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UPA系统中E-DCH关键技术研究

HSUPA系统中E-DCH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数据业务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它能够极大地满足用户对多媒体、高数据速率移动通信业务地需求。为实现对这些业务的支持,IMT-2000对3G的数据传输速率提出了以下要求:室内静止环境至少达到2Mbps;室外步行环境至少达到384kbps;室外车辆环境至少达到144kbps。在3G的标准中,基于R99的WCDMA系统不能满足这些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因此,通过对空中接口的改进,3GPP组织在R5中引入了HSDPA技术,在R6中引入了HSUPA技术。HSDPA和HSUPA统称为HSPA技术。HSPA基于3G的WCDMA网络,可以称为3.5代移动通信系统,下行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4.4Mbps,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5.76Mbps,远远超过R99和R4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是WCDMA标准的重要演进。本文首先对WCDMA物理层DCH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包括传输信道,物理信道以及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E-DCH是DCH的增强和改进,本文通过E-DCH和DCH的比较,详细论述了两者的区别和演进过程。同时,分析了HSUPA的协议结构和工作流程。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在对提高HSUPA性能影响较大的HARQ、Node B调度、短帧长,软切换和信道编码五种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HARQ进行了研究。包括三种ARQ协议和三种HARQ冗余方式。本文对采用停等ARQ和TYPEⅠ,Ⅱ冗余方案的HSUPA的HARQ总体规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优化了的HSUPA的HARQ总体规则,即采用选择重传ARQ和时变/非时变信道自适应HARQ方案。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采用优化的HSUPA的HARQ总体规则可以提高HSUPA的传输速率,也可以更好的适应信道变化,具有更好的性能。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移动通信概述及发展趋势
  • 1.1 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 1.1.1 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
  • 1.1.2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 1.2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 1.2.1 三种3G标准概述
  • 1.2.2 WCDMA标准概述
  • 1.2.3 CDMA2000标准概述
  • 1.2.4 TD-SCDMA标准概述
  • 1.2.5 WCDMA标准的优势
  • 1.2.6 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 1.3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3.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WCDMA物理层
  • 2.1 传输信道
  • 2.1.1 专用传输信道
  • 2.1.2 公共传输信道
  • 2.2 物理信道
  • 2.2.1 上行专用物理信道
  • 2.2.2 上行公用物理信道
  • 2.3 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 2.4 上行链路的其它主要特征
  • 2.4.1 上行链路的复用
  • 2.4.2 上行链路的调制
  • 第三章 HSUPA技术
  • 3.1 WCDMA标准的演进
  • 3.2 HSUPA在WCDMA中的引入
  • 3.2.1 WCDMA系统结构的演化
  • 3.2.2 E-DCH和DCH的比较
  • 3.2.3 HSUPA的工作流程
  • 3.3 HSUPA关键技术
  • 3.3.1 HARQ
  • 3.3.2 基于Node B的快速调度
  • 3.3.3 短帧长
  • 3.3.4 软切换
  • 3.3.5 信道编码
  • 第四章 HSUPA中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
  • 4.1 ARQ基本原理
  • 4.1.1 传统ARQ技术
  • 4.1.2 ARQ和FEC的区别
  • 4.1.3 三种标准ARQ协议
  • 4.2 HARQ基本原理
  • 4.2.1 HARQ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框图
  • 4.2.2 Type-Ⅰ型HARQ的基本原理
  • 4.2.3 Type-Ⅱ型HARQ的基本原理
  • 4.2.4 Type-Ⅲ型HARQ的基本原理
  • 4.3 HSUPA中的HARQ
  • 4.4 HSUFA中的HARQ优化方案
  • 4.4.1 ARQ重传协议的优化
  • 4.4.2 HARQ冗余方式的优化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叠加编码及多用户调度的高斯传输信道优化算法[J]. 计算机应用 2015(06)
    • [2].基于相似性度量的无线网络数据传输信道优化[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06)
    • [3].水温对XCTD剖面仪单模光纤传输信道影响的研究(英文)[J].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15(01)
    • [4].无线传感网络传输信道拥塞智能控制系统设计[J]. 现代电子技术 2018(16)
    • [5].水温对XCTD剖面仪单模光纤传输信道影响的研究[J]. 海洋通报 2015(02)
    • [6].通信信号多路径传输信道实时分配方法仿真[J]. 计算机仿真 2019(02)
    • [7].数字广播电视传输信道安全设计[J]. 科技传播 2016(12)
    • [8].地基雷达近距离对抗的传输信道特性分析与利用[J]. 雷达与对抗 2018(02)
    • [9].分组交换网络传输信道分类选择算法优化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 2017(14)
    • [10].高清数字电视数据传输技术探析[J]. 科技传播 2015(02)
    • [11].浅谈WCDMA传输信道及其到物理信道的映射[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35)
    • [12].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运用[J]. 信息记录材料 2017(07)
    • [13].浅谈当前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特点及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26)
    • [14].5G技术发展与测试[J]. 移动通信 2016(17)
    • [15].改进的主从式无线传输信道自适应跟踪技术[J]. 科技通报 2015(02)
    • [16].基于OPENT的UMTS中信道建模与仿真[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10)
    • [17].对通信网络数据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3)
    • [18].网络传输信道危险信号检测方法研究仿真[J]. 计算机仿真 2017(04)
    • [19].浅谈移动通信频段[J]. 信息通信 2013(06)
    • [20].GSM网络与TD-SCDMA网络优化的异同[J]. 邮电设计技术 2009(04)
    • [21].火灾应急移动通信信息传输信道选择方法仿真[J]. 计算机仿真 2017(10)
    • [22].基于WCDMA几种常见技术分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31)
    • [23].数据链抗干扰策略探讨[J]. 信息通信 2011(06)
    • [24].浅谈数据通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20)
    • [25].进一步完善地面传输信道的测量与建模[J]. 电视技术 2008(06)
    • [26].TD-SCDMA无线网络控制系统——传输信道转换的软件设计与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28)
    • [27].浅谈当前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特点及应用[J]. 无线互联科技 2016(15)
    • [28].超声波传感信号传输信道特性分析与测试[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04)
    • [29].浅析数据通信交换方式及其适用范围[J]. 民营科技 2010(02)
    • [30].数字广播电视传输信道的安全设计[J]. 西部广播电视 2017(02)

    标签:;  ;  ;  ;  ;  

    HSUPA系统中E-DCH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