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洛酮对细粒棘球蚴所致过敏性休克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曾静,叶建蔚,张静,李静[1](2018)在《肝囊型包虫病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肝囊型包虫病(简称肝包虫病)是一种由细粒棘球蚴感染肝脏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类以及家畜的健康。近年来,由于该病术后复发率较高且易出现并发症,非手术治疗方法如介入技术、放射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均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介入技术对于肝包虫病的治疗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其临床应用时间较短,主要包括经皮穿刺治疗、射频消融、门静脉栓塞,以经皮穿刺治疗最为常见。放射治疗肝包虫病尚处于研究阶段,效果尚不完全明确。苯并咪唑类药物及其新剂型、非苯并咪唑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及中草药治疗肝包虫病也均具有各自的优缺点。本文主要对上述非手术治疗方法及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赤列,冯微,陈琦[2](2018)在《60例肺包虫病的麻醉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肺包虫病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肺包虫病的患者,选用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中积极处理囊肿破裂、过敏性休克等。结果:60例肺包虫病患者,均取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术中1例病人出现包虫囊肿破裂导致的过敏性休克,在及时处理后顺利出院。儿童患者也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结论:肺包虫病手术中的麻醉管理和对术中过敏性休克的处理直接关系到肺包虫病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的成败。
尹建海[3](2017)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中促血管生成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棘球蚴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棘球蚴在体内的生长发育与致病机制尚不清楚。血管生成是寄生虫感染宿主后获取生长发育、成熟、繁殖所需营养的重要途径,主要受到虫源的或因寄生虫感染所致的宿主分泌的血管生成因子单独或联合调控。而棘球蚴感染是否引起宿主血管生成有待研究。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在棘球蚴感染后可富集,但是否具有其在肿瘤中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尚不清楚。而棘球蚴感染导致宿主血管生成及其机制研究对包虫病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通过小鼠miRNA芯片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展单核髓源抑制性细胞(monocytic-type MDSC,M-MDSC)的microRNA表达谱分析并鉴定得到差异表达microRNAs、通过寄生虫和宿主两方面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的成管作用及相关因子研究,从虫源和宿主两个方面初步了解细粒棘球蚴感染致宿主血管生成的作用。此外,棘球蚴病治疗药物单一,且治愈率不高,亟待寻找替代药物。血管生成抑制剂熊果酸通过直接损伤肿瘤细胞、诱导细胞凋亡、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等机制抑制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迁移和侵润。本研究通过熊果酸对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发层细胞和囊的作用,熊果酸对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的抑囊效果,以及熊果酸体内外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初步研究,评价其作为抗棘球蚴药物的潜力。一、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单核髄源抑制性细胞microRNA表达谱分析通过小鼠miRNA芯片检测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和正常小鼠M-MDSC的microRNA表达谱,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表达的28个micro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在TargetScan、PITA和microRNAorg数据库共计得到交集靶基因272个。GO分析显示,靶基因主要涉及胞内蛋白转运(intracellular protein transport)、蛋白靶向作用溶酶体(protein targeting to lysosome)和蛋白转运(protein transport)等生物学过程,主要位于胞浆(cytoplasm)、神经元细胞体(neuronal cell body)和膜结构(membrane)等,所涉及的分子功能主要包括蛋白质结合、金属离子结合和SH3结构域结合等。KEGG分析显示,这些差异的microRNA主要富集在内吞作用(Endocytosis)、Wnt信号通路(Wnt signaling pathway)和轴突引导(Axon guidance)等通路上。同时,通过DIANA-miRPath3.0在线软件分析发现差异 microRNA 在 MAPK 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黏着通路(Focal adhesion pathway)、PI3K-Akt 信号转导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cAMP信号通路(cAMP signaling pathway)、mTOR 信号通路(mTOR signaling pathway)和TGF-β信号通路(TGF-β signaling pathway)等与免疫调控和血管生成相关的6条通路上有不同程度的富集,且包含共同的差异microRNA共计19条。此外,8个(8/10)下调microRNA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和正常小鼠各3个样本的M-MDSC中得到荧光定量PCR的随机验证。以上发现表明细粒棘球蚴感染后富集的髓源抑制性细胞可通过microRNA调控其促血管生成作用。二、细粒棘球蚴感染致小鼠血管生成的初步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法显示CD31在宿主包裹棘球蚴囊的薄膜组织中比正常组织高表达,同时ELISA法检测VEGF在感染小鼠血清中的水平(548.100±134.200 pg/ml)显着高于正常小鼠(76.950±2.760pg/ml)(t = 4.109,P= 0.001)。鼠源细粒棘球蚴培养上清(F = 73.03,P<0.001)体外能显着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成管,细粒棘球蚴囊培养上清、原头节培养上清和囊液分别刺激HUVEC,RPMI-1640为空白对照,3 h后成管片段长度总和分别为棘球蚴囊组(13253±169)、囊液组(2838±410)、原头节组(7586±1694)和空白对照组(7497±709)。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细粒棘球蚴囊壁和原头节中小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同源蛋白的表达存在差异,MMP-9在原头节中的转录水平高于棘球蚴囊(t=-11.654,P<0.001),而HMGB1在棘球蚴囊中的转录水平高于原头节(t= 6.433,P=0.003)。同时,感染小鼠多核髓源抑制性细胞(polymorphonuclear-typeMDSC,PMN-MDSC)培养上清(4873± 1436)与 RPMI-1640 组(3015±602)相比能显着促进HUVEC成管(P=0.028),但与与M-MDSC组(3941±1435)没有统计学差异(P=0.219),且M-MDSC组与RPMI-1640组之间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 0.243)。感染后小鼠脾脏 M-MDSC(t=12.98,P<0.001)和 PMN-MDSC(t =13.81,P<0.001)中VEGF的转录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结果表明,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后,可能通过虫源因素(包括棘球蚴囊分泌物等)和宿主因素(感染后的MDSCs等)调控棘球蚴寄生部位宿主的血管生成。三、熊果酸对细粒棘球蚴的体内外作用研究通过不同浓度的熊果酸对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发层细胞和囊的作用效果,发现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经40 μg/ml熊果酸作用3天后,死亡率为45.95± 5.30%;熊果酸浓度高于10 μg/ml可抑制90%以上的生发层细胞活性;熊果酸对细粒棘球蚴囊的完整性亦造成损伤。经熊果酸作用后,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发层细胞和囊的超微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感染细粒棘球蚴的实验鼠经200和100 mg/kg的熊果酸治疗后,囊重抑制率分别为39.5%和38.3%,其中200 mg/kg治疗后的囊重同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 0.0178)。除此之外,熊果酸体外能抑制HUVEC的增殖(F=25.69,P<0.001),且下调体内棘球蚴囊周围宿主组织的 CD31 表达、VEGF(t= 9.399,P<0.001)和 MMP-9(t = 8.746,P<0.001)mRNA表达,还可下调棘球蚴囊虫源的MMP-9(t = 3.380,P=0.004)和HMGB1(t= 6.377,P<0.001)的mRNA表达。结果表明,血管生成抑制剂熊果酸具有直接的抗棘球蚴作用,还可能通过抗血管生成因素抑制棘球蚴生长。结论1.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后引起MDSCs富集,其中该类细胞中的microRNA可能通过相关的信号通路参与MDSCs的血管生成调节作用。该研究是首次在寄生虫感染模型中研究MDSCs的microRNA血管生成调节功能,将为在microRNA水平深入研究MDSCs的血管生成调节功能提供分子基础。2.细粒棘球蚴可能通过虫源因素(包括棘球蚴囊分泌物等)和感染所致的宿主因素(感染小鼠的MDSCs等)调控棘球蚴寄生部位宿主的血管生成。该研究是首次发现细粒棘球蚴的促血管生成作用,也是首次在寄生虫感染模型中发现MDSCs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将为进一步从虫源和宿主两个方面研究细粒棘球蚴感染致寄生部位宿主血管生成及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思路。3.血管生成抑制剂熊果酸可能通过直接的抗细粒棘球蚴作用或间接通过抗宿主血管生成抑制棘球蚴生长。该研究是首次发现熊果酸的抗棘球蚴作用,将为棘球蚴病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以及为熊果酸可能成为治疗棘球蚴病的有效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雒艳萍[4](2017)在《砂生槐种子生物碱抗包虫效应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包虫病是主要由棘球蚴或泡球蚴寄生于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全球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治疗包虫病以手术为主,但无法耐受手术或病情复杂而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只能依赖药物治疗,而获批临床使用的药物仅有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两种,品种单一,疗效不理想,并且发现副作用多而严重,耐药现象日益增多。因此,亟需研发疗效明确、副作用小的抗包虫药物。从祖国传统医学的数千年治疗虫病的经验中寻找线索,是发掘抗包虫药物的一个重要途径。砂生槐为青藏高原特有植物,藏医记载其种子性苦、寒,具有治疗白喉、虫病、中毒症、消化不良等功效。本实验室在前期研究中发现砂生槐种子亲脂性总生物碱在体外具有杀灭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性,在体内可抑制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生长,提示砂生槐种子总碱中含有驱虫成分。但砂生槐种子在藏医中以水煎剂入药,亲脂性总碱水溶性差、抗虫效果弱,因此,本课题从砂生槐种子的水溶性成分中寻找有效的抗包虫成分并研究其抗虫机制。研究方法以乙醇为溶剂,采用热回流提取法分离砂生槐种子生物碱,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对砂生槐种子的分离产物进行杀虫活性筛选。采用柱层析分离法,从杀虫活性较强的成分中提取极性较小的馏分和极性较大的馏分,TLC定性鉴定馏分的成分,通过秀丽隐杆线虫确定砂生槐种子的杀虫活性成分,并通过HPLC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分离自然感染羊肝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在体外与砂生槐种子成分共同培养7天,观察原头节形态变化及存活情况,进一步确定砂生槐种子的杀虫活性成分。NIH小鼠腹腔注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建立慢性棘球蚴病模型,BALB/c小鼠腹腔注射泡球蚴建立慢性泡球蚴病模型,分别于感染后20 w和14 w用砂生槐种子杀虫活性成分灌胃治疗,剂量为100 mg/kg/day,治疗6 w后剖杀小鼠检测。剥离棘球蚴囊泡组织,称量湿重,常规HE染色;FCM分析脾脏CD3+、CD4+、CD8+和PD-1+的T细胞亚群;ELISA检测IFN-γ和IL-4水平;CFSE染色检测脾细胞增殖能力。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检测砂生槐种子杀虫活性成分作用后秀丽隐杆线虫的运动行为能力、生殖能力、寿命、体长及ROS水平,反映其抗虫机制。体外培养肝细胞株Hep G-2细胞和Chang liver细胞,MTT法检测砂生槐种子杀虫活性成分对细胞生长的影响;BALB/c小鼠口服砂生槐种子杀虫活性成分(100 mg/kg/day)6 w后,检测血清肝肾生化指标和病理变化,评价砂生槐种子杀虫活性成分的毒副作用。Ⅲ型干扰素成员IL-28B与抗原EAMMH在0、3、6 w同时注射C57BL/6小鼠,10 w分离脾细胞,FCM分析CD4+CD25+Foxp3+Treg占脾淋巴细胞比例,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的T细胞数目,间接ELISA检测抗原特异性Ig G1和Ig G2c水平,反映IL-28B对Treg及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为其应用于包虫病治疗奠定基础。研究结果本课题从砂生槐种子获得4种提取物:非水溶性生物碱(E1)、水溶性生物碱(E2)、水溶性非生物碱(E3)和不溶性非生物碱(E4)。E1、E2、E3和E4的杀秀丽隐杆线虫的24 h-LC50分别为31.03 mg/ml、14.29 mg/ml、29.94 mg/ml和25.64 mg/ml,E2的LC50最低。从E2中提取到极性较小的馏分E2-a和极性较大的馏分E2-b。E2-a和E2-b杀秀丽隐杆线虫的24 h-LC50分别是9.06 mg/ml和36.24 mg/ml。TLC定性鉴定,E2-a含有苦参碱和槐果碱,E2-b含有氧化苦参碱和氧化槐果碱。苦参碱和槐果碱杀秀丽隐杆线虫的24 h-LC50分别是12.03 mg/ml和9.81 mg/ml。HPLC分析100μg/ml E2-a中苦参碱和槐果碱的含量分别为42.8μg/ml和25.7μg/ml。E2-a体外作用于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后,虫体出现皱缩、一端或两端出现气泡、吸盘变形、顶突明显外翻等异常表现,活性降低。E2-b、E2、苦参碱、槐果碱在体外对原头节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影响。杀原头节的72 h-LC50值由低到高依次是E2-a(0.35 mg/ml)、E2(0.45 mg/ml)、槐果碱(0.79 mg/ml)、苦参碱(1.16 mg/ml)、E2-b(2.12 mg/ml),E2-a的LC50值最低。治疗小鼠慢性棘球蚴病的结果表明,E2-a组的棘球蚴囊泡组织湿重(8.40±2.93 g)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11.33±1.64 g)(p=0.042);E2-a组的囊泡生发层与角皮层部分剥离,角皮层增厚,变得疏松,出现大量泡状物,失去典型的纹状结构,与外膜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E2-a组小鼠脾脏CD3+T细胞占脾淋巴细胞的比例(45.14%±23.93%)高于阴性对照组(14.74%±9.39%)(p=0.011),且主要是CD4+T细胞比例(72.28%±3.63%)高于阴性对照组(50.33%±27.92%)(p=0.036)所致,CD8+T比例无明显升高或降低(p>0.05);E2-a组小鼠PD-1+T细胞比例(9.92%±6.77%)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组(25.51%±13.53%)(p=0.009),且CD4+PD-1+T细胞比例为5.73%±1.62%,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12.59%±6.35%)(p=0.023),CD8+PD-1+T细胞比例为0.86%±0.35%,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2.77%±1.87%)(p=0.020);E2-a组小鼠血清IFN-γ水平无明显变化,血清IL-4浓度平均为4.21 pg/ml,与阴性对照组(1.13 pg/ml)比较有升高趋势;E2-a组抗原刺激后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4浓度平均为5.75 pg/ml,与阴性对照组(3.10 pg/ml)比较有升高趋势;E2-a组小鼠脾细胞增殖能力无增高。治疗慢性泡球蚴病小鼠的结果表明,E2-a组小鼠的泡球蚴囊泡组织湿重为6.10±2.16 g,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组(11.25±1.73 g)(p<0.01),平均降低囊重约5.15 g;E2-a组小鼠血清INF-γ水平无降低,IL-4浓度平均为48.46pg/ml,较阴性对照组(32.08 pg/ml)明显升高(p=0.032)。秀丽隐杆线虫的运动行为能力检测结果表明,8 mg/ml的E2-a作用24 h后,引起秀丽隐杆线虫的身体弯曲频率降为阴性对照组的1/3(p<0.01);头部摆动频率平均为34.5次/min,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59.1次/min)(p<0.01);咽泵频率平均为38.9次/min,低于阴性对照组(71.4次/min)(p<0.01)。E2-a能够抑制秀丽隐杆线虫的排卵功能,8 mg/ml的E2-a处理后的秀丽隐杆线虫每条虫排卵总数平均为205.2,明显低于阴性对照(248.8/虫)(p<0.01),在第3天和第4天的排卵量分别平均为36.8/虫和13.2/虫,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54.4/虫和28.2/虫)(p<0.05),但AO染色未发现生殖细胞凋亡增多。8 mg/ml E2-a组线虫的寿命为9.1±4.1天,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13.0±4.6天)(p=0.021)。8mg/ml E2-a组线虫的体长平均为447.6 pixels,明显短于阴性对照组(486.8 pixels)(p<0.01)。E2-a无诱导ROS水平升高的作用。体外MTT实验证明,浓度为1 mg/ml的E2-a作用48 h后,Hep G-2细胞和Chang liver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9.03%和38.36%,因此低浓度E2-a对肝细胞株Hep G-2和Chang liver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小鼠口服E2-a后检测血清肝肾生化指标,发现反映肝功能的指标谷丙转氨酶(38.333 U/L±4.726 U/L)和谷草转氨酶(150.000 U/L±35.763 U/L)较阴性对照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分别为33.333 U/L±7.638U/L和139.667 U/L±30.172 U/L)略升高,反映肾功能的的指标肌酐(18.000μM/L±1.000μM/L)较阴性对照组(11.000±7.211μM/L)略升高,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其余指标无明显升高或降低,组织学检查未发现肝肾细胞出现明显改变。包虫感染中Treg增多,造成感染持续,故下调Treg是治疗包虫病的策略之一,本课题研究了Ⅲ型干扰素成员IL-28B对Treg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EAMMH-r Ad-m IL-28B组的Treg比例为0.17%±0.17%,显着低于非特异性对照EAMMH-r Ad-EGFP(0.76%±0.25%)(p<0.05);EAMMH-r Ad-m IL-28B组小鼠分泌IFN-γ的脾细胞数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与EAMMH组比较,EAMMH/r Ad-m IL-28B组的Ig G1水平有增高趋势,而Ig G2c水平降低(p<0.05)。研究结论砂生槐种子生物碱中抗虫活性较强的是低极性的水溶性生物碱E2-a,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苦参碱和槐果碱(68.5%)。E2-a抗包虫的机制为损伤囊泡、诱导CD4+T细胞增多、下调T细胞表面负调节分子PD-1的表达、调节IFN-γ和IL-4,促进免疫功能。E2-a能够影响秀丽隐杆线虫行为能力,降低生殖能力,缩短寿命,影响发育。E2-a对培养的肝细胞株和小鼠的肝肾细胞有轻微毒性效应。IL-28B可下调Treg细胞,但不增强Th1免疫反应,尚需进一步研究其在包虫治疗中的作用。
朵红[5](2012)在《青海省东南部棘球蚴病流行病学及棘球绦虫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拟以青海省东南部棘球蚴病和棘球绦虫为研究对象,通过中间宿主人、羊、牦牛和高原属兔的感染调查,终末宿主藏犬和野生狐狸的感染调查,掌握青海省棘球蚴病和棘球绦虫感染的基线数据。对收集的青海省藏犬和野生狐狸感染的棘球绦虫进行基因多态性研究,掌握青海省流行的棘球绦虫种类及基因多态性,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夏季在青海省河卡地区进行野生狐狸调查并收集粪便进行食性分析,冬季收集青海省贵南、刚察、海晏和称多野生狐狸胃内容物进行食性分析,了解野生狐狸的分布状况以及冬、夏季野生狐狸的食物组成,为棘球蚴病的野生终末宿主的防治提供数据。选择适合藏犬驱虫的药品,在青海省称多和河卡种羊场,进行不同模式的藏犬防治研究,以期探讨一种适合青海省牧区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方法】本论文中主要研究方法如下:(1)应用血清学方法对青海省部分地区的易感人群进行包虫病感染调查,血清学检查阳性的患者用B超腹部脏器扫描,综合判断是否感染包虫病,分析不同性别人群感染包虫病的差别;结合秋、冬季牧区大量屠宰菜畜的机会,对屠宰畜的肝、肺脏用肉眼观察和仔细触摸的方法检查棘球蚴囊肿,记录数量、部位及性质,统计感染率,分析不同脏器的感染率;捕捉高原鼠兔,剖检,用肉眼观察和仔细触摸的方法检查棘球蚴囊肿,记录囊肿的数量、部位及性质,统计感染率,分析不同脏器的感染率。(2)用氢溴酸槟榔碱泻下法和犬粪便用金标试剂条法,对青海省东南部的藏犬进行感染调查,收集虫体,统计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在青海省贵南、刚察、海晏和称多县收集野生狐狸,剖检,收集虫体,统计感染率和感染强度。(3)对收集的感染藏犬和野生狐狸的棘球绦虫,选择mtDNA的CO基因、ND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测序,通过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青海省不同地区、不同宿主来源的棘球绦虫基因序列的差异,研究棘球绦虫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进化特征。(4)利用探照灯计数,放置红外线自动感应相机,调查青海省河卡地区野生狐狸。野外收集狐狸粪便,用犬粪便用金标试剂条。检测野生狐狸的棘球绦虫感染率。对夏季收集的狐狸粪便,冬季收集狐狸的胃内容物,进行食性分析。(5)对防治藏犬棘球绦虫的药物进行筛选,在青海省兴海县河卡羊场和称多县进行棘球绦虫防治研究,青海省河卡种羊场每45天左右,藏犬药物驱虫一次,称多县每年4月和10月,藏犬药物驱虫一次,连续防治2年,考核防治效果。【结果】本论文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青海省玉树县、兴海县河卡种羊场、海晏县和刚察县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民,进行包虫病血清学调查,在受检的752人中(男性387人,女性365人)共检出50份血清呈阳性,阳性率为6.6%,经B超扫描确诊21人(男性10人,女性11人)为棘球蚴病患者,总患病率2.8%,其中男性患病率2.6%,女性患病率3.0%,女性稍大于男性(P﹥0.05);在海晏、刚察、共和、泽库和贵南5县及湖东种羊场检查993只屠宰羊,检出570只感染棘球蚴,感染率为57.4%,其中肝脏感染331只,肺脏感染239只羊棘球蚴,分别占感染总数的58.1%和41.9%;在海晏、刚察、共和、祁连、达日和门源6县的屠宰场检查594头屠宰牦牛,检出205头牦牛感染棘球蚴,感染率为34.5%,其中肝脏感染128头、肺脏感染91头,分别占感染总数的58.5%和41.6%;在兴海县河卡羊场及湟源县和称多县草原剖检高原鼠兔347只,检出17只感染棘球蚴,感染率4.9%,其中肝脏感染13只、肺脏感染4只,分别占感染总数的76.5%和23.5%;仅在称多县的高原鼠兔肺脏上发现包囊。(2)用氢溴酸槟榔碱泻下法调查青海省玉树、称多、贵南、刚察、兴海、海晏和天峻7县等地藏犬175只,检出16只感染棘球绦虫、感染率为9.1%,感染强度1~10195条,其中称多和兴海2县藏犬棘球绦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3.8%和9.1%;用犬粪便用金标试剂条调查青海省称多、刚察、海晏3县和玉树县国有牧场及河卡羊场藏犬粪便611份,检出128份粪便反应阳性、阳性率21.0%,其中称多县、河卡羊场和玉树县国有牧场藏犬棘球绦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34.8%、25.0%和21.2%;在青海省称多、贵南、刚察和海晏4县捕获或收集藏犬咬死野生狐狸28只,检出5只狐狸感染棘球绦虫、感染率17.9%,感染强度116~1670条。(3)经PCR扩增和DNA测序,从21个棘球绦虫分离株中均扩增获得285bp的mtDNACOI基因片段。该基因片段的同源性分析表明,在21个棘球绦虫分离株中,11株分离株为E.g1型,占52.4%,6株为E.m,占28.6%,4株为E.s,占19.0%;所有核苷酸序列未见有插入和缺失,碱基置换中颠换数明显高于转换数。E.g1型分离株间同源性为98.9%~100%,E.m型分离株间同源性为97.9%~99.6%,E.s型分离株间同源性为98.9%~100%,E.g1型与E.m型分离株间同源性为90.2%~92.6%, E.g1型与E.s型分离株间同源性为89.1%~90.2%,E.s型与E.m型分离株间同源性为88.8%~90.2%。E.g1型存在7个不同的基因序列,涉及7个位点核苷酸异义码变异,占全部分析位点数的2.5%,基因序列间差异值在0~1.1%之间;E.m型存在6个不同的基因序列,涉及到13个位点核苷酸异义码变异,占全部分析位点数的4.6%,基因序列间差异值在0.4%~2.1%之间。E.s型存在3个不同的基因序列,涉及到7个位点核苷酸异义码变异,占全部分析位点数的2.5%,基因序列间差异值在0~1.1%之间。在得到的21个基因序列中,有15个基因序列在GenBank上未找到相同序列,是在青海省新发现的棘球绦虫COI基因序列。经PCR扩增和DNA测序,从21个棘球绦虫分离株中均扩增获得507bp或510bp的mtDNAND基因片段。该基因片段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表明,在21个棘球绦虫分离株中,11株为E.g1型,占52.4%,6株为E.m型,占28.6%,4株为E.s型,占19.0%。所有核苷酸序列未见有插入和缺失,碱基置换中颠换数明显高于转换数。E.g1型分离株间同源性为99.0%~100%,E.m型分离株间同源性为99.2%~100%,E.s型分离株间同源性为99.2%~100%,E.g1型与E.m型分离株间同源性为83.4%~84.2%, E.g1型与E.s型分离株间同源性为74.8%~75.3%,E.s型与E.m型分离株间同源性为75.9%~76.5%。 E.g1型存在6个不同的基因序列,涉及到12个位点核苷酸异义码变异,占全部分析位点数的2.4%,基因序列间差异值在0~1.0%之间;E.m型存在5个不同的基因序列,涉及到9个位点核苷酸异义码变异,占全部分析位点数的1.8%,基因序列间差异值在0%~0.8%之间;E.s型存在3个不同的基因序列,涉及到10个位点核苷酸异义码变异,占全部分析位点数的2.0%,基因序列间差异值在0%~0.8%之间。在得到的21个ND基因序列中,有14个基因序列在GenBank上未找到相同序列,是在青海省新发现的棘球绦虫ND基因序列。(4)用探照灯计数调查5次共发现野生狐狸5只、野兔3只,按此计算,青海省河卡地区约10Km2分布有野生狐狸1只左右;红外线自动感应照相机拍到野生狐狸1次、鹰1次、旱獭1次、高原鼠兔若干次。用犬粪便用金标试剂条检测,在野外调查地点的1.76hm2内,收集野生狐狸粪便6份,试剂条检测阴性,1.76hm2外,收集粪便14份,13份试剂条检测阴性、1份阳性。野生狐狸食性分析,夏季收集的17份野生狐狸粪便分析显示,夏季食物中哺乳类动物占19.5%、蝗亚目昆虫占58.0%、鞘翅目昆虫占11.7%、幼虫占0.05%、鸟类占4.7%、植物占6.1%。冬季收集的18份野生狐狸胃内容物食性分析显示,冬季食物中牛羊占36.3%、高原鼠兔占53.7%、鸟类占3.5%、植物占6.5%。(5)筛选出吡喹酮片剂为犬的棘球绦虫首选驱虫药物,用糌粑包裹投喂,藏犬采食率高,驱虫效果好。在青海省的河卡羊场和称多县进行为期2年的藏犬棘球绦虫防治,藏犬的感染率从防治前的25%和38.6%下降到了4.9%和6.8%,防治效果明显。
王俊安[6](2010)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杀伤细粒棘球蚴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又称包生绦虫。成虫寄生于犬科食肉动物,幼虫—棘球蚴(hydatid)寄生于人和多种食草类家畜及其它动物,引起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称棘球蚴病或包虫病(Echinococcosis or hydatidosis))。寄生于人体的肝、肺和脑等不同脏器,该病已被我国列为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该病呈全球性分布,我国是棘球蚴病发病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流行于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西藏、四川西北部等地区。高发区约占全国面积的44%,受威胁人口约5000万。1目前包虫病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介入性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是现在首选的方法,疗效确切,但机械性的损伤大且具有一定的风险,若操作不慎,可能发生病灶转移和囊液外漏;囊液所含的抗原性物质外漏将会使机体发生过敏;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过敏性休克。介入性治疗损伤小,病人恢复快,但不能完全杀灭棘球蚴中的生发细胞,故复发率高,同时穿刺过程也有囊液外漏的危险;病程早期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也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目前被公认的治疗包虫病有效药物是苯并咪唑类药物。由于棘球蚴的角皮层有屏障作用,药物难以完全渗入到棘球蚴内,棘球蚴内药物有效浓度低,故治疗效果差,治愈率低,且服药时间长,药物的副作用较大。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系统利用超声波穿透性、方向性、聚焦性好的特点,将体外发射高强度超声波聚焦于体内肿瘤部位,通过高强度超声波与肿瘤组织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热效应、空化效应、机械效应、等使靶区内温度瞬间上升到65℃~100℃,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病灶“切除”的目的。将HIFU治疗引入到棘球蚴领域尚属于探索性研究,我们的前期研究证明了HIFU辐照对离体的原头蚴有较好的杀伤效果,但HIFU仅损伤原头蚴是不能根除棘球蚴的,因为囊壁上生发细胞还可以再产生新的原头蚴和生发囊,况且在我们的前期实验中HIFU辐照时离体的原头蚴是置放于塑料试管中,与原头蚴所处的棘球蚴的环境条件有较大差异,有必要进一步探索HIFU直接辐照棘球蚴棘球蚴时的损伤情况,本研究拟从HIFU作用于棘球蚴后产生的温度升高效应,囊液中原头蚴的死亡情况,棘球蚴酶活性的改变,棘球蚴囊壁的病理改变多方面了解棘球蚴损伤的情况及机理。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必将为棘球蚴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方法,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材料与方法1、细粒棘球蚴的选取细粒棘球蚴来自于青海省某屠宰场自然感染的羊,宰杀羊后立即取出病肝,放在冰盒中,立即送试验场地;选取棘球蚴较少且每个棘球蚴容易单独分离的病肝,仔细用手触摸,选取囊壁较薄,较柔软,弹性较好的棘球蚴进行实验。2、细粒棘球蚴的分组:由于棘球蚴的大小存在差异,而棘球蚴的大小这一因素可能会影响HIFU照射后的损伤效应,故在分组时应尽量使各实验组的棘球蚴的大小均衡一致,我们的实验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进行分组。具体分组如下:首先根据棘球蚴的直径(球形棘球蚴根据直径,近似球形棘球蚴根据长轴,以下统称直径)分为不同的区组:然后从每一区组当中随机地抽取一定数量的棘球蚴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时棘球蚴放置在聚焦超声治疗系统专用的实验桶内,固定好之后,开始照射,高强度超声波由下向上,先通过一层聚乙烯薄膜,再聚焦于棘球蚴。3、聚焦棘球蚴囊内的直线扫描的方法高强度超声聚焦于球形棘球蚴囊内直线照射,按照连点成线,线组合成面,面组合成块的方法,对棘球蚴进行照射。照射声功率为200W,照射时间分别为2min,4min,6min,8min,10min不等。照射后立即取出棘球蚴,分别测囊液、囊壁、距离囊壁5mm部位肝组织的温度。抽取囊液充分摇匀后,涂片3张,通过台盼蓝染色计数原头蚴的死亡率。4、聚焦于棘球蚴囊壁的多层面环形扫描方法HIFU聚焦于棘球蚴的囊壁进行多层面的环形扫描,层面间距均为5mm,扫描的速率为3mm/s,聚焦超声照射的声功率分别采为100W、150W、200W、250W;对照组用普通诊断超声照射2分钟。HIFU照射后立即取出棘球蚴,抽取囊液充分摇匀后,涂片三张,台盼蓝染色计数原头蚴的死亡率;抽出部分囊液,离心后,检测囊液乳酸脱氢酶(ALD)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然后剪开棘球蚴,首先肉眼观察囊壁的大体改变;然后取3个不同部位的囊壁组织,用3%的戊二醛溶液固定,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再取3个不同部位的囊壁组织,用10%的甲醛固定,作病理切片通过光镜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1、HIFU聚焦于囊内直线扫描可以使原头蚴发生急性死亡,其死亡率约为40%-85%;同时使囊壁产生明显的温度升高效应,同时囊液和周围的肝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温度升高,但均明显低于囊壁的温度。2、HIFU聚焦于棘球蚴囊壁的多层面环形照射可以使囊液中的原头蚴发生急性死亡,囊液中的ALD和AKP活性明显升高。3、HIFU聚焦于棘球蚴囊壁多层面环形照射后,棘球蚴与肝组织发生不同程度分离,剪开内囊后,剪开处立即发生卷曲,剥离出的内囊颜色变白、变硬、透光度降低;病理切片显示HIFU辐照后棘球蚴的内囊壁上角皮层与生发层大部分发生分离,大部分生发囊脱落;电镜观察结果显示HIFU辐照后棘球蚴的角皮层纤维纹理明显改变,生发层细胞发生裂解性破坏。结论:1、HIFU聚焦于囊液直线扫描对原头蚴有杀伤作用,且能使棘球蚴的囊壁产生明显的升温效应。2、HIFU沿棘球蚴囊壁的多层面的环形照射可使棘球蚴囊壁发生变性,生发层细胞裂解,囊液中棘球蚴细胞代谢的关键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对棘球蚴的囊壁有明显的损伤作用。3、同等条件下,HIFU聚焦于棘球蚴囊壁多层面环形扫描对棘球蚴囊壁损伤作用优于聚焦于棘球蚴囊内直线扫描方法;而杀伤原头蚴和使囊液升温的效应不如后者;但较大的棘球蚴升温效应缓慢。
李振环[7](2009)在《骨细粒棘球蚴动物模型放射性治疗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子午沙鼠骨细粒棘球蚴动物模型放射性试验治疗的效果及合适的放射剂量。方法:随机选择140只健康雄性SD子午沙鼠,鼠龄2~3个月,体重(40±5) g,建立子午沙鼠骨细粒棘球蚴动物模型。将接种成功的子午沙鼠骨细粒棘球蚴动物模型共72只随机分成4组,其中3组用不同放射剂量(40 Gy/5次,50 Gy/5次,60 Gy/5次)进行治疗,每次间隔2天。放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大体变化并计算病灶处头节死亡率。结果:各组均有死亡病例,参与治疗的3组均有后爪肿胀病例,且中、高剂量组出现后腿脱毛及皮肤溃疡病例。各组存活沙鼠均未出现腹泻等放射性症状,一般行为均正常。各组头节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213,P<0.01)。结论:细粒棘球蚴头节死亡率在不同放射剂量上有明显的不同,且随着剂量的增大头节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
周成明[8](2009)在《阿苯达唑联合手术和单纯手术治疗肝细粒棘球蚴病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阿苯达唑联合手术和单纯手术治疗肝细粒棘球蚴病(HCE)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全面收集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仅3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其方法学质量评价均为“B”级。3个研究比较了阿苯达唑联合手术和单纯手术治疗HCE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 1.73, 95%CI (1.33, 2.25), P<0.0001],并且阿苯达唑术前用药3个月较术前用药1个月效果好[RR 1.38, 95%CI (1.17, 1.64), P=0.0002],但是两组在术后复发率方面的比较无明确差异[RR 0.14, 95%CI (0.01, 2.65), P=0.19]。结论:阿苯达唑联合手术治疗肝细粒棘球蚴病的有效率明显好于单纯手术治疗,并且术前用药3个月较术前用药1个月更有效,但两组的术后复发率无明确差异。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试验数和病例数较少,测量指标不全面,因此会影响到上述结论的强度。要确定阿苯达唑联合手术和单纯手术治疗肝细粒棘球蚴病的效果,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试验。
郑宏,曹兴华,徐志新,李亦梅,尹极峰,温浩[9](2002)在《纳洛酮对细粒棘球蚴所致过敏性休克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观察并评价纳洛酮对细粒棘球蚴所致过敏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干预效果。 方法 :实验绵羊分为对照组、干预组 ,每组 6只 ,均为细粒棘球蚴感染的绵羊 ,采用新鲜包虫囊液攻击发敏 ,建立过敏性休克模型 ,干预组立即给予静脉注射纳洛酮 0 .1m g/ kg,然后每分钟 2μg/ kg持续输注。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输注。采用Swan- Ganz漂浮导管技术分别于休克前后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 结果 :攻击发敏后 3 .5 m in,干预组和对照组MAP均迅速下降 ,而 MPAP、PCWP迅速升高 ,纳洛酮干预后 MAP迅速恢复 ,而对照组 MAP呈持续低水平状态 ,60 m in后才逐渐恢复。干预组 CO维持高水平状态 ,与对照组 C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 MPAP、PCWP各时点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肺组织学检查 :两组均有肺间质及肺泡腔水肿、渗出、出血 ,对照组肺毛细血管周围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 型细胞缺失、肺泡萎陷等均较干预组明显。结论 :纳洛酮能促进过敏性休克 MAP、CO升高 ,改善体外周血流动力学状态 ,增加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流灌注 ,并间接改善微循环 ,对 MPAP、PCWP没有明显降低作用 ,但可抑制肺泡透明膜的形成 ,防止肺泡萎陷 ,改善弥散性肺功能障碍
李得保[10](2010)在《肺包虫囊肿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肺包虫囊肿破裂的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上防治肺包虫囊肿破裂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9年10月行手术以及临床资料完整的肺包虫囊肿患者18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肺包虫囊肿破裂为因变量,对性别、年龄、族别、职业、咳嗽、首次诊断、并发呼吸系统疾病、并发其他脏器包虫、包虫囊肿感染、低蛋白血症、包虫位置、包虫大小、包虫数目及复发性包虫病等14个常见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职业、首次诊断、咳嗽、并发呼吸系统疾病、包虫囊肿感染、低蛋白血症及合并其他脏器包虫病与肺包虫囊肿破裂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并发呼吸系统疾病(OR=8.414)、包虫囊肿感染(OR=4.435)、咳嗽(OR=4.193)、职业(OR=2.659)、首次诊断(OR=2.612)是肺包虫囊肿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包虫囊肿破裂是由多因素导致的,并发呼吸系统疾病、包虫囊肿感染、咳嗽、职业及首次诊断是肺包虫囊肿破裂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除针对肺包虫囊肿破裂的危险因素,对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外,更重要的是应尽早手术治疗。
二、纳洛酮对细粒棘球蚴所致过敏性休克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洛酮对细粒棘球蚴所致过敏性休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肝囊型包虫病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介入治疗 |
1.1 经皮穿刺治疗 (PARI) |
1.1.1 PARI的操作步骤 |
1.1.2 禁忌症 |
1.1.3 优点及并发症 |
1.1.4 发展与应用 |
1.1.5 效果评估 |
1.2 射频消融 (RAF) |
1.3 门静脉栓塞 |
2 放射治疗 |
3 药物治疗 |
3.1 苯并咪唑类药物及其新剂型 |
3.2 非苯并咪唑类药物 |
4 中草药 |
5 监视策略 |
6 结语 |
(2)60例肺包虫病的麻醉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与牛、羊、马等动物有密切接触史。通常表现为胸痛、咳嗽、咯血、咳水样液或粉皮样物, 常伴明显消瘦。 |
1.3 影像学表现: |
1.4 手术方法: |
1.5 麻醉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中促血管生成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单核髓源抑制性细胞microRNA表达谱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细粒棘球蚴感染致小鼠血管生成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熊果酸对细粒棘球蚴的体内外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及申请专利 |
附件 |
(4)砂生槐种子生物碱抗包虫效应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包虫病研究进展 |
1.1.1 包虫病的病原学与流行情况 |
1.1.2 包虫病的发病机制 |
1.1.3 包虫病的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中药治疗包虫病进展 |
1.3 砂生槐种子的研究进展 |
1.3.1 砂生槐概述 |
1.3.2 砂生槐种子的药用价值 |
1.4 本课题立项依据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砂生槐种子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及杀虫活性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砂生槐种子乙醇提取部位中的各种成分 |
2.3.2 TLC鉴定砂生槐种子乙醇提取部位中的各种成分 |
2.3.3 砂生槐种子水提取物对秀丽隐杆线虫生存的影响 |
2.3.4 砂生槐种子乙醇提取物对秀丽隐杆线虫生存的影响 |
2.3.5 砂生槐种子乙醇提取部位中各成分对秀丽隐杆线虫生存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砂生槐种子水溶性生物碱的柱层析分离及杀虫活性筛选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的柱层析分离结果 |
3.3.2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a和E2-b的TLC鉴定结果 |
3.3.3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a和E2-b对秀丽隐杆线虫生存的影响 |
3.3.4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a与其主要单体成分对秀丽隐杆线虫活性影响的比较 |
3.3.5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a、E2-b、E2、苦参碱、槐果碱体外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作用 |
3.3.6 HPLC分析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a的化学成分 |
3.4 讨论 |
第四章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a的体内抗包虫作用及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a抗小鼠慢性细粒棘球蚴病效应及机制 |
4.3.2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a抗小鼠慢性泡球蚴病效应及机制 |
4.4 讨论 |
第五章 利用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研究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a的抗虫机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a对秀丽隐杆线虫行为的影响 |
5.3.2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a对秀丽隐杆线虫生殖的影响 |
5.3.3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a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影响 |
5.3.4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a对秀丽隐杆线虫体长的影响 |
5.3.5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a对秀丽隐杆线虫ROS水平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a对肝细胞及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3.1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a在体外对肝细胞生长的影响 |
6.3.2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E2-a对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 |
6.4 讨论 |
第七章 IL-28B对调节性T细胞的调节效应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7.2.2 实验方法 |
7.3 实验结果 |
7.3.1 rAd-mIL-28B和rAd-EGFP的病毒滴度测定结果 |
7.3.2 rAd-mIL-28B对小鼠脾细胞CD4+CD25+Foxp3+Treg比例的影响 |
7.3.3 rAd-mIL-28B对小鼠免疫反应的影响 |
7.4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青海省东南部棘球蚴病流行病学及棘球绦虫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青海省包虫病流行概况 |
2 棘球绦虫分类 |
2.1 细粒棘球绦虫的分类 |
2.2 多房棘球绦虫的分类 |
2.3 其它棘球绦虫分类 |
3 棘球绦虫分子生物学分类 |
3.1 形态学分类 |
3.2 分子生物学分类 |
3.2.1 基因型分析与棘球绦虫的分类 |
3.2.2 分子标记与棘球绦虫的分类 |
3.2.3 mtDNA 与棘球绦虫分类 |
3.2.4 rRNA 基因 |
4 棘球蚴病免疫学研究进展 |
4.1 棘球蚴的主要抗原 |
4.1.1 原头蚴 |
4.1.2 囊液或生发层 |
4.1.3 六钩蚴或虫卵 |
4.1.4 虫体及分泌抗原 |
4.2 棘球蚴感染导致的机体免疫反应 |
4.2.1 非特异性反应 |
4.2.2 特异性免疫反应 |
4.3 棘球蚴的免疫逃避 |
4.3.1 寄生虫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物理隔离 |
4.3.2 抗原性状的改变 |
5 棘球蚴病和棘球绦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5.1 棘球蚴病的诊断技术 |
5.1.1 免疫学诊断方法 |
5.1.2 影像学诊断 |
5.2 棘球绦虫的诊断技术 |
5.2.1 剖检和驱虫 |
5.2.2 粪便检查 |
6 棘球蚴病疫苗免疫研究进展 |
6.1 基因工程疫苗 |
6.2 核酸疫苗 |
6.3 多肽疫苗 |
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8 研究内容和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间宿主人、羊、牛和高原鼠兔感染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剂与药品 |
1.1.2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人群感染包虫病调查 |
1.2.2 羊只感染棘球蚴调查 |
1.2.3 耗牛感染棘球蚴调查 |
1.2.4 高原鼠兔感染棘球蚴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人群包虫病感染 |
2.1.1 血清学检查结果 |
2.1.2 B 超扫描结果 |
2.1.3 包虫病患者性别分析 |
2.2 羊群棘球蚴感染 |
2.3 牦牛棘球蚴感染 |
2.4 高原鼠兔棘球蚴感染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终末宿主藏犬和野生狐狸棘球绦虫感染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剂与药品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藏犬棘球绦虫感染调查结果 |
2.1.1 氢溴酸槟榔碱泻下法调查结果 |
2.1.2 犬粪便用金标试剂条法调查结果 |
2.1.3 氢溴酸槟榔碱泻下法与犬粪便用金标试剂条法比较调查结果 |
2.2 野生狐狸棘球绦虫感染调查结果 |
2.2.1 野生狐狸剖检调查结果 |
2.2.2 野生狐狸剖检与试剂条检测结果比较 |
3 讨论 |
3.1 藏犬棘球绦虫感染调查 |
3.2 野生狐狸棘球绦虫感染调查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青海省棘球绦虫 mtDNACO 和 ND 基因多态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棘球绦虫收集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棘球绦虫总 DNA 样品提取 |
1.2.2 引物设计和合成 |
1.2.3 目的片段 PCR 扩增 |
1.2.4 PCR 产物的纯化回收和目的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
1.2.5 COI 和 NDI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和进化树构建 |
1.2.6 分离株 COI 和 NDI 基因序列的 GenBank/BLAST 多重比对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青海省棘球绦虫收集地区分布 |
2.2 COI 和 NDI 基因 PCR 扩增产物 |
2.3 目的基因克隆的鉴定 |
2.4 棘球绦虫 COI 和 NDI 基因序列同源性与进化关系 |
2.4.1 分离株 COI 基因序列同源性与进化关系 |
2.4.2 分离株 NDI 基因序列同源性与进化关系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野生狐狸调查及食性分析 |
1 调查地点 |
2 调查方法 |
2.1 探照灯计数 |
2.1.1 仪器设备 |
2.1.2 调查方法 |
2.2 红外线自动感应相机调查 |
2.2.1 仪器设备 |
2.2.2 调查时间和方法 |
2.3 野生动物粪便收集 |
2.3.1 粪便收集地点的选择 |
2.3.2 粪便收集 |
2.4 食性研究 |
2.4.1 夏季收集的狐狸粪便食性分析 |
2.4.2 冬季收集的狐狸胃内容物分析 |
3 结果 |
3.1 探照灯计数结果 |
3.2 红外线自动感应照相机野生狐狸调查结果 |
3.3 粪便收集结果 |
3.4 食性研究 |
3.4.1 夏季收集的野生狐狸粪便食性分析 |
3.4.2 野生狐狸胃内容物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藏犬棘球绦虫药物防治研究 |
1 藏犬驱虫药物的筛选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时间和地区 |
1.1.2 试验药物 |
1.1.3 试验方法 |
1.1.4 效果考核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三种药物的牧犬采食情况 |
1.2.2 驱虫效果 |
2 藏犬药物防治 |
2.1 试验地点的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时间和地区 |
2.2.2 试验药物及试剂条 |
2.2.3 试验方法 |
2.2.4 效果考核 |
2.3 结果 |
2.3.1 河卡种羊场防治效果 |
2.3.2 称多县防治效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1 中间宿主人、羊、牛和高原鼠兔感染调查 |
2 终末宿主藏犬和野生狐狸感染调查 |
3 青海省棘球绦虫基因多态性研究 |
4 野生狐狸调查及食性分析 |
5 藏犬棘球绦虫药物防治研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杀伤细粒棘球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HIFU 作用于棘球蚴的温度升高效应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HIFU 辐照对棘球蚴酶活性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HIFU 辐照后细粒棘球蚴囊壁的病理变化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HIFU 两种辐照模式杀伤棘球蚴的比较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骨细粒棘球蚴动物模型放射性治疗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材料 |
2.1 试验动物 |
2.2 试验器材 |
3. 实验方法 |
3.1 动物模型的制备 |
3.2 分组及放疗方法 |
3.3 头节死亡率的计算 |
4.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阿苯达唑联合手术和单纯手术治疗肝细粒棘球蚴病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2. 方法 |
2.1 文献检索策略 |
2.2 检索文献的筛选 |
2.3 资料提取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7 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10)肺包虫囊肿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内容 |
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四、纳洛酮对细粒棘球蚴所致过敏性休克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肝囊型包虫病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 曾静,叶建蔚,张静,李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19)
- [2]60例肺包虫病的麻醉体会[J]. 赤列,冯微,陈琦. 健康之路, 2018(06)
- [3]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中促血管生成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D]. 尹建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01)
- [4]砂生槐种子生物碱抗包虫效应及机制研究[D]. 雒艳萍. 兰州大学, 2017(11)
- [5]青海省东南部棘球蚴病流行病学及棘球绦虫基因多态性研究[D]. 朵红. 甘肃农业大学, 2012(07)
- [6]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杀伤细粒棘球蚴的研究[D]. 王俊安. 重庆医科大学, 2010(04)
- [7]骨细粒棘球蚴动物模型放射性治疗的试验研究[D]. 李振环. 新疆医科大学, 2009(S2)
- [8]阿苯达唑联合手术和单纯手术治疗肝细粒棘球蚴病的系统评价[D]. 周成明. 新疆医科大学, 2009(S2)
- [9]纳洛酮对细粒棘球蚴所致过敏性休克的影响[J]. 郑宏,曹兴华,徐志新,李亦梅,尹极峰,温浩.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2(04)
- [10]肺包虫囊肿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D]. 李得保.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