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色廊道空间规划与控制

城市绿色廊道空间规划与控制

论文摘要

城市空间中绿色廊道是一种特殊的呈线形的用地形式,它不能为开发建设使用,但却在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有着巨大潜力。目前,对它研究尚不充分,且多局限于廊道自身状态的分析。然在城市这样一个高度复杂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体中,如何激发它的潜能进而实现土地利用的高效与集约,这是绿色廊道研究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绿色廊道的线形空间极易受人为干扰而断裂,绿色廊道生境在不当使用下极易退化和衰败,如何在绿色廊道生境可承受的情况下使其得到利用,以此来指导绿色廊道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文章以城市空间内的绿色廊道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功能和价值取向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构建复合型绿色廊道的观点。通过复合型绿色廊道系统的构建实现城市空间系统的整合与土地利用的优化。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第一章和第二章,由现实中对绿色廊道的直观认识引发思考。通过回溯绿色廊道发展历史;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加深对绿色廊道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指出绿色研究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2.第三章从生态、社会、经济三个方面剖析了绿色廊道的功能,进而提出“复合型绿色廊道”的概念,即在自然、社会、经济多种功能复合下,以生态服务功能为基础,以社会、经济服务功能为内容的线形空间。它以城市用地为载体,强调与绿色廊道生态关联的空间整合体。3.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也是论文立意与创新点所在。首先针对第三章提出的以“复合型绿色廊道”为目的进行绿色廊道系统的构建。在绿色廊道构建过程中其核心在于绿色廊道用地的评价与选择,本文通过用地适宜性评价、城市防护绿带利用和其他不宜建设用地利用三个方面对绿色廊道用地进行选择,之后分别对自然绿色廊道及人工绿色廊道进行构建,在这个基础之上对绿色廊道系统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复合型绿色廊道构建。在这个构建过程中体现出复合型绿色廊道构建实际上就是廊道用地价值判断与选择过程的思想。之后,对各个层次规划中绿色廊道构建的重点和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绿色廊道系统构建的基础上,从空间整合及土地利用两个角度的探讨以实现“通过这种线形空间的品质优化和功能复合化引导两缘土地利用优化,并将优化过程向腹地延伸,逐步将线形的优化变为带状、斑块状直至城市整体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化。”空间整合角度:分别从三个层面(整体环境、线形环境及典型空间)对绿色廊道与城市空间整合进行研究。其中引入了“细胞膜群”结构的思想,通过绿色廊道在城市空间内构建利于物质交换和环境保护的细胞膜群,通过这个结构来实现城市空间整合。土地利用角度: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质量的目标指引下,提出土地使用相容性概念。通过对土地使用相容度产生机理的研究得到4种提高相容度途径,进而归纳出具有操作性的4种土地布局模式。通过这几类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绿色廊道沿线的土地使用效率,集约利用城市土地。4.为了使绿色廊道规划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相应的提出建设导向和技术保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概述
  • 1.1 绿色廊道在城市中的存在及问题
  • 1.1.1 绿色廊道在城市中的存在
  • 1.1.2 绿色廊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2 城市绿色廊道空间研究范围界定
  • 1.3 城市绿色廊道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绿色廊道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绿色廊道研究方法
  • 1.4.2 绿色廊道研究框架
  • 1.5 小结
  • 2 绿色廊道发展综述
  • 2.1 绿色廊道空间发展历史回顾
  • 2.1.1 第一阶段绿色廊道雏形时期(1960 以前)
  • 2.1.2 第二阶段具有现代意义的绿色廊道的出现(1960——1987)
  • 2.1.3 第三阶段多功能绿色廊道(1987——现在)
  • 2.2 绿色廊道空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 2.2.1 廊道理论——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空间中的拓展
  • 2.2.2 “设计结合自然”理论——用地选择方法
  • 2.2.3 边缘效应理论——功能发挥机理之一
  • 2.2.4 “场所精神”理论——功能发挥机理之二
  • 2.2.5 “城市意向”理论——功能发挥机理之三
  • 2.3 与绿色廊道空间相关的实践
  • 2.3.1 国外绿色廊道实践
  • 2.3.2 国内绿色廊道实践
  • 2.4 现实条件下研究绿色廊道的价值
  • 2.5 小结
  • 3 绿色廊道功能定位及价值取向
  • 3.1 绿色廊道潜力分析
  • 3.1.1 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 3.1.2 社会功能分析
  • 3.1.3 经济功能分析
  • 3.2 绿色廊道的负效应
  • 3.3 市场经济条件下,绿色廊道的价值取向
  • 3.3.1 因势利导,发挥生态效益
  • 3.3.2 以人为本,激发社会效益
  • 3.3.3 合理布局,创造经济效益
  • 3.3.4 趋利避害,规避负效应
  • 3.4 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复合型绿色廊道的必要性
  • 3.5 小结
  • 4 绿色廊道空间规划
  • 4.1 绿色廊道空间分类及其结构特征
  • 4.1.1 绿色廊道空间分类
  • 4.1.2 绿色廊道的结构要素
  • 4.1.3 典型绿色廊道及基本结构
  • 4.1.4 绿色廊道空间结构类型
  • 4.2 绿色廊道空间规划的步骤及原则
  • 4.2.1 绿色廊道规划步骤
  • 4.2.2 绿色廊道规划技术手段
  • 4.2.3 绿色廊道规划原则及法规依据
  • 4.3 绿色廊道的用地选择
  • 4.3.1 用地资料收集及整理
  • 4.3.2 通过用地生态适宜度评价选择
  • 4.3.3 城市防护绿带的利用
  • 4.3.4 其他用地选择
  • 4.4 绿色廊道系统构建
  • 4.4.1 自然绿色廊道构建
  • 4.4.2 人工绿色廊道构建
  • 4.4.3 绿色廊道系统构建
  • 4.5 绿色廊道的分阶段规划
  • 4.5.1 总体规划阶段的绿色廊道规划
  • 4.5.2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绿色廊道规划
  • 4.5.3 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绿色廊道的规划
  • 4.6 小结
  • 5 绿色廊道系统与城市空间整合及控制
  • 5.1 空间整合及控制的原则及目标
  • 5.1.1 空间整合及控制的原则
  • 5.1.2 空间整合及控制的目标
  • 5.2 绿色廊道系统与城市空间的整合
  • 5.2.1 细胞膜结构解析
  • 5.2.2 绿色廊道与城市空间的区域性整合
  • 5.2.3 绿色廊道与城市空间的线性整合
  • 5.2.4 绿色廊道与城市重点区域的整合
  • 5.3 绿色廊道形态控制
  • 5.3.1 绿色廊道结构要素控制
  • 5.3.2 绿色廊道宽度的控制
  • 5.4 绿色廊道沿线土地利用控制
  • 5.4.1 土地使用相容度分析
  • 5.4.2 实现绿色廊道沿线土地利用优化途径
  • 5.4.3 绿色廊道沿线几类典型用地布局
  • 5.5 小结
  • 6 绿色廊道建设导向及实施保障
  • 6.1 绿色廊道建设导向
  • 6.1.1 绿色廊道建设目标多元化导向
  • 6.1.2 绿色廊道与沿线土地利用双重控制导向方法
  • 6.1.3 绿色廊道刚性与弹性控制相结合导向
  • 6.2 绿色廊道建设实施保障
  • 6.2.1 政策与法规体系
  • 6.2.2 整合管理体系
  • 6.2.3 公众参与体系
  • 6.2.4 资金运作体系
  • 6.2.5 技术支撑体系
  • 6.3 小结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城市绿色廊道空间规划与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