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油气藏形成机理及开发关键技术——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气藏为例

非常规油气藏形成机理及开发关键技术——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气藏为例

论文题目: 非常规油气藏形成机理及开发关键技术——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气藏为例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

作者: 杨克明

导师: 王允诚

关键词: 川西,上三叠统,成藏机理,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文献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世界对天然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常规天然气储量的日益减少,很多国家都将致密砂岩气藏作为重要的后备资源,在一些国家已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探开发,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全国第二轮资源评价结果,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为30.23×1012m3,其中非常规致密天然气资源占其中40%左右(约12×1012m3),目前我国天然气产量中有近1/3产自非常规的致密碎屑岩储层。按我国现有的油气储量分析,到2010年左右,我国的常规天然气高峰即将过去,必须有新的后备资源补充,因此非常规致密气资源将是主要的接替能源。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致密碎屑岩含气领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天然气能源生产基地,天然气资源量达18000~25000×108m3,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所获天然气探明加控制储量2300×108m3,仅占总资源的10.7%,勘探开发潜力巨大。通过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成藏机理、天然气富集规律、致密低渗透气藏预测技术、开发技术等综合研究,本论文在如下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1.世界主要含油气区,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全过程往往完成于一个重要构造期内,对于多旋回叠合盆地,跨越若干重大构造期油气藏形成的理论研究仍是现今世界上急需解决的难题。川西坳陷自晚三叠世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导致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岩石物性、构造特征、流体性质和地压场的多期次变化,油气运移聚集经多次反复而成藏。通过对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机制和天然气分布规律的研究,认为早期“古构造”是天然气藏形成的基础,中期致密化“封存”是天然气保存的条件,晚期“裂缝活化”是天然气富集的关键。首次提出了“早聚、中封、晚活化”致密碎屑岩递进动态成藏地质机理,解决了川西坳陷这个跨越若干重大构造运动时期及深层—超深层领域的油气成藏理论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天然气成藏地质理论。 2.通过开展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生排烃高峰、储层致密化进程、裂缝形成期和圈闭形成期及其时空配置的研究,解决了上三叠统超深超压领域成藏年代学问题。明确了须家河组二段的充注高峰在须四末—中侏罗世末;须四段的充注高峰在晚侏罗世—晚白垩世。 3.在认真总结勘探经验和深入研究天然气成藏机制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天然气的富集规律是:天然气区域成矿带位于大型古隆起和斜坡区;天然气的聚集类型以构造、地层和岩性圈闭为主;天然气高产富集部位是叠加在有效圈闭上的天然显裂缝系统。为油气勘探部署指明了方向。 4.开发形成了深层超致密储层的天然气富集带综合预测技术、裂缝性储层识别和含气性预测地球物理方法技术。 5.配套完善了深层超致密气藏包括产能评价、井网优化、控水排水、储层改造、钻完井及储层保护的开发关键技术系列。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深层低渗透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研究现状

1.2 论文立题依据

1.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与主要方法技术

1.4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第二章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基本地质特征

2.1 川西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和形变特征

2.2 川西上三叠统沉积特征

2.3 川西上三叠统储层特征

2.4 川西上三叠统圈闭类型与特征及分布

第三章 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机理

3.1 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年代学特征

3.2 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机制

3.3 川西坳陷跨越式油气成藏体系特征

第四章 上三叠统天然气富集规律

4.1 大型古隆起和斜坡区是天然气区域成矿带

4.2 构造、地层和岩性圈闭是最重要的聚集类型

4.3 天然显裂缝系统是天然气富集部位

4.4 “早聚、中封、晚活化”成藏地质理论

第五章 上三叠统天然气藏预测技术

5.1 裂缝综合预测技术

5.2 储层含气性预测技术

5.3 天然气富集带综合预测技术

第六章 川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开发关键技术

6.1 产能评价技术

6.2 井网优化技术

6.3 控水排水技术

6.4 储层压裂工艺技术

6.5 钻、完井及储层保护技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1-01

参考文献

  • [1].川西地区侏罗系隐蔽性气藏成藏机制及其勘探目标研究[D]. 张闻林.成都理工大学2007
  • [2].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成藏年代学及流体演化特征研究[D]. 李书兵.成都理工大学2007
  • [3].川西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D]. 陈昭国.成都理工大学2011
  • [4].川西地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环境噪声高分辨率地震成像研究[D]. 李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9
  • [5].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五段致密气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D]. 孟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
  • [6].川西地区中古生界海相油气地质条件研究[D]. 许国明.成都理工大学2010
  • [7].汶川Ms 8.0地震后川西地区的气体地球化学[D]. 周晓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 [8].精细控压钻井井筒压力控制技术研究[D]. 张奎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 [9].基于InSAR数据的川西地区断层活动研究[D]. 杨珍.长安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识别研究[D]. 王泽明.中国地质大学2010
  • [2].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动力学研究[D]. 曹烈.成都理工大学2010
  • [3].川西坳陷深层致密非均质裂缝性气藏地震识别技术研究[D]. 甘其刚.成都理工大学2005
  • [4].低渗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规律研究[D]. 刘正中.成都理工大学2005
  • [5].致密碎屑岩气藏裂缝性储层预测方法[D]. 吴朝容.成都理工大学2005
  • [6].复杂断块低渗致密砂岩气藏裂缝发育规律研究[D]. 毕建霞.西南石油学院2005
  • [7].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D]. 李宗银.西南石油大学2006

标签:;  ;  ;  ;  ;  

非常规油气藏形成机理及开发关键技术——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气藏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