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1、探讨PARP-1基因Phe54Leu、Lys940Arg和p53基因Arg72Pro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中国胃癌高发区甘肃河西地区汉族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系;2、探讨Hp感染等环境因素与PARP-1、p5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之间的交互作用;3、探讨PARP-1、p53不同基因型对胃癌发生部位、病理分型等的影响。方法1、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ive PCR,real-time FQ-PCR)方法对140名胃癌患者、110名胃癌癌前病变患者和125名健康对照的PARP-1基因Phe54Leu、Lys940Arg和p53基因Arg72Pro SNP进行基因分型检测:2、采用Warthin-Starry法(W-S法)检测Hp感染情况;3、以卡方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并经性别、年龄、文化、吸烟史、饮酒史、Hp感染和胃癌家族史等因素校正。结果1、PARP-1基因Phe54Leu、Lys940Arg位点和p53基因Arg72pro的基因型分布在胃癌、胃癌癌前病变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胃癌组、癌前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中PARP-1 940Ar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2、0.10、0.06,Arg基因型的胃癌发病风险是Lys/Lys基因型的2.4倍(OR=2.354,95%CI 1.140-4.861,P=0.018);p53 72Pro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4、0.48、0.47,Pro基因型的胃癌发病风险是Arg/Arg基因型的1.8倍(OR=1.846,95%CI1.006-3.387,P=0.046)。2、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Hp感染、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与PARP-1、P53SNP具有加乘作用(P<0.05)。3、PARP-1 940Arg基因型、P53 72Pro基因型与胃癌的部位和病理分型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1、PARP-1 940 Arg基因型和p53 Pro基因型与中国甘肃河西地区汉族人群胃癌易感性增高相关,主要增高患贲门癌及弥漫型胃癌的发病风险:2、PARP-1 Phe54Leu与胃癌易感性无关,与胃癌发病部位及病理分型也不相关,但其与Lys940Arg位点可能存在一定的连锁不平衡关系,并可放大Lys940Arg和p53 Arg72Pro的致病风险;3、Hp感染与中国甘肃河西地区胃癌高发相关,并与PARP-1 Lys940Arg、Phe54Leu和p53 Arg72Pro基因型均在胃癌的发病风险中存在着加乘交互效应,亦增加了癌前病变发病风险;4、PARP-1 Arg基因型还与饮食及家族史等在胃癌的发病风险中存在交互作用;p53 Pro基因型尚与吸烟、饮酒、家族史等因素也存在明显加乘交互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胃复春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ylori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7(06)
- [2].重用连翘治疗H.pylori慢性胃炎体会[J]. 西部中医药 2016(11)
- [3].叶酸与H.pylori根除疗法联合治疗H.pylori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J]. 河北医药 2014(10)
- [4].复方尿囊素与铋剂四联十日疗法治疗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对比[J]. 河北医药 2015(08)
- [5].镶嵌疗法联合中药对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炎性相关因子及复发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20(01)
- [6].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26)
- [7].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三联疗法根除慢性胃炎患者H.pylori感染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01)
- [8].肝硬化患者H.pylori感染与血氨水平的关系及根除H.pylori效果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18)
- [9].中药芪莪合剂联合西药补救治疗H.pylori感染消化道疾病的临床疗效[J]. 微生物学杂志 2017(02)
- [10].H.pylori尿素酶B亚单位在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表达与鉴定[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8(01)
- [11].一味蒲公英饮联合14d序贯疗法治疗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13)
- [12].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H.pylori感染的效果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18)
- [13].西藏各地市健康人群H.pylori菌感染状况分析[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8(31)
- [14].四君子合剂联合泮托拉唑治疗H.pylori阴性的胃溃疡96例[J]. 中国医药导刊 2011(07)
- [15].培菲康优化抗H.pylori序贯方案对首次抗H.pylori失败患者的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06)
- [16].口腔H.pylori感染与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细胞因子和MMPs/TIMPs水平的相关性[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0(01)
- [17].自拟健胃愈疡汤联合三联疗法对H.pylori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血浆胃肠激素、胃电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32)
- [18].中西医结合治疗H.pylori相关性咽喉炎73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03)
- [19].H.pylori感染及IL-4、PTPN-1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热带医学杂志 2011(06)
- [20].基因芯片检测对H.pylori感染的诊断价值及H.pylori毒力因子与疾病组织病理的相关性[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26)
- [21].不同部位、分化和起源胃癌中H.pylori、CagA基因的探讨[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0(02)
- [22].两种不同三联疗法治疗H.pylori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对比分析[J]. 河北医药 2012(23)
- [23].H.pylori对胃癌细胞线粒体外膜蛋白VDAC1表达的影响[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9(11)
- [24].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ylori阳性的对比研究[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1(02)
- [25].胃癌及癌前病变中COX-2和VEGF-C蛋白表达及COX-2与H.pylori的相关性研究[J]. 河北医药 2015(18)
- [26].荆花胃康胶丸对小鼠体内H.pylori的根除作用及对胃黏膜上皮细胞形态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4(07)
- [27].头花蓼调控H.pylori相关性胃炎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8(06)
- [28].胶体果胶铋联合泮托拉唑三联治疗H.pylori阳性胃溃疡的疗效分析[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4(08)
- [29].H.pylori对胃癌细胞线粒体膜蛋白ANT1表达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08(24)
- [30].一种高效廉价的H.pylori根除方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铋剂四联疗法[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