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胃癌是最常见、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且治疗效果差,5年生存率不足30%。早期诊断是提高胃癌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寻找突变的基因既有助于了解肿瘤发生的机制,又有助于早期诊断,提高胃癌的治愈率。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Ⅰ型干扰素受体(typeⅠinterferon receptor,IFNAR)在许多肿瘤中的表达均发生了变化,包括一些血液系统肿瘤和消化系统肿瘤,但在胃癌中的研究不多。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FNAR1基因的表达差异,了解胃癌发生中这种基因突变的意义,并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可能的依据。方法:33例胃癌患者新鲜标本,分别取癌肿和癌旁组织0.5cm3,液氮速冻后置-80℃冰箱保存。设计5′端引物包含人IFNAR1基因的序列,通过实时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癌肿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IFNAR1基因的表达。此过程以同时设计的18s蛋白的RNA引物序列作为对照。结果:癌肿组织中IFNAR1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1.56±1.10 VS-12.55±1.41,P<0.001),其中26例(78.8%)患者癌肿组织中IFNAR1基因的表达升高。IFNAR1基因表达的变化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表达的IFNAR1可能存在功能上的缺陷,导致干扰素信号传导通路异常,干扰素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IFNAR1基因的高表达与肿瘤发生有关,是一项早期指标,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研究背景: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有87万例新发病例,死亡率为所有恶性肿瘤的第2位。和其他肿瘤一样,胃癌的发生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自身基因的突变和外界环境的污染等。因此,寻找突变的基因既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又有助于早期诊断,提高治愈率。从蛋白组学研究中得知,胃癌组织中许多蛋白的表达发生了变化,总的趋向是生理性蛋白表达降低,而异常蛋白,尤其是炎症性蛋白表达升高。目的:选取编码胃脂肪酶(lipase type F,LIPF)的基因作为实验指标,研究LIPF表达改变的原因,以期更好地了解胃癌发生的原因,并寻找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的生物指标。方法:33例胃癌患者新鲜标本,分别取癌肿和癌旁组织0.5cm3,液氮速冻后置-80℃冰箱保存。设计5′端引物包含人LIPF基因的序列,通过实时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癌肿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LIPF基因的表达。此过程以同时设计的18s蛋白的RNA引物序列作为对照。结果:癌肿组织中LIPF基因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8.43±4.86 VS-2.87±3.12,P<0.001),其中29例(87.9%)患者癌肿组织中LIPF基因的表达降低。LIPF基因的表达变化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LIPF基因表达的降低引起了LIPF分泌的减少,这种现象在胃癌早期甚至癌前期病变时就存在。测定胃液中或者胃病变粘膜处LIPF基因的表达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IFN-α在SL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6(01)
- [2].IFN-DC的研究进展[J]. 现代免疫学 2009(01)
- [3].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控TLR3信号通路的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4].猪JAK-1、JAK-2、STAT-1和STAT-2 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1(11)
- [5].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BALB/c鼠活化Toll样受体7介导的抗病毒作用研究[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2(06)
- [6].细胞死亡相关IFN刺激基因的表达因猪瘟病毒毒力强弱而有很大的不同[J]. 中国畜牧兽医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