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稗属(Echinochloa)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具有分蘖力强、适应性广、长势旺、根系发达、吸肥力强等特点,并且为C4植物,具有高光合特性。因此,稗草是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在抗逆性和丰产性育种中可利用的重要种质资源。虽然由于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导致稗草和粮食作物的杂交障碍,但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利用稗草资源是一条可行的途径,而建立稗草离体再生体系是进一步利用稗草资源的基础。本文以分布于我国吉林磐石、浙江天目山、江苏南京、云南大理、湖北武汉的6个稗草居群的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研究影响其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几种因素,筛选出适宜的稗草基因型和培养条件,建立了稗草离体再生体系。为将来稗草和水稻等作物的细胞融合奠定技术基础,为稗草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愈伤组织诱导适宜的稗草居群筛选:以6个居群的稗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在含3mg/L2,4-D的诱导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磐石02居群优愈率最低仅为5.38%,武汉居群获得状态较好的胚性愈伤组织,优愈率为50.3%,表明在本研究中武汉居群是最适宜诱导愈伤组织的材料。2.稗草愈伤组织的诱导:以武汉居群的稗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筛选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2,4-D浓度。结果表明,添加1-6mmg/L2,4-D,稗草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较高,可达80%左右,但在添加3mg/L 2,4-D的培养基上,其诱导的愈伤组织状态较好,能够得到较多的胚性愈伤组织。3.基本培养基对稗草愈伤组织状态的影响:在MS和N6两种基本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生长状态有差异,在N6基本培养上诱导的愈伤组织状态优于MS培养基,能够得到淡黄色、较干燥的颗粒状愈伤组织。4.凝固剂对稗草愈伤组织状态的影响:在植物凝胶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较干燥,并且形成的颗粒性胚性愈伤较多;而在以琼脂粉为凝固剂的培养基上,稗草愈伤组织基部较多粘稠物质,较湿软并且颗粒性胚性愈伤组织较少。5.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筛选:在所设计的8种分化培养基上,武汉居群愈伤组织分化率都比较低,其中具有最高分化率(8.57%)的培养基为MS+0.2mg/L NAA+ 1.5mg/L 6-BA+1g/L CH。龙须草(Eualiopsis binata)是禾本科一种高度兼性无融合生殖植物,具有孢子体无减数胚囊发育、胚和胚乳不受精形成种子的无融合生殖特性,在禾谷类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为深入研究龙须草无融合生殖遗传调控机理,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龙须草遗传转化体系。本研究以3个龙须草居群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优化了龙须草成熟种子离体再生体系,进而,以成熟种子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研究了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龙须草转化的主要因素,为建立稳定的龙须草转化体系打下一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龙须草离体再生体系的优化:降低生根培养基蔗糖浓度至20g/L,20个组培苗生根效率达到100%,并且移栽后均成活;改用NAA继代愈伤组织,并没有改善愈伤组织的状态;而改用植物凝胶作凝固剂,对愈伤组织的状态改善有一定的作用,得到更多较好的胚性愈伤组织。2.龙须草转化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分析:来自星子、西峡、丹江的三个龙须草居群中,星子居群的愈伤组织最适合作为转化的受体,在同等条件下星子居群的报告基因GFP瞬间表达率最高;共培养过程中提高培养基中2,4-D的浓度至5mg/L,能够显著促进转化;在农杆菌浸染OD600为0.6、侵染45min、共培养3天时,可获得较高瞬间表达率(40%),抗性愈伤率可达42.32%;降低无机盐的浓度为1/4MS时,瞬间表达率达42.43%;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水解酪蛋白(CH)也有利于转化。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稻壳素:抵御稗草的“秘方”[J]. 农药市场信息 2020(12)
- [2].稗草进化千年,越来越有“稻”样[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05)
- [3].水稻田稗草防治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12)
- [4].不同抗性稗草对水稻产量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7(08)
- [5].水稻田稗草防治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07)
- [6].稗草[J]. 诗选刊 2019(08)
- [7].秧苗与稗草[J]. 歌曲 2016(02)
- [8].简单智慧[J]. 北方人(悦读) 2015(10)
- [9].向一株稗草赎罪[J]. 参花 2013(02)
- [10].我死后就成了稗草[J]. 中国诗歌 2013(06)
- [11].稻田稗草杀手——稻力、农富利[J]. 农家致富 2009(11)
- [12].三种不同水稻根分泌物对稗草种子萌发率影响[J]. 河北农业 2018(07)
- [13].水稻田稗草防治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 2013(13)
- [14].枕着稗草入梦乡[J]. 思维与智慧 2011(09)
- [15].防除稗草有特效,一药多治省劳力——韩乐盛[J]. 湖北植保 2008(02)
- [16].特异性适应稻作系统的稗草种群生活史特性[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9)
- [17].江苏省稻田稗草发生情况及治理对策[J]. 现代农药 2019(05)
- [18].稻田稗草基因组及水稻-草竞争分子机制获揭示[J]. 中国食品学报 2017(10)
- [19].1%克草霉(孢子粉剂)对稻田稗草的防控效果评价[J]. 云南农业科技 2017(02)
- [20].湖北省稻田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及生物学特性观察[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24)
- [21].水稻田稗草防治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 2011(23)
- [22].黄壤性稻田稗草发生特征及其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响应[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12)
- [23].锌镉单一胁迫对小麦和稗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06)
- [24].除稗草[J].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 2015(Z2)
- [25].如何正确有效防除稻田稗草[J]. 中国农业信息 2010(09)
- [26].水稻田稗草严重发生的因素及其防除策略[J]. 农药研究与应用 2009(02)
- [27].水稻田稗草严重发生的因素及其防除策略[J]. 世界农药 2009(02)
- [28].稗草疑案[J]. 青年文学 2015(07)
- [29].稗草[J]. 乡镇论坛 2008(35)
- [30].寒地稗草ISSR-PC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