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系统论已成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并不是一个单一学科,而是指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中。本文从科技创新的主体切入,将科技创新主体界定为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实体,包括政府、企业和高校。运用系统基本性质和基本理论对创新主体进行全面的剖析。首先,对政府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扶持和干预两方面进行研究,政府对科技创新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在市场失灵条件下政府对其他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加以约束和控制。其次,研究高校主体在科技创新中的保障,高校具有知识创造、传播、转移和培养创新人才两个职能特征,在对其研究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两方面的内容,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有其内在的组织形式,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第三,由于企业创新以追求最大利润为根本目的,是科技创新主要活动形式,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地位也是显而易见的。企业组织结构系统的构建是对企业内部要素的本质性分析,更好的加强各要素间的紧密性。由于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因此,在分析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时,我们需要考虑企业组织结构系统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外界市场的环境条件,以保证企业创新高速有效的发展。文章最后是对各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与协同关系进行的研究和分析,构建出政府引导,其他创新主体参与合作的混合型产学研网络化运行模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以学生为本,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12)
- [2].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情况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A5)
- [3].偏远地区中职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分析和实施探索[J]. 职业 2019(35)
- [4].科技创新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现代交际 2020(03)
- [5].促进民办高校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对策研究[J]. 广东化工 2020(05)
- [6].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探析[J]. 中外企业家 2020(09)
- [7].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功利主义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30)
- [8].科技创新活动“四结合”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08)
- [9].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自主开放实验平台建设[J]. 教育现代化 2019(50)
- [10].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8(01)
- [11].让民营企业成为创新强省的策源地[J]. 湖北政协 2018(01)
- [12].指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策略与方法的探讨[J]. 教育现代化 2018(24)
- [13].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科技创新活动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8(18)
- [14].浅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与实施[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12)
- [15].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专业教学科研相结合[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05)
- [16].关于小学科学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7(02)
- [17].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市场参与机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8].学院在河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喜获佳绩[J]. 武警学院学报 2017(06)
- [19].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10)
- [20].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18)
- [21].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与思考[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7(04)
- [22].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思考[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6(01)
- [23].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J]. 人才资源开发 2016(14)
- [24].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构建[J]. 现代交际 2016(20)
- [25].食品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机制的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4(08)
- [26].机器人平台在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03)
- [27].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电子制作 2014(22)
- [28].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坚持“四个统一”[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4(06)
- [29].高校参与地方中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模式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05)
- [30].浅谈中职生的科技创新活动[J]. 亚太教育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