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林纾“误译”的根源(论文文献综述)
耿强[1](2022)在《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特征的重释——对《翻译论集》的历史症候阅读》文中认为本文对罗新璋先生主编的《翻译论集》(1984)所收5篇代表性文本(1949-1966)进行历史症候阅读,重释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的特征。历史症候阅读法是一种深层语境化阅读法,旨在通过历史文本具有的症候,探寻它们之间隐秘的互文关系,考察文本背后历史主体的"以言行事",以此揭示历史文本在特定语境下的声音。研究发现,《翻译论集》坚持"中国翻译理论差异说"的问题式,这限制了其提出的问题和寻找的答案。本文提出"实践—观念互动论"的问题式,认为《翻译论集》藏有另外一种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的声音。本文对重新认识中国翻译理论的特征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树杰[2](2021)在《林纾翻译话语系统的特色》文中指出林纾翻译话语系统是指林纾及其合作者译介的所有翻译作品及他们为翻译作品所写的序、例言及跋等文章。采用语言文化综合法,着重探讨林纾翻译话语系统的三大特色,即继承中又有创新的文体特色、颇有争议的文化误读、融通中西的文化处理方式,从中全面了解林纾的语言观、翻译观、文化观以及这些观点的成因,从而有助于深入了解林纾翻译话语体系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以及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中所起的作用。
陈晓月[3](2021)在《晚清民初文学翻译的高峰——百年林译小说研究评述》文中研究表明林译小说在我国近代文学史、翻译史与文化史上均占有重要的位置。从1899年林译小说首次刊登至今,一百二十年来林译小说研究不断深入,大致可分为初期、发展期和高峰期三个阶段。梳理林译小说研究的历史、分析林译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与翻译史中的价值,或将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林译小说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把握研究的发展态势和方向。
王双腾[4](2020)在《林译《鲁滨孙飘流记》的道德化阐释——兼论晚清海洋小说发展困局》文中研究指明林纾《鲁滨孙飘流记》是Robinson Crusoe最早的中文全译本。林纾通过否定"中人之中,庸人之庸"的处世方式,对鲁滨孙的冒险天性进行反方向解读,同时依照程朱理学的"心性论"思想将鲁滨孙的荒岛求生解读为个人的"修心"行为。林纾在翻译过程中寄寓自身对于"仁"的追慕及其对于晚清社会的愤懑,并据此对原作进行改编,由此导致早期引入的西方海洋小说陷入道德化的误读与误译。受困于近代中国淡薄的海洋意识与匮乏的海洋实践,中国海洋小说的近代化转型最终圉于表面而未能触及现代海洋小说的精神内核。
朱天一[5](2019)在《《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周报》(1921-1929)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文艺刊物之一,也是文学研究会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机关刊物,对其进行把握有利于我们在近百年后重返历史现场,对文学研究会成员在特定时期,心理状态、价值追求,和对社会文化总体体认情况进行了解,这一研究也可以作为对既成的、僵化的文学史叙述的有机补充。《文学周报》中广泛、高频率出现着的“黑暗书写”(作为概念、氛围、重要意象,社会状态判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也可以作为我们回溯历史的一扇窗口。(黑暗这一在特定时期的稳定概念)既包含社会层面,对整个社会的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之物,影响之深、作用之广的总体描摹和负面判断;同时也是基于现代性想象,历史断代上,对某一社会阶段混乱、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现象持存延宕的负面判断;更是落实到具体人类生命质量、精神状态逐渐低下,并走向消灭的判断;还是文艺与审美范畴内,与作为正面性的“光明与解放”相对立的,伦理向度的价值范畴。而涉及以上几个层次之“黑暗”的文学创作与评论文章均可纳入“黑暗书写”的讨论范畴。序章,对“黑暗”这一中文词语,及其意义内涵在历史脉络内进行简单梳理,通过枚举古代典籍和近代报刊传媒中的相关用法,厘清其意义承载,对“黑暗”这一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积淀进行揭示。这也是确定研究对象的过程,而后将《文学周报》中涉及黑暗书写的文本大体分为文学创作类文本和观点论说类文本。论文第一、二章主要讨论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书写;第三、四章则分析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第五章在综合前文讨论基础上做反思性总结。第一章,呈现具体的黑暗书写内容。突出文学性,由构成创作类文本黑暗情境的文学因素入手,展开探究。由局部到整体,对传达黑暗心理体验的集群意象、空间、时间、人事、场景构设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抒情和叙事两类创作类文本内在黑暗情境的指谓进行分析,揭示作者群体预设的“憎厌、刺激、悲悯”这三大文学主题,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暴力、杀戮、等罪恶的批判与喝止;对于社会变革,走向光明的期待,对于恶浊现实世界的整体憎厌。第二章,进一步通过对创作类文本中黑暗书写频繁出现的情境构设和雷同叙事功能单位的归并,归纳总结创作类文本黑暗书写的结构模式,呈现“受害者、同情者、加害者、反抗者”等多个行动圈的组合关系。黑暗由此成为了一种被表象的世界图像,作者群体同时也借“同情者”视角的乏力感,表达面对这种黑暗世界图像的深深悲观。模式化黑暗书写反映出现代人“占有欲”驱使下“血的横肆”、“泪的匮乏”所造成的现实困境,作者群体落实到个人的“万方多难”的黑暗经验对应着文本中黑暗形象的生成。而在“观念”与“事实”的张力中,作者群体生成了“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两歧并置的心理结构。而“众生”与“我”最终打破了二元界限,在“人之复性”的普世伦理诉求中走向调和。第三章,论说类文本又可以分为“就着立论”(文学作品评论)、“造论析理”(随感而生的论说文和社会评论)两种。剥离了文学的形象性,论说类文本直面军阀战乱、兵匪纷扰、出版界乱象、生活中的烦闷等等构成黑暗心理体验、黑暗社会判断的现实问题,可与创作类文本的形象化呈现做“镜内镜外”的两相印证。同时揭示作者群体对黑暗深广程度判断本身的内在矛盾性,分析“丧乱之世”这种理想阶段性想象的复杂生成原因。而透过对其他作品不同程度的推介赞赏或针砭批判。在对以“德性为美之表征”的“最高精神”追求中,将黑暗与光明等概念均纳入审美体系之中。第四章,跳出文学周报的狭窄范围,在社会文化生产、传播、接受、反应等层次探讨其指涉黑暗的论说文本。透过同名异质的黑暗书写,我们看到,在社会、传媒广角中《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与《礼拜六》作者群体、《学衡》作者群体和创造社的交锋、错位,互相误读中,暴露了彼等伦理层面,“有限道德追求”和“无限道德追求”、“自我技术与权力技术”,以及文学谱系中“常与变”、“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对垒。并揭示《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本身也存在某种遮蔽性、包含着由“现代性想象”建构起来的盲目自信。第五章,综合前四章对两大类文体的讨论。在特定历史场域内,作者群体的创作类文本廓清了黑暗的“外延”(怎样),而论说类文本则直接确定了黑暗的“内涵”(何为)。而两大类黑暗书写中始终存在着集中不变因素:“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受者—观者;作者—读者;)“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双向互动、写作主体“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这些不变因素反映着黑暗书写内在的总体价值、文化取向,《文学周报》作者群体黑暗书写的形成,既源于五四落潮后集体性的消沉心理(近因),更深层次上又与佛教的“无明”(远因)、基督教的“原罪”,以及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参照西方历史进程对“文明”与“文化”(外因)的取舍关联密切。复杂的文化背景、社会诉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黑暗书写本身的不稳定性,其中存在着多组两歧性的对立,在“路径”、“内涵”、“外延”、“目的”等多个方面的内在断裂、岔开,瓦解着同一性的营垒叙述。《文学周报》作者群体既充当着引领方向的“执光者”,同时又怀着仅见“微光”的焦虑,本身也是在黑暗中探索社会、人生道路的“寻光者”。
孙艺风[6](2019)在《翻译研究与世界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文学在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中受到持续的关注。世界文学的实现取决于国际传播,翻译因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人们对翻译是否能真正助力国际传播产生了严重怀疑,突显出文学不可译性这个长期固有的问题,因而不可译性也被视为实现世界文学的最大障碍。如果跨文化交际的作用不充分或不尽人意,那么本土文学的跨国流通势必受阻,难以成为世界文学。通过不同语境维度的异质性,跨文化解读和文化调解的各种表现形式得以凸显,这方面更需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翻译发生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进而又支配并决定译作的形态和效果。为了促使文学作品跨越国界的流通,本文将对于翻译的质量,即翻译的可接受性,结合世界文学一并进行重新审视。
王树杰,殷会群[7](2018)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林译小说中的误译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译小说虽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删减、增补、或改写等形式的误译现象,使其自问世以来受到不少非议和指责。在全球化语境下,生态翻译学为林译小说中的误译现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基于此,将林译小说中的误译现象置身于当时整个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研究,解析林纾及其口述合作者如何发挥主导作用,选择性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完成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钟再强[8](2017)在《合作翻译视阈中的赛译《水浒传》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更好地向西方读者推介和传播中国文化,赛珍珠选择了与龙墨芗合作来翻译《水浒传》;而龙墨芗为使《水浒传》走向世界,欣然助译。长期以来,评论界一直没有从合作翻译的视阈来审视赛译《水浒传》,使得译作中的很多现象,尤其是涉及译作中的一些误译问题,一直无法得到科学的解释。文章拟从合作翻译的视阈出发,通过剖析赛珍珠和龙墨芗合作翻译中的各自分工、翻译过程及利弊得失,旨在对赛珍珠与龙墨芗合作翻译《水浒传》的实情进行解读。
龙颖[9](2016)在《比较文学变异学视野下的林译哈葛德小说》文中研究指明林译哈葛德小说是林译小说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对部分"五四"作家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前期的译作许多成为了封建文化道德的解构者。本文试从比较文学变异学语言变异的视角出发,以林译哈葛德小说《迦茵小传》等作品为例,探视其翻译文本中的创造性叛逆。分析林译哈葛德小说文学翻译的变异现象,探究其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原因。
王树杰[10](2015)在《林译小说中文化误译的根源探析》文中指出一、引言林纾是我国文学翻译史上大量译介西方小说的第一人,同时也是晚清时期颇具争议的一位翻译家。他不懂任何一门外语,却通过他人口译、自己用文言文笔述这种奇特的方式翻译了11个国家107名作家的246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小说。他翻译的小说被后人统称为"林译小说"。林译小说在当时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一直以来,由于其译本中存在着大量的删节、增补或者
二、论林纾“误译”的根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林纾“误译”的根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特征的重释——对《翻译论集》的历史症候阅读(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阅读的方法 |
3.历史症候与问题式 |
3.1 文本的裂缝 |
3.2 问题式与问题 |
3.3 词语的沉默 |
4.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的重释 |
5.结语 |
(2)林纾翻译话语系统的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林纾翻译话语系统的内涵 |
二、继承中又有创新的文体特色 |
(一)用“古文”翻译西方文学作品 |
(二)变通“古文”形式,吸收其积极因素 |
三、颇有争议的文化误读 |
(一)对书名的误读 |
(二)对思想内容的误读 |
四、融通中西的文化处理方式 |
(一)继承和维护中国传统文化 |
(二)引进和吸收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
五、结束语 |
(3)晚清民初文学翻译的高峰——百年林译小说研究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林译小说研究史略 |
二、旧瓶新酒——现代文学的启蒙 |
三、林译小说“讹误”原因及阐释价值 |
四、文化研究视角下的林译小说 |
(4)林译《鲁滨孙飘流记》的道德化阐释——兼论晚清海洋小说发展困局(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人之中,庸人之庸”:鲁滨孙形象的反向解读 |
二、“制寂与御穷之道”:荒岛求生的过度阐释 |
三、“仁”:林纾的情感慰藉与文本误译 |
四、从林译《鲁滨孙飘流记》看晚清海洋小说的发展困局 |
(5)《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第一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呈现与意旨 |
第一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元素 |
一、与黑暗密切关联的意象 |
意象(一)——“影” |
意象(二)——“尸骸”与“坟墓” |
意象(三)——猛禽凶兽(选灰色马等数种) |
意象(四)——黑斑、黑洞 |
二、与黑暗密切关联的场景与氛围构设 |
1. 时间与黑暗 |
2. 空间与黑暗 |
三、黑暗与人事 |
第二节 创作类文本中黑暗情境的指谓 |
一、抒情性文本中黑暗情境的象征、隐喻 |
1. 当抒情主体旁观黑暗情境 |
2. 当抒情主体置身黑暗情境之中 |
二、叙事性文本中黑暗情境对应的直观现实所指 |
第三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的文学主题 |
一、憎厌:由“痛苦”出发针对黑暗现实的决绝姿态 |
二、刺激:唤起反抗黑暗“情绪”的话语方式 |
三、悲悯:对黑暗中人的同情与拯救 |
第二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结构与生成过程 |
第一节 黑暗情境构设中的模式化书写现象 |
一、质料模式:角色与事件的几种符号功能 |
二、形式模式:视角、主体介入与事件链条的表意功能 |
三、无边的“盲”与“占有欲”:模式化黑暗书写的潜在逻辑 |
第二节 由黑暗书写模式看《文学周报》作者群的社会状态认知 |
一、万方多难欲何之?:个体黑暗体验与黑暗形象的生成 |
1. 来自现实的黑暗体验 |
2. 黑暗体验转化为文本中的黑暗形象 |
二、模式化黑暗书写的内在悖论及其调和 |
1. 悖论:“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 |
2. 调和:亟待解救的“人生”与“人性” |
第三章 《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中黑暗批判的内涵与黑暗抵抗的对象 |
第一节 社会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
一、镜子外面的世界:黑暗影响的深广程度及其持存 |
二、被直接指明的社会中的批判对象 |
1. 社会写真:军阀、兵匪问题与1920年代的战争 |
2. 报刊内外:文学周边与出版环节中的黑暗因素 |
3. 人生之谜:构成烦闷的“诸相” |
第二节 文学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
一、针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中涉及的黑暗问题 |
1. 导读者的折射:黑暗的反映之反映 |
2. 黑暗的文坛:浊世不可语庄语 |
二、非作品评论:作为审美范畴的光明与黑暗 |
第四章 社会广角内看《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 |
第一节 有限与无限追求的双重选择:对黑暗的呈现方式与应对态度之歧 |
第二节 自我技术与启蒙的悖论:黑暗时代的人们是否也黑暗? |
第三节 常与变的对垒:当《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也成为“黑暗势力” |
第四节 黑暗书写的凭依及其不稳定性 |
一、“同谓之玄”:二元对立思维下的局限性 |
二、执光在手?由现代性建立起来的话语自信 |
第五章 反思《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 |
第一节 两种文体的内在关联——捕捉黑暗的显隐结构 |
一、辩证综合:黑暗的还原与演绎 |
二、两大文类中的不变因素 |
1. 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 |
2. “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互动 |
3. 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 |
第二节 寻光者?执光者?:期刊形象的建构 |
一、办刊理念:从提灯人形象说起 |
二、两种身份的统一:从“事件的启蒙”到“运动的启蒙” |
第三节 促成黑暗书写的复杂文化源流 |
一、近因:“后新文化-五四”时代的焦虑 |
二、远因:从“无明”始 |
三、外因:文明想象与基督教 |
第四节 (总结)“黑暗书写”的内在两歧性与群体心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梗概汇总表(按文体) |
其一:《文学周报》诗歌(及抒情性散文)文本一览 |
其二:《文学周报》小说(及叙事性散文)文本一览 |
其三:《文学周报》戏剧文本一览 |
人名索引 |
术语及重要概念索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翻译研究与世界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翻译与传播 |
二、世界文学与不可译性 |
三、误译与失败翻译 |
四、本真性和可靠性 |
五、翻译所涉的文学价值 |
六、结语 |
(7)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林译小说中的误译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生态翻译学理论简介 |
二、造成林译小说中误译现象的翻译生态环境 |
1. 林译小说中的无意误译 |
2. 林译小说中的有意误译 |
三、生态翻译视域下的林译小说中的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
1.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
2.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
3.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
结束语 |
(8)合作翻译视阈中的赛译《水浒传》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龙墨芗其人及其在合作翻译中的主要工作 |
二、赛译独特的合作翻译过程 |
三、赛译合作翻译之优势 |
四、赛译合作翻译之失误 |
(一) 中文方言造成的影响 |
(二) 同音异义字 (词) 造成的影响 |
(三) 断句不恰当造成的影响 |
(四) 理解有误造成的影响 |
(五) 配合失误 (读错、表达有误、漏译、笔误等) 造成的影响 |
(六) 校对模式产生的影响 |
五、赛译合作模式对相关研究的启示 |
(9)比较文学变异学视野下的林译哈葛德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林纾的创造性翻译 |
1.“归化”翻译 |
2.“异化”翻译 |
二、叛逆性的翻译 |
1. 小说中的误译 |
2. 小说中的漏译 |
3. 小说中的增译 |
(10)林译小说中文化误译的根源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文化误译的概念 |
三、林译小说中文化误译的根源 |
( 一) 政治意识形态引起的文化误译 |
( 二) 文学审美引起的文化误译 |
( 三) 价值观引起的文化误译 |
四、结 语 |
四、论林纾“误译”的根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特征的重释——对《翻译论集》的历史症候阅读[J]. 耿强.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2(01)
- [2]林纾翻译话语系统的特色[J]. 王树杰.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1(12)
- [3]晚清民初文学翻译的高峰——百年林译小说研究评述[J]. 陈晓月.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4]林译《鲁滨孙飘流记》的道德化阐释——兼论晚清海洋小说发展困局[J]. 王双腾.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5]《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D]. 朱天一. 广西大学, 2019(01)
- [6]翻译研究与世界文学[J]. 孙艺风. 中国翻译, 2019(01)
- [7]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林译小说中的误译现象研究[J]. 王树杰,殷会群.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04)
- [8]合作翻译视阈中的赛译《水浒传》评价[J]. 钟再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9]比较文学变异学视野下的林译哈葛德小说[J]. 龙颖. 青年文学家, 2016(30)
- [10]林译小说中文化误译的根源探析[J]. 王树杰.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