹果黄酮醇合成酶基因MdFLS1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催化活性鉴定[J].果树学报.2018
[5].李忠健,张鹏远,靳金粉,赵兰勇,徐宗大.玫瑰黄酮醇合成酶FLS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山东林业科技.2018
[6].刘晓.苹果黄酮醇合成酶基因MdFLS1的功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
[7].张宇斌,彭贵,潘蓉蓉,陈婷,申欢.日本蛇根草黄酮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
[8].齐月英.小麦黄酮醇合成酶基因TaFLS2在植物抗旱和发育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6
[9].王丹,王俊杰,赵彦.黄花苜蓿黄酮醇合成酶基因(MfFLS1)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草地学报.2016
[10].杨文婷.红花黄酮醇合成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遗传转化及功能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