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设计方法与策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校园,消极空间,建议
城市设计方法与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班鹏毅[1](2018)在《结合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公共空间特征与对策评析——浅析城市消极空间优化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核心区域的用地日趋紧张,然而在此背景下城市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地理位置极好但利用率不高的小尺度城市室外休闲空间——消极空间。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解析和运用多种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如场所理论、环境行为学、城市意象等,并结合国外消极空间改造的优秀案例,以重庆大学B区通道口微广场为例,对利用率不高的小型广场的设计和改造提出建议和对策。(本文来源于《2018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期刊2018-07-26)
韩晓娟,李佳伶[2](2018)在《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概念与核心内容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绿色街区城市设计在系统性、生态性、地域性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浙江某地新规划区项目为例,分析其在街区内绿色开放空间设计和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策略与方法。(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8年07期)
陶臻,彭志坚[3](2017)在《西北地区文化小城镇城市设计“叁步走”策略方法——以吐鲁番东巴扎乡棚户区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开展城市设计,提高城市设计水平"。新型城镇化进程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发展,西北地区文化小城镇与东部城镇存在发展阶段不同、文化差异显着、地理气候不同,所采用的城市设计策略更具综合性和复杂性。本文结合鄯善县东巴扎乡棚改项目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与需求,提出针对性的"叁步走"城市设计策略与具体方法。应对西北地区普遍"缺水"的敏感生态环境提出第一步"平衡与度":从发展的有效性和大生态的协调,整体上对小镇发展进行开发与强度控制;应对西北小镇普遍"缺乏人气与活力",提出第二步"活化与实",依托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和现代旅游需求为小镇植入业态,从内核上培育发展动力;应对西北小镇文化浓郁而风貌缺失,提出第叁步"溯源与显",结合传统生活方式、民族文化根源和现代产业功能,以地域化和落地化的建筑景观风貌设计彰显文化小镇的特色风貌。"叁步走"的城市设计策略,从理念上更强调综合统筹平衡、功能项目活化以及地域化风貌塑造。(本文来源于《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期刊2017-11-18)
臧鑫宇[4](2013)在《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城市建设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建设生态城成为世界范围内解决城市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生态、绿色、低碳概念的演进,赋予了生态城市设计更加深刻的内涵,设计结合自然、顺应自然,依然是为生态城市设计的核心理念。当前,生态城市设计在宏观区域、城市层面已经取得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始向中观街区层级和实效性研究转化,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和方法的提出正是这一趋势的必然产物。本文主要包括七个章节:第一章阐述绿色街区及其城市设计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现阶段的研究进展,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构建本文的整体研究框架。第二章从城市生态学、城市形态学、城市文化学角度阐述了绿色街区的研究视角,对绿色街区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绿色街区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为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叁章构建了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技术体系,系统阐述了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内涵及主要特征,从生态优先、系统关联、技术融合与创新、人本与文化方面提出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第四章分析了绿色街区生态环境要素与街区城市设计系统的关联度,提出了适应城市不同生态环境要素的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第五章系统阐述了生态城市设计的研究层级,提出了适应城市不同空间特性的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第六章提出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技术支撑策略,探索了信息技术、节能技术与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有效结合。第七章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城指针系统的研究进展,指出生态城指针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以可持续发展指针为核心思想,构建绿色街区可持续发展指针系统,并提出建立基于实效性的绿色街区管理体系。第八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系统总结了天津生态城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历程,把绿色街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具体实践,提出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优化策略。(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3-12-01)
梁立东,覃文丽,周辉峰[5](2013)在《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城市设计方法及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与人居环境(物质空间、环境质量)直接相关的规划类型之一;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因此,城市设计,尤其是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应重点考虑以人的使用为核心的综合环境的设计。本文以南广高铁桂平站站前片区为例,探讨了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方面新思路,结合其功能、形象、需求定位,提出了针对不同使用者(旅游者、园区居民及就业人员、周边居民)需求进行有针对性不的空间整合、空间设计、空间布局和弹性空间处理,进而形成综合系统的方案。不同地段、不同规模的城市设计往往具有不同的设计方法和思路,面对的使用者也各有不同,但只要设计是基于人的需求或行为,不同的方法和策略都是对有益于人居环境的建设的具体支撑。(本文来源于《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期刊2013-11-16)
左长安,曾坚[6](2010)在《基于生态适应策略的滨海地段城市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滨海地段开发设计复杂的生态特征以及传统和当代开发案例,融合当代城市设计理论,提出基于生态适应策略的城市设计方法,包括: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适应规划策略、基于文化协调共生的适应设计理念、基于城市形态优化组合的适应设计手法、基于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的适应处理方式、基于城市经营运作的弹性控制机制。(本文来源于《建筑学报》期刊2010年S2期)
吴晶晶,刘鹏飞,尤明[7](2010)在《完善控规的城市设计策略及方法——以奥体文化商务区城市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国内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和城市设计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却联系紧密相互影响的两项工作,控规从行政和法建的角度不断完善建筑的高度、密度、容积率等技术数据,城市设计在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等更细致层面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索。随着北京将打造"世界城市"口号的提出,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大潮又开始启动,CBD核心区、通州新城、大兴新城、奥体文化商务区等大型规划项目正在逐步展开,北京市规划委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关于编制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城市设计的法定地位——控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能够通过城市设计来完善控规关于城市品质控制不足等问题。本文从研究控规和城市设计的个性、特性和相互关系入手,提出了现阶段将城市设计纳入到控规制定和调整过程中的创新实施策略,并以奥体文化商务区(以下简称"奥体南区")的城市设计为例,研究了两者的互补方法和完善手段,希望能够以此对当前的北京市城市规划进程起到实践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10-15)
林姚宇,陈旸,张昊哲[8](2008)在《“4E”模式:以生态健康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以生态健康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理念,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4E",即以自然生态为导向的设计(NE)、以人工生态为导向的设计(AE)、以环境舒适性为导向的设计(CE)、以节约能源为导向的设计(EC)。基于"4E"理念总结出四项议题和四个目标,提出了四大设计策略与模型,并有针对性地归纳出具体的对策和模式。其中,NE策略包含适应性对策、保护性对策和补偿性对策;AE策略包括VOD与OOD、AOD与NOD、COD与IOD、HOD与WOD、EOD与SOD等五类模式和对策。在此基础上,对八种分析方法进行了概括,最后提出设计成果应具有两个层次,即框架设计和四个子系统设计成果。(本文来源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08-09-01)
马佳[9](2007)在《北京小城镇中心区城市设计方法与策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国范围内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发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同时,《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确立的近期城市建设的重点,北京地区小城镇的建设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北京市小城镇中心区的城市设计,来为北京市及其他大城市周边小城镇建设规划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北京市小城镇中心区作为城镇居民的活动核心和对外窗口,是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对小城镇的吸引力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促使小城镇中心区的环境建设向着生态平衡与持续发展的高品味升华,既是加快中小城镇城市化进程的必需,也是配合当前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要求。论文着眼于北京小城镇中心区的现状,对北京市小城镇中心区的空间整体格局、空间构成要素、功能与活力、环境景观特色、城市设计的实施与管理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深入剖析了北京市小城镇中心区从外在形态到内部功能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的问题。同时,运用理论结合实例的方法就以上问题分别提出一些方法和策略。试图探索一写适宜于北京小城镇中心区的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以完善北京小城镇和其他北方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理论。(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7-06-01)
徐建国,徐小东[10](2007)在《寒冷地区城市应减少热能损耗》一文中研究指出寒冷地区夏季的舒适性一般仅需良好的通风就能保证室内的舒适。因而,该地区的城市设计应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冬季热能损耗以及降低由于室外寒冷、降雪和刮风对人体造成的不适作为一切设计的出发点。与其相适应,该地区城市规划设计有着独特的标准和要求,为此,亟(本文来源于《中国建设报》期刊2007-01-22)
城市设计方法与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以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概念与核心内容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绿色街区城市设计在系统性、生态性、地域性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浙江某地新规划区项目为例,分析其在街区内绿色开放空间设计和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策略与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设计方法与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1].班鹏毅.结合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公共空间特征与对策评析——浅析城市消极空间优化策略[C].2018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2018
[2].韩晓娟,李佳伶.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8
[3].陶臻,彭志坚.西北地区文化小城镇城市设计“叁步走”策略方法——以吐鲁番东巴扎乡棚户区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C].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2017
[4].臧鑫宇.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3
[5].梁立东,覃文丽,周辉峰.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城市设计方法及策略[C].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2013
[6].左长安,曾坚.基于生态适应策略的滨海地段城市设计方法[J].建筑学报.2010
[7].吴晶晶,刘鹏飞,尤明.完善控规的城市设计策略及方法——以奥体文化商务区城市设计为例[C].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0
[8].林姚宇,陈旸,张昊哲.“4E”模式:以生态健康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C].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8
[9].马佳.北京小城镇中心区城市设计方法与策略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
[10].徐建国,徐小东.寒冷地区城市应减少热能损耗[N].中国建设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