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运用ISSR分子标记和nrDNA ITS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首次对分布于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四省区的藜科荒漠植物合头草、盐爪爪、珍珠猪毛菜七个居群416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同时结合不同居群生境的非生物因子,就遗传多样性、分子系统地理结构和扩散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揭示荒漠植物居群内和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子对荒漠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重建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合头草7个居群的139个个体,对100条ISSR引物筛选出了16条引物,产生了21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69条,每条引物产生8—17(平均13.3)条带,总的基因多态率(P)为79.22%,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1.524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189,Shannon信息指数(Ⅰ)为0.2800,总的基因多样度(Ht)为0.1730, 种群内基因多样度(HS)为0.1390,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963,平均遗传距离(D)为0.0470,居群内多态位点分别为39.62%(德令哈)—60.38%(乌海),平均基因多态率为52.34%。其ITS基因全序列长度690bp(ITS-1=266,5.8S=164,ITS-2=260bp),七个类群的39个个体中,除了5.8S区域相对保守,没有突变外,在ITS-1、ITS-2间隔区有8-16个碱基分别发生了序列替换。乌海居群的G+C百分含量最高,为59.3%,德令哈居群中有四个个体在ITS-1、ITS-2区内碱基突变率最高,为2.3%。两种标记方法分别构建的UPGMA聚类分析,将7个居群的139个个体分为四组。德令哈居群单独成为一支,民勤、中宁聚为一支,然后与内蒙乌海的种群聚为一组,最后分别与安西、金塔、兰州的个体聚为一类。形成了特殊的生态型,经过长期的进化,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显示了其基因多态性,揭示了该物种空间多样性和对环境的选择性。 2、珍珠猪毛菜七个居群的137个个体对100条ISSR引物,筛选了15条引物,产生了196条带,其中153条为多态性条带,总的基因多态率(P)为78.06%,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1.455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950,Shannon信息指数(Ⅰ)为0.2811,总的基因多样度(Ht)为0.1763,种群内基因多样度(Hs)为0.1251,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904,平均遗传距离(D)为0.0709。居群内多态率为39.80%(德令哈)—53.06%(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乌兰以西[J]. 鸭绿江(上半月版) 2017(05)
- [2].民勤荒漠植物非称量蒸渗仪试验系统研发与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32)
- [3].荒漠植物的神奇种子[J]. 思维与智慧 2017(20)
- [4].近十年气温和降水对荒漠植物梭梭、刺蓬物候期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2)
- [5].西鄂尔多斯4种荒漠植物光合作用特征与差异性[J]. 生态学报 2019(13)
- [6].农林植生[J]. 科学中国人 2016(22)
- [7].新疆建成中亚最大荒漠植物物种资源库[J]. 中亚信息 2010(11)
- [8].民勤10种典型荒漠植物冠层光谱与含水率的特征分析[J]. 草业科学 2018(03)
- [9].2种荒漠植物根系生物量分布与土壤水分、养分的关系[J]. 干旱区研究 2016(01)
- [10].书讯[J]. 林业科学研究 2013(01)
- [11].荒漠植物花棒耐盐性的傅立叶红外光谱法研究[J]. 中国沙漠 2008(05)
- [12].新疆67种荒漠植物叶碳氮磷计量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7)
- [13].干旱区荒漠植物体内潜在水源差异及利用策略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8)
- [14].准噶尔盆地荒漠植物的叶片水分吸收策略[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09)
- [15].艾比湖流域水盐变化对荒漠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6)
- [16].荒漠植物的摇篮——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J]. 生命世界 2013(10)
- [17].荒漠地区15种植物的元素含量[J]. 中国沙漠 2020(04)
- [18].新疆45种荒漠植物粗根碳、氮、磷计量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 2019(09)
- [19].荒漠植物构型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5)
- [20].荒漠植物凝结水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35)
- [21].荒漠植物叶片化学性状及其经济谱对水盐变化的响应[J]. 生态学杂志 2018(05)
- [22].影响阜康荒漠-绿洲过渡带荒漠植物数量特征的土壤驱动力分析[J]. 生态学报 2017(24)
- [23].5种典型荒漠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07)
- [24].西北荒漠植物考察随感[J]. 大自然 2016(01)
- [25].荒漠植物在城市景观塑造中的应用——以南新公园为例[J]. 现代园艺 2020(01)
- [26].长期模拟增雨对荒漠植物形态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10)
- [27].荒漠植物红砂响应高浓度NaCl的生理机制[J]. 草业科学 2012(01)
- [28].外源脱落酸对荒漠植物红砂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7)
- [29].2种典型荒漠植物细根序级结构及功能特征分析[J]. 草地学报 2017(05)
- [30].9种典型荒漠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分析[J]. 干旱区研究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