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特点研究

聋校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特点研究

论文摘要

良好的情绪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学会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重要条件。对于聋生来讲,运用情绪调节策略,合理地调控情绪能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开展对聋生情绪调节策略特点的研究,有助于学校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聋生掌握情绪调节的技巧,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本研究选取了聋校和普校七、八、九年级的117名学生作为被试,其中聋校学生55人,普校学生62人,采用意欲引发快乐、愤怒、恐惧、悲伤情绪的情绪小品文为研究工具,以情境法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分心——回避、认知重组、寻求支持、工具性应对、发泄,攻击六种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进行调查研究,主要探讨了聋校和普校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整体特征,以及在性别、年级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1.聋校初中生与普校初中生调节情绪时所采用的六种策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聋校男女学生使用情绪调节策略存在性别差异,普校初中男女学生使用情绪调节策略未见差异;3.各年级聋校和普校初中生的六种情绪调节策略之间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由此提出的教育建议是加强语言实践,提高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调整聋生的认知,引导聋生正视现实;教会聋生合理地调控情绪;重视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㈠ 理论意义
  • ㈡ 实践意义
  • 三、 概念的界定
  • ㈠ 听觉障碍
  • ㈡ 聋校
  • ㈢ 情绪调节
  • ㈣ 情绪调节策略
  • 四、 理论基础
  • ㈠ 认知应激作用理论
  • ㈡ 社会认知理论
  • ㈢ 行为主义理论
  • 五、 相关研究
  • ㈠ 情绪调节的研究
  • ㈡ 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
  • 六、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㈠ 以往研究的不足
  • ㈡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部分 研究过程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㈠ 情境法
  • ㈡ 访谈法
  • 三、 研究工具
  • ㈠ 情绪小品文
  • ㈡ 访谈提纲
  • 四、 研究过程
  • ㈠ 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
  • ㈡ 研究工具的编制
  • ㈢ 实施研究
  • ㈣ 数据统计
  • ㈤ 论文写作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一、 聋校初中生与普校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特点的定量研究
  • ㈠ 聋校初中生与普校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整体特征
  • ㈡ 聋校初中生与普校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性别特征
  • ㈢ 聋校初中生与普校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年级特征
  • 二、 聋校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特点的定性研究
  • ㈠ 调节正性情绪(快乐)所采用的策略
  • ㈡ 调节负性情绪(愤怒、恐惧、悲伤)所采用的策略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 聋校普校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整体特征
  • ㈠ 聋校和普校初中生调节情绪所用策略的比较分析
  • ㈡ 聋校和普校初中生调节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所用策略存在差异
  • ㈢ 聋校和普校初中生调节快乐、愤怒、恐惧、悲伤情绪所用策略存在差异
  • 二、 聋校和普校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存在性别差异
  • ㈠ 不同性别聋校普校初中生调节情绪所用策略的比较分析
  • ㈡ 不同性别聋校普校初中生调节快乐、愤怒、恐惧、悲伤情绪所用策略存在差异
  • 三、 聋校普校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存在年级差异
  • ㈠ 不同年级聋校普校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比较分析
  • ㈡ 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在聋校普校初中生中的使用存在年级差异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建议
  • 一、 结论
  • 二、 建议
  • ㈠ 加强语言实践,提高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㈡ 调整聋生的认知,引导聋生正视现实
  • ㈢ 教会聋生合理地调控情绪
  • ㈣ 重视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2~3岁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研究[J]. 幼儿教育 2020(Z6)
    • [2].中职生情绪调节策略与学业适应的关系[J]. 现代交际 2020(06)
    • [3].3~5岁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类型倾向与执行功能的关系[J]. 学前教育研究 2020(07)
    • [4].家庭嘈杂度对4~6岁留守和流动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J]. 学前教育研究 2020(10)
    • [5].高职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6].焦虑、抑郁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关系的元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5)
    • [7].情绪调节策略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压力困扰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J]. 心理研究 2016(06)
    • [8].高中生自我和谐情绪调节策略和同伴交往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 2016(11)
    • [9].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广州市某区幼儿园为例[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7(01)
    • [10].依恋类型与学步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一项追踪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4)
    • [11].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对人际困扰与手机成瘾作用的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7(18)
    • [12].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J]. 中国健康教育 2016(03)
    • [13].情绪调节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应性[J]. 心理研究 2016(04)
    • [14].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自伤行为:体验回避的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10)
    • [15].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对自卑感影响的比较[J]. 卫生研究 2016(05)
    • [16].人际自立特质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作用的纵向研究[J]. 心理科学 2015(01)
    • [17].智障儿童与普通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比较研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07)
    • [18].临考前的心理调节策略[J]. 考试与招生 2020(Z1)
    • [19].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24)
    • [20].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类型、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3(25)
    • [21].例谈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消极情绪的调节策略[J]. 考试周刊 2016(A4)
    • [22].老年人情绪调节策略[J]. 中老年保健 2017(01)
    • [23].亲子关系与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研究[J]. 幼儿教育 2017(Z6)
    • [24].职业高中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的关系[J]. 青年与社会 2014(01)
    • [25].小学生不良情绪的调节策略[J]. 吉林教育 2012(Z1)
    • [26].老年抑郁患者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23)
    • [27].隔代抚养幼儿祖孙依恋和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J]. 现代交际 2017(18)
    • [28].高中生日常情绪体验及调节策略研究[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29].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对认知灵活性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03)
    • [30].父母的个体特质元情绪与5~6岁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研究[J]. 学前教育 2018(10)

    标签:;  ;  ;  ;  

    聋校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特点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