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湖泊富营养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研究大型水生植物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营养循环中的作用,对探讨水生植物对湖泊的净化机制、揭示富营养化湖泊的控制和逆转机理以及湖泊的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以长江中下游富营养型浅水湖泊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生植物群落内的沉积物再悬浮、营养吸收、凋落物的腐烂分解以及营养周转等实验,研究了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浅水湖泊营养循环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沉水植物群落促进沉积、降低再悬浮、减少磷内源负荷,实验期间(212d),苦草和微齿眼子菜群落内因沉积物再悬浮而送入上覆水的TP分别为334和253mg m-2,而养殖样地为589 mg m-2;微齿眼子菜群落比苦草群落能更有效地降低沉积物再悬浮,养殖草食性鱼类,破坏水生植被,显著增加沉积物再悬浮,促进内源营养释放;实验结果表明,维持300 mg m-2的沉水植物生物量,才能有效降低再悬浮作用。AFDW/TN是影响凋落物分解的重要因素,AFDW/TN低的材料分解快,五种分解材料分解的快慢顺序为:莲叶>菰叶>菰茎>微齿眼子菜>莲叶柄;凋落物分解残渣占生物量的20%,促进湖泊的淤积和沼泽化进程;凋落物腐烂分解过程中75%和80%的N、P营养能够在年内释放出来。苦草生长快(0.055 d-1),对N、P的吸收速率高(136.45,33.51 mg m-2d-1),应是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重建水生植被的重点选择对象。微齿眼子菜生长期长,碳的积累速率高(2.63 g m-2d-1),持有的营养量大,对于从底泥中移出营养具有重要意义。苦草和微齿眼子菜群落中TC、TN、TP的循环系数都在0.7以上,说明其所吸收的大部分营养又归还到环境中,水生植物衰败死亡和腐烂分解过程中释放营养盐是水体营养盐的重要来源,是重要的内源营养负荷。营养盐在各相的分配结果表明,水生植物成为系统中仅次于底泥的营养库;营养周转分析表明,通过残渣积累和沉积作用,湖泊沉积物成为湖泊中营养盐的“汇”。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市浅水湖泊治理技术初探[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07)
- [2].武汉市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几个问题的研究[J].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4)
- [3].浅水湖泊磷素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20(09)
- [4].20多国治水专家无锡共商浅水湖泊治理[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05)
- [5].基于水质响应系数的浅水湖泊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J]. 四川环境 2017(01)
- [6].九龙江流域上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机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05)
- [7].大型浅水湖泊水动力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9(02)
- [8].我国东部浅水湖泊水生态效应特征[J]. 环境科学研究 2018(05)
- [9].吉林省西部10个浅水湖泊水环境质量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J]. 湿地科学 2018(05)
- [10].大型浅水湖泊风生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J]. 吉林水利 2009(04)
- [11].大型浅水湖泊三维水环境数值模拟及关键参数研究[J]. 四川环境 2019(01)
- [12].城市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健康与保护研究[J]. 水资源保护 2016(02)
- [13].渔业纵览[J]. 科学养鱼 2011(05)
- [14].城市人工浅水湖泊群水系连通方案研究[J]. 人民长江 2020(04)
- [15].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修复中的生态机理[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6)
- [16].大型浅水湖泊水动力模型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J]. 水科学进展 2012(02)
- [17].浅水湖泊群连通与调水的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5(01)
- [18].浅水湖泊中介质吸收系数的反演[J]. 光学学报 2009(07)
- [19].城市浅水湖泊水质模拟研究——以昆承湖为例[J]. 水资源保护 2009(04)
- [20].浅水湖泊网围养殖生态甲鱼效益高[J]. 农家致富 2016(14)
- [21].基于熵值法的云南高原浅水湖泊水生态健康评价[J]. 环境科学研究 2020(10)
- [22].长江科学院获批武汉市2020年度应用基础前沿项目[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09)
- [23].小型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6)
- [24].浅水湖泊干法清淤若干问题初探[J]. 江苏水利 2018(12)
- [25].浅水湖泊模型PCLake及其应用进展[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06)
- [26].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下辐照度漫射衰减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 2013(02)
- [27].浅析浅水湖泊苦草—铁细菌—土壤除磷体系[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19)
- [28].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生植被生态修复种的筛选与应用研究[J]. 生态科学 2014(02)
- [29].我国典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水运(下半月刊) 2010(08)
- [30].浅水湖泊风浪及避风港设计特性[J]. 智能城市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