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春市园林绿化的格局及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李馨妍[1](2021)在《长春市主要公共绿地地被植物种类组成与多样性分析》文中认为本次调查以长春市5处街路绿地、4处广场绿地和4处公园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共设置57样地处228个样方。对其地被植物的组成、多样性及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长春市乡土地被植物利用和生态型园林植物景观建设提供依据。1、对长春市主要公共绿地地被植物物种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有地被植物28科46属52种。菊科(Cmpositae)、百合科(Liliaceae)、堇菜科(Violaceae)为长春市公共绿地地被植物优势科,重要值分别为25.60%、12.04%和10.01%;玉簪属(Hosta)、堇菜属(Viola)为长春市公共绿地地被植物优势属,其重要值分别为12.04%和10.02%,藜属(Chenopodium)、蒲公英属(Taraxacum)、鸢尾属(Iris)、繁缕属(Stellaria)、狗尾草属(Setaria)为次优属;种的重要值排序靠前的依次为:紫萼玉簪(Hosta plantaginea)、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藜(Chenopodium album)、繁缕(Stellaria media)、马蔺(Iris lacte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紫萼玉簪为绝对优势种,重要值达到12.04%,在公园、广场、街路均有广泛分布。蒲公英相对频度最高,为10.62%,紫花地丁次之,为9.55%,证明以上几种自生乡土地被植物有较强的生命力,较适宜长春市公共绿地环境生存。欧洲千里光(Senecio vulgaris)、鬼针草(Bidens pilosa)、牛蒡(Arctium lappa)、葎草(Humulus scanden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重要值较低,均低于0.2%,仅在个别绿地内偶尔出现,需加大保护利用。2、调查的公共绿地内乡土地被植物共21科31属36种,占地被植物物种总数69.23%;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地被植物共6科11属12种,占地被植物物种总数23.08%;来自国外的地被植物共3科4属4种,占地被植物物种总数7.69%。虽然结果上乡土地被种类较多,但优势度较低,外来地被植物分布较广,优势度较高。3、调查的公共绿地内地被植物生活型组成,草本地被植物中包括了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23种,占地被植物物种总数44.23%;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地被植物7种、一年生草本地被植物18种,除此之外,还有灌木2种、藤本植物2种。对长春市公共绿地内地被植物多样性研究得出,街路绿地中自生乡土地被植物较广场绿地和公园绿地相对重要值较低,特别是管理精细街路。主要干路多使用马蔺、紫萼玉簪、金山绣线菊作为城市绿化地被植物,种植面积较大,缺乏对自生乡土地被植物的利用。街路绿地中,西民主大街地被植物丰富度、均匀度指数最低,生态系统极不稳定;广场绿地中,人民广场、新民广场主要为交通广场作用,不承接市民游览功能,人为影响较小,植物生态系统较另两处广场绿地较稳定;公园绿地中,林园作为以原生态为主题的公园绿地,地被植物丰富度高,生态群落较稳定。4、根据植物生存群落结构,结合地被植物习性研究分析可以看出,针叶树群落下牛膝菊、紫萼玉簪、紫花地丁、朝天委陵菜、酸模可配置;针阔叶树混交群落下抱茎苦荬菜、繁缕、蒲公英、紫萼玉簪、紫花地丁、堇菜、连钱草可配置;阔叶树群落下抱茎苦荬菜、车前、狗尾草、假还阳参、马齿苋、欧洲千里光、蒲公英、日本打碗花、窄叶荨麻、紫萼玉簪、紫花地丁、委陵菜可配置。以上植株大面积种植,均能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适宜推广。
马晓芊[2](2021)在《长春市近代城市绿地系统保护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绿地环境系统是通过一个城市中各种各样类型、属性、大小的绿地构成的,由多种类、多类型的绿地协同作用而形成的综合系统即为城市绿地系统。长春地处吉林省和东北经济区的核心区位,它的主要职能已经由农业型城市升级为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整个过程经历了二百余年,共分为四个阶段。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从“园林城市”到“绿色宜居森林城”,长春用其自身的发展史与变换过程展示了长春市绿地系统不断自我提升与发展的历程。日据时期的城市规划以绿地开放空间为框架,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布局理念和实施形成了长春市现有的城市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春市开始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在充分尊重历史文脉的基础上,从长春市经历的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演变与趋势。本文以长春市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变化与发展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通过比较长春市绿地系统在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发展变化,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实地调研法,从研究深度和空间广度上拓展绿地系统规划理论,总结长春市绿地系统的发展脉络以及规划策略。
边雨[3](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指出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孙方俊[4](2021)在《灰喜鹊对长春市区不同生境的选择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其原有的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城市野生灰喜鹊是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灰喜鹊对城市各类型生境的选择利用和在不同城市生境中的分布模式,可以更好的在城市化过程中保护和提升灰喜鹊物种多样性水平。本文通过调查长春市,市区及郊区中灰喜鹊对不同生境的选择和利用,并进行相关研究,分析灰喜鹊分布情况与生境之间的关系,寻找其影响因子,最终探讨城市化建设对灰喜鹊分布的影响。结果有助于降低日后长春市绿化和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对灰喜鹊的影响,为绿地规划过程进行灰喜鹊招引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期在景观效益提升的同时更好的保证生态平衡,并促进自然和谐发展。作者于2020年10月-2021年1月期间,通过长春市城市地图,于长春市四环以内,随机规划选择200个样点并开始调查,调查时间覆盖整个越冬季。其中,每个样点均观察三次,调查时采用样点法进行观察研究。根据各个样点所在位置将其划分为5种不同大尺度生境:城市公共绿地生境、城市居住区绿地生境、街道区生境、城郊居住区生境,耕地、荒地生境。其中,又细分为7种小尺度生境:阔叶林生境、针叶林生境、阔叶-针叶混交林生境、灌丛生境、阔叶林建筑生境、阔叶-针叶混交林建筑生境、建筑生境。同时借助91卫图助手软件和spss2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样点定位和后期数据分析处理。研究结果如下:作者调查记录7类生境因素,分别是不同小型生境中的乔木、灌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不同乔木、灌木种类及覆盖率,不同生境类型,不同人为干扰情况,建筑物种类及占地面积,灰喜鹊在树木不同滞留层间停留位置。其中,在不同小型生境中灰喜鹊数量与乔木、灌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的成对比较不显着,灰喜鹊数量均为:乔木类生境>灌木类生境>建筑类生境,乔木、灌木物种多的>乔木、灌木物种少的。灰喜鹊数量与不同乔木、灌木种类及覆盖率成对比较结果均差异显着,灰喜鹊数量表现为:乔木、灌木种类高级>乔木、灌木种类中级>乔木、灌木种类低级,乔木、灌木覆盖率40%-50%>乔木、灌木覆盖率30%-40%>乔木、灌木覆盖率20%-30%>乔木、灌木覆盖率10%-20%>乔木、灌木覆盖率0-10%。灰喜鹊数量与不同小型生境类型成对比较差异显着,灰喜鹊数量为:针叶林生境>混交林生境>阔叶林生境>混交林-建筑生境>灌丛生境>阔叶林-建筑生境>建筑生境。灰喜鹊数量与不同人为干扰情况的成对比较结果差异显着,灰喜鹊数量表现为:小干扰程度>中干扰程度>大干扰程度。灰喜鹊数量与建筑物种类及占地面积成对比较结果均差异显着,灰喜鹊数量表现为:小型建筑>道路>中型建筑>大型建筑,建筑物占地面积0-10%>建筑物占地面积10%-20%>建筑物占地面积20%-30%>建筑物占地面积30%-40%>建筑物占地面积40%-50%。灰喜鹊数量与在树木不同滞留层间停留位置成对比较结果差异显着,灰喜鹊总体数量表现为:树上地被均有停留>树上停留>地被停留。最终,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综合分析发现,灰喜鹊在样点内的数量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方媛[5](2021)在《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写入2021年工作重点,碳达峰、碳中和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美丽中国的建设有赖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城市绿色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韧性,稳定城市生态底色。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国家级新区成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城市扩张的主要方式,城市绿色空间不断被侵占并逐渐转变为稀缺的资源,与城市及新区的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探究城市绿色空间与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区别,分析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与整体模式的关系,提炼影响城市绿色空间的影响因素,构建适用于国家级新区的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是使城市绿色空间应对城市问题冲击并发挥最大生态效益的关键。引导与维持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良性发展,将有助于城市绿色空间生态效益在城市建成环境中得到整体的提升。本文以具备一定建设规模的18个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新区真实建设环境的城市绿色空间用地构成类型划分与识别方法。通过对本文研究的城市绿色空间概念进行界定,将城市绿色空间划分为林地、草地、耕地和水体四种主要类型。研究选取18个国家级新区2017年、2018年间的遥感影像,利用ENVI软件、Arc GIS平台对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进行识别测度。结合国家级新区自然条件、建设时序、现状绿色空间构成类型的相应指标及现状绿色空间结构,提出现状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存在总量不足且构成类型分布不均、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中生态廊道存在破碎化、绿色斑块孤立分散且未形成网络化结构等现存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的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进行归纳总结,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进行划分与比较,归纳出具有典型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的环城绿带圈层式、绿色廊道网络式、楔形绿地镶嵌式和城市绿心模式四类基本模式原型。并通过遥感技术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的技术路径,对所选取的18个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进行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的提取,以便于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布局结构模式。最后,针对国家级新区现状城市绿色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核心区、斑块破碎度及连通性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空间形态、经提取的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中7类景观类型的定量分析结果相结合,结合所归纳的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原型,提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三类主要模式,即集中绿心组合式结构模式、廊道网络放射式布局结构模式和生态基底复合式布局结构模式,并通过新区的具体总体规划方案与所构建的模式进行验证。本文基于遥感图像数据、MSPA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从定性评估与定量识别两种角度对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格局进行测度识别,并将MSPA分析结果与运用于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优化模型。通过基于遥感数据的形态学空间格局方法的定量分析与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构建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对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为基础搭建思路来尝试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对国家级新区绿色、集约的城市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崔玉龙[6](2021)在《基于节约型园林理念的综合公园改造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合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代表,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综合公园游园人数增多、游人对综合公园的需求多元化、综合公园服务功能衰退、综合公园建设存在浪费现象。本研究以节约型园林理念为导向,结合其特点和时代背景,从节约材料、节约空间、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在保证综合公园各项功能的基础上以减少空间和材料的浪费及缩减养护管理成本为目标对综合公园的改造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节约型园林提出的背景和内涵,结合实例调查和文献查阅,发现目前综合公园在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治安问题等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对综合公园在生态和环境适应性及功能方面的改造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以节约型园林理念作为导向的综合公园改造,将会实现科学、合理和可持续这一目标。(2)通过对美国纽约高线公园、拜斯比公园、葫芦岛龙湾公园、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和沈阳市八一公园的国内外公园改造案例分析后发现,上述公园在综合改造过程中均采用了节约型园林这一理念为导向,在包括对原本区域内的建筑和设施进行再次利用,使原有资源变废为宝,并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的种植及改造后极大的提高场地空间利用率等方面进行完善,以功能需求作为空间整合导向、保留原有场地资源打造特色景观、利用场地资源变废为宝、利用乡土树种营造良好生境、园内土方平衡打造地形,这些改造在环境、生态和经济上均有极大的效益,从而实现了节约空间、节约材料和节约成本这一目的的同时能够达到高质量园林景观的要求。(3)通过在长春市南湖公园的设计实践中,验证了节约型园林理念下的设计策略对综合公园景观改造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在设计实践中,通过多种调研方式,对公园的历史沿革,进行区位、功能分区、周边人群、游客容量、地形、道路系统和植物等现状进行分析,以总体改造目标及公园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为基础,利用节约型园林理念对公园三大片区、两大分区、七大功能区的布局结构模式进行专项设计,从而满足了南湖公园对本身景观改造的需求,也满足了游客对公园的需求,实现景观改造后能够达到自然、生态、可持续的长期目标。本研究为综合公园运用节约型园林理念进行改造提供了设计方法和实践参考,为推广节约型园林理念,从而达到改造综合公园的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为综合公园运用节约型园林理念进行改造提供了设计方法和实践参考,为推广节约型园林理念,从而达到改造综合公园的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薛梦楚[7](2020)在《基于绿色网络分析的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的自然栖息地因无序的开发建设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割裂、破坏,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与其说人类破坏了大部分自然环境,不如说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已将自然从生活中剔除了。本文基于对不断缺失的生物友好空间的关注,思考如何化解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间的矛盾,深入探讨城市设计与生物友好环境的关系,提出对生物友好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生物友好型城市”将生物自然栖息地放在设计、规划和管理的首要位置,认识到人与自然相接触这一天性要求,也认识到自然系统的诸多环境和经济价值。文章引入景观生态学、景观都市主义及亲生物城市等理念,探索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将生物友好城市建设总结为整体的绿色网络构建辅以空间的生境细化设计。通过对城市绿色网络、生物友好相关概念的辨析和国内外研究情况的梳理,基于理论指导归纳并提出了建设绿色网络的原则与步骤,以涵盖“区域-中心-组团”由上至下的模式进行多尺度综合构建。通过分析大山水环境,梳理和恢复重点生物栖息空间、生物走廊,构建区域绿色网络;对中心城区进行以研究生物栖息空间为主导的生物安全格局分析,结合既有蓝绿空间,创造城区绿色脉络;再对城市组团内部生境点细化研究,通过分析组团网络连接度、环闭度以及建成空间现状情况,塑造生物友好的绿色网络。将绿色网络分析下的总体城市设计分解为“点、线、面”三个类别分别进行城市建设策略引导。最后以长春市总体城市设计实践项目为例,运用多尺度网络构建模式,并针对该城市局部特色的点线面空间提出相应的设计引导。生物友好设计强调了与自然环境日常接触的重要性,从城市设计上引导即使是小的绿地也期望带来更丰富的生物种类和积极健康的结果。研究通过创造生物友好城市和亲近自然的公共空间来营造城市活力。文章最后对绿色网络构建策略的未来方向进行了探讨,对生物友好型城市切实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城市决策者和规划师优先进入创建生物友好空间对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
田和雨[8](2020)在《低影响开发理念下长春市后工业景观再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长春市是东北重要的工业城市,在国家“退二进三”等政策下,城市内工业企业外迁,其土地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长春市内部的工业生产用地由于其历史成因,往往位于核心地带,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景观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生活质量均存在较大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对城市内部工业活动之后的土地进行改造是当前长春市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后工业景观设计是起源于欧美国家的一种处理工业活动之后土地问题的景观设计学方法,欧美国家已经有了大量的实践项目。将后工业景观设计方法应用到解决长春市现存问题,并形成理论体系是当前长春市的发展所需要的。低影响开发理念是对土地有益的一种开发理念。在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对长春市后工业景观设计进行研究可以在对土地开发有益的前提下对工业活动之后的土地进行再生处理,对长春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土地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为四章与结论展望部分,主要观点内容如下:1.通过确定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角度下对长春市后工业景观再生设计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研究。2.对低影响开发的内涵、技术体系、作用进行梳理,确定在低影响开发理念下进行后工业景观设计的构架。对后工业景观的概念、类型、特点进行分析,掌握后工业景观产生的背景和发展阶段,总结长春市后工业景观设计的构架。3.分析长春市工业发展脉络、掌握长春市工业发展特点,分析后工业景观在长春实践的挑战与机遇。总结适合长春市的后工业景观设计原则。整理低影响开发理念在长春市后工业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并在以上角度对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4.通过对长春机车厂案例的研究,对低影响开发理念在长春市后工业景观再生设计中的应用进行验证。5.通过对长春机车厂案例的研究得出结论,论证了低影响开发理念下的后工业景观设计在长春市应用的可行性,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杨角[9](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闫蓬勃[10](2019)在《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居民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而城市树种多样性是维持城市森林稳定性、便于其持续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城市树种多样性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绿化中使用的树种数量实现,但实践证明,不当的树种选择不但难以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还可导致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因而充分了解中国城市树种的多样性现状和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种规划方案,合理增加树种多样性,对城市森林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基于文献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257个城市的树种多样性格局,依据提出的树种规划原则,以中国城市中己有树种为对象,规划了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潜在可用的树种,并以北京市为例,展示了该规划在单个城市尺度上的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在257个城市中,树木(含灌木和木质藤本)的平均种类丰富度为128±118,树木种类总数为2640,其中近1/5的树种为外来种。在种类组成上,最常见的树种为垂柳(Salix babylonica L.)、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L.)、紫叶李等(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Jacq.)Rehd.)。各城市间的树种组成相似度具有纬度变化梯度特征,同一纬度上的城市间树种组成不相似性低。此外,城市树种也存在一定同质化现象,一些树种广泛分布在不同城市中。在城市内部,公园绿地是树种丰富度最高的区域,空闲地的种类丰富度最低。2.根据气候适宜性、城市环境适宜性和种类多样性原则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适宜树种进行规划,结果为:中国城市中潜在可用的树种数量平均为705±323种;其中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城市潜在可用树种最多,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930±245种,而中温带干旱地区潜在可用的树种最少,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187±105种。3.根据前述规划结果,北京潜在可用的树种为565种,调查发现其中的278种已被使用,进而根据树种属性和土地用途的匹配性原则,对调查中未发现的287个树种进行规划。在最严格规划情境下,排除有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48种和花粉致敏性不确定的197个树种,剩余的无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树种39种加上可用雌株的3种有花粉致敏的树种用于规划。其中可在公园和空闲地中使用42种,商业区中使用14种,居民区中使用13种,单位绿地中使用3种,道路绿地中使用1种。4.总体而言,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与全球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相比差别不大,但与中国自然分布的树木种类多样性相比,仍具较大提升潜力。本研究的树种规划结果显示各城市均具有一批潜在可用的树种,可在经过试种后用于提高各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
二、长春市园林绿化的格局及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春市园林绿化的格局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长春市主要公共绿地地被植物种类组成与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预期目标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地点概况 |
2.3 样地设置 |
2.4 调查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第3章 长春市公共绿地地被植物组成分析 |
3.1 长春市公共绿地地被植物组成 |
3.1.1 长春市公共绿地地被植物科的组成 |
3.1.2 长春市公共绿地地被植物属的组成 |
3.1.3 长春市公共绿地地被植物种的组成 |
3.2 长春市公共绿地地被植物物种来源组成 |
3.3 长春市公共绿地地被植物的生活型组成 |
第4章 长春市公共绿地地被植物多样性分析 |
4.1 长春市公共绿地总体地被植物多样性 |
4.2 各类公共绿地地被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
4.2.1 街路绿地地被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 |
4.2.2 广场绿地地被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 |
4.2.3 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 |
第5章 长春市公共绿地地被植物应用分析 |
5.1 街路绿地地被植物组成与群落结构分析 |
5.2 广场绿地地被植物组成与群落结构分析 |
5.3 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提高乡土地被植物利用率 |
6.2.2 根据园林植物生态习性合理配置 |
6.2.3 合理进行群落配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长春市近代城市绿地系统保护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课题的研究框架 |
第2章 长春市近代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历程 |
2.1 长春市绿地系统自然资源情况 |
2.1.1 水文资源 |
2.1.2 森林资源 |
2.1.3 湿地资源 |
2.1.4 物种资源 |
2.2 功能初建期 |
2.2.1 特征 |
2.2.2 影响因素 |
2.3 功能整合期、转型期 |
2.3.1 特征 |
2.3.2 影响因素 |
2.4 新时期、多元化时期 |
2.4.1 特征 |
2.4.2 影响因素 |
2.5 长春市绿地系统在发展中得到的反思 |
2.5.1 应理顺总规与绿地系统规划 |
2.5.2 缺乏对城市绿地系统格局的定量分析 |
2.5.3 植物规划缺乏多样性 |
2.5.4 防护绿地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
2.6 新时期长春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与环境影响因素 |
2.6.1 存在的问题 |
2.6.2 环境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春市绿地系统发展特征及评价 |
3.1 长春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特征 |
3.1.1 点状绿地布局特征 |
3.1.2 线状绿地布局特征 |
3.1.3 面状绿地布局特征 |
3.2 长春市绿地系统分区分析 |
3.2.1 各行政区现状绿地系统 |
3.2.2 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系统 |
3.2.3 相关分析指标说明 |
3.2.4 分析结果与国家园林城市指标的对比 |
3.3 长春市既有绿地系统的评价 |
3.3.1 基本原则 |
3.3.2 长春市绿地系统评价 |
3.3.3 长春市绿地系统的特征与优势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春市绿地系统发展与保护策略研究 |
4.1 长春市绿地系统发展原则 |
4.1.1 长春市生态空间规划的原则 |
4.1.2 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
4.2 绿地系统发展与保护策略 |
4.2.1 绿地系统发展策略 |
4.2.2 绿地系统保护策略 |
4.3 规划设计实践——长春市生态空间规划 |
4.3.1 区域生态格局的构建 |
4.3.2 生态空间结构发展 |
4.3.3 生态空间发展布局 |
4.3.4 生态空间建设规划 |
4.4 规划设计实践——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
4.4.1 主城区绿地系统结构 |
4.4.2 规划分区 |
4.4.3 主城区绿地系统空间布局 |
4.4.4 主城区绿地系统建设规划 |
4.5 景观设计实践——长春市高新区绿地景观设计 |
4.5.1 高新区概况及现有绿地情况 |
4.5.2 高新区绿地景观风貌规划 |
4.5.3 设计实践——高新区绿地景观方案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4)灰喜鹊对长春市区不同生境的选择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城市化对鸟类的影响 |
1.2 城市中的鸟类生境变化 |
1.3 生境选择研究方法和研究尺度 |
1.3.1 生境选择的研究方法 |
1.3.2 生境尺度的选择研究 |
1.4 鸟类对城市的重要性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2 灰喜鹊调查方法与样点布设 |
2.3 样点生境描述 |
2.4 数据分析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人为干扰及不同调查时间对灰喜鹊生境选择的影响 |
3.2 建筑物因素对灰喜鹊生境选择的影响 |
3.2.1 建筑物种类对灰喜鹊生境选择的影响 |
3.2.2 建筑物占地面积对灰喜鹊生境选择的影响 |
3.3 乔木、灌木因素对灰喜鹊生境选择的影响 |
3.3.1 乔木、灌木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灰喜鹊生境选择的影响 |
3.3.2 乔木、灌木种类对灰喜鹊生境选择的影响 |
3.3.3 乔木、灌木覆盖率对灰喜鹊生境选择的影响 |
3.4 灰喜鹊对样点中不同栖留位置的选择 |
3.5 灰喜鹊对不同生境类型的选择 |
3.6 影响灰喜鹊数量分布的城市生境综合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人为干扰及调查时间对灰喜鹊生境选择的影响 |
4.2 建筑物因素对灰喜鹊生境选择的影响 |
4.2.1 建筑物种类对灰喜鹊生境选择的影响 |
4.2.2 建筑物占地面积对灰喜鹊生境选择的影响 |
4.3 乔木、灌木因素对灰喜鹊生境选择的影响 |
4.3.1 乔木、灌木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灰喜鹊生境选择的影响 |
4.3.2 乔木、灌木种类对灰喜鹊生境选择的影响 |
4.3.3 乔木、灌木覆盖率对灰喜鹊生境选择的影响 |
4.4 灰喜鹊在样点中对不同栖留位置的选择 |
4.5 不同生境对灰喜鹊数量的影响差异 |
4.6 市内灰喜鹊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相关概念界定 |
2 城市绿色空间理论研究与国内外实践经验 |
2.1 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
2.1.1 面向宏观景观特征的生态学理论 |
2.1.2 基于景观结构与功能的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3 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主要理论 |
2.2 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相关实践研究 |
2.2.1 基于田园城市空间模型的实践研究 |
2.2.2 北京市海淀区绿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
2.2.3 雄安新区绿色空间实践研究 |
2.3 基于遥感分析的城市绿色空间的主要研究方法 |
2.3.1 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法 |
2.3.2 景观梯度分析法 |
2.3.3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 |
2.4 小结 |
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识别与现状问题分析 |
3.1 基于MSPA方法的城市绿色空间识别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预处理 |
3.1.3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3.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现状条件分析 |
3.2.1 气候及地理区位分布 |
3.2.2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时序及指标 |
3.2.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 |
3.2.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编制 |
3.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现存问题 |
3.3.1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高生态效益用地分布较少 |
3.3.2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总量不足且生态指标单一 |
3.3.3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呈现破碎化 |
3.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影响因素 |
3.4.1 新区与母城的山水格局基础 |
3.4.2 新区及母城空间结构特征 |
3.4.3 母城与国家级新区的区划 |
3.5 小结 |
4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及要素研究 |
4.1 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
4.1.1 国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
4.1.2 国内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
4.1.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分析 |
4.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研究 |
4.2.1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提取 |
4.2.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分析 |
4.2.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承载基础 |
4.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发展趋势及新区的应用 |
4.3.1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作用 |
4.3.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意义 |
4.3.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发展趋势 |
4.3.4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在新区的应用 |
4.4 小结 |
5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分析及模式研究 |
5.1 母城与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
5.1.1 新区与其母城绿色空间的区别与联系 |
5.1.2 新区绿色空间与城市绿色空间关注焦点问题 |
5.1.3 新区与母城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异同 |
5.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量化分析 |
5.2.1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核心区分析 |
5.2.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斑块破碎度分析 |
5.2.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连通性分析 |
5.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组合方式及要素优化 |
5.3.1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组合方式 |
5.3.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优化方法 |
5.3.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构建方法 |
5.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及其实证 |
5.4.1 集中绿心组合式布局结构模式 |
5.4.2 廊道网络放射式布局结构模式 |
5.4.3 生态基底复合式布局结构模式 |
5.4.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实证 |
5.5 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图表目录 |
附录Ⅱ 国家级新区土地监督分类表 |
附录Ⅲ 国家级新区分类后总精度及Kappa系数 |
致谢 |
(6)基于节约型园林理念的综合公园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综合公园游园人数增多 |
1.1.2 游人对综合公园的需求多元化 |
1.1.3 综合公园服务功能衰退 |
1.1.4 综合公园建设存在浪费现象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节约型园林理念综述 |
2.1.1 节约型园林理念的提出 |
2.1.2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
2.1.3 节约型园林的理论基础 |
2.1.4 节约型园林理念的特点 |
2.1.5 节约型园林的应用 |
2.2 综合公园研究综述 |
2.2.1 综合公园概念 |
2.2.2 国内综合公园研究综述 |
2.2.3 国外综合公园研究综述 |
2.2.4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3 节约型园林理念应用于综合公园景观改造的必要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 |
3.1.1 项目背景 |
3.1.2 案例分析 |
3.1.3 总结与借鉴 |
3.2 美国加州拜斯比公园 |
3.2.1 项目概况 |
3.2.2 案例分析 |
3.2.3 总结与借鉴 |
3.3 葫芦岛龙湾公园 |
3.3.1 项目概况 |
3.3.2 案例分析 |
3.3.3 总结与借鉴 |
3.4 沈阳市八一公园 |
3.4.1 项目概况 |
3.4.2 案例分析 |
3.4.3 总结与借鉴 |
3.5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 |
3.5.1 项目概况 |
3.5.2 案例分析 |
3.5.3 总结与借鉴 |
3.6 本章小结 |
3.6.1 以功能需求作为空间整合导向 |
3.6.2 保留原有场地资源打造特色景观 |
3.6.3 利用场地资源变废为宝 |
3.6.4 利用乡土树种营造良好生境 |
3.6.5 园内土方平衡打造地形 |
第四章 节约型园林理念应用于综合公园景观改造策略 |
4.1 综合公园景观改造原则 |
4.1.1 生态优先原则 |
4.1.2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1.3 节约最大化原则 |
4.1.4 与时俱进原则 |
4.1.5 因地制宜原则 |
4.1.6 以人为本原则 |
4.1.7 尊重历史原则 |
4.2 综合公园景观改造内容 |
4.2.1 空间布局的节约型园林改造 |
4.2.2 景观要素的节约型园林改造 |
4.3 节约型园林理念下的综合公园改造手段 |
4.3.1 通过节约空间改造公园服务社会的功能 |
4.3.2 通过节约材料改造公园文化宣传的功能 |
4.3.3 通过节约成本改造公园科普教育的功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春市南湖公园改造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位条件 |
5.1.2 自然条件 |
5.1.3 公园发展沿革 |
5.2 周边环境及场地现状分析 |
5.2.1 周边环境分析 |
5.2.2 场地现状分析 |
5.3 公园定位及改造目标 |
5.3.1 公园定位 |
5.3.2 改造目标 |
5.4 总体改造方案 |
5.4.1 布局和分区的调整 |
5.4.2 微地形改造 |
5.4.3 道路系统调整 |
5.4.4 设置公园慢行系统 |
5.4.5 植被生态保育及植物景观提升 |
5.5 专项改造方案 |
5.5.1 活动场地改造 |
5.5.2 滨水空间改造 |
5.5.3 三级园路改造 |
5.5.4 与城市绿道无缝衔接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南湖公园改造设计总平面图 |
附录 B 南湖公园改造设计鸟瞰效果图 |
附录 C 展板 |
附录 D 展板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基于绿色网络分析的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导向:自然生态议题重返城市规划视野 |
1.1.2 理论导向:生物友好理念助力城市健康发展 |
1.1.3 需求导向:不合理开发破坏生物栖息地环境 |
1.1.4 发展导向:从人造景观到生物友好型的城市设计 |
1.2 研究综述 |
1.2.1 生物友好研究综述 |
1.2.2 关于绿色网络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范围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生物友好相关概念 |
2.1.2 绿色网络及其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景观都市主义 |
2.2.3 亲生物城市理论 |
2.3 案例分析 |
2.3.1 加拿大埃尔蒙顿市绿色网络规划 |
2.3.2 西班牙维多利亚-加斯泰兹:紧凑城市中的自然 |
2.3.3 德国柏林:以生境为导向的城市规划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绿色网络构建过程 |
3.1 绿色网络构建原则 |
3.1.1 生物优先引导原则 |
3.1.2 绿色网络整体性原则 |
3.1.3 功能复合与多元化原则 |
3.1.4 生态系统的多尺度原则 |
3.1.5 尊重场地地域性原则 |
3.1.6 重视自然空间的可达性原则 |
3.2 绿色网络规划目标及尺度解析 |
3.2.1 规划目标 |
3.2.2 尺度解析 |
3.3 多尺度绿色网络方案生成的基本方法概述 |
3.3.1 区域尺度构建步骤 |
3.3.2 中心城区尺度构建步骤 |
3.3.3 组团单元尺度构建步骤 |
3.3.4 城市绿色网络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策略引导 |
4.1 城市整体网络结构引导 |
4.2 点状空间生物友好策略引导 |
4.2.1 植物群落营造 |
4.2.2 生物友好建筑引导 |
4.2.3 生物友好设施 |
4.2.4 水环境营造 |
4.2.5 街景元素设计 |
4.2.6 街头花园 |
4.3 线状空间生物友好策略引导 |
4.3.1 不同尺度的生物通道 |
4.3.2 河道生物多样性规划 |
4.3.3 交通廊道 |
4.4 面状空间生物友好策略引导 |
4.4.1 公园 |
4.4.2 校园 |
4.4.3 棕地更新 |
4.4.4 都市农业区 |
4.4.5 城市密集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春市基于绿色网络分析的生物友好策略应用 |
5.1 长春市概况 |
5.1.1 规划背景 |
5.1.2 区位及范围 |
5.1.3 既有规划中自然目标 |
5.2 现状基础条件 |
5.2.1 气候条件 |
5.2.2 地形地貌 |
5.2.3 水文地质条件 |
5.2.4 生物多样性概况 |
5.3 自然本底条件 |
5.4 生物在城市生存主要问题 |
5.5 长春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目标与思路 |
5.6 长春总体城市绿色网络构建 |
5.6.1 宏观——城市自然山水格局 |
5.6.2 中观——中心城区绿色网络构建 |
5.6.3 微观——组团单元结构控制 |
5.7 城市生物友好设计策略引导 |
5.7.1 生物友好设计要素 |
5.7.2 总体城市设计策略与原则 |
5.7.3 栖息地营造目标 |
5.7.4 重点地区生物友好设计示例 |
5.7.5 保障与实施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8)低影响开发理念下长春市后工业景观再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思路 |
1.5 研究的方法 |
1.5.1 资料收集法 |
1.5.2 实地调研法 |
1.5.3 多学科综合融贯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低影响开发与后工业景观相关研究 |
2.1 低影响开发理论内涵 |
2.1.1 低影响开发的概念和要点 |
2.1.2 低影响开发技术在后工业景观设计中的使用原则 |
2.1.3 低影响开发的基本目标 |
2.2 低影响开发技术体系 |
2.2.1 低影响开发雨水管理技术 |
2.2.2 低影响开发场地分析技术 |
2.2.3 低影响开发综合管理技术 |
2.3 后工业景观的内涵 |
2.3.1 后工业景观的概念 |
2.3.2 后工业景观的类型 |
2.3.3 后工业景观的特点 |
2.4 后工业景观的产生背景和发展阶段 |
2.4.1 后工业景观产生的背景 |
2.4.2 后工业景观的萌芽阶段 |
2.4.3 后工业景观的实践阶段 |
2.4.4 后工业景观的成熟阶段 |
2.4.5 后工业景观的普及阶段 |
2.4.6 发展阶段及特点趋势分析 |
2.5 低影响开发在后工业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与结合分析 |
2.5.1 生态层面的作用 |
2.5.2 经济层面的作用 |
2.5.3 社会层面的作用 |
2.5.4 理念与设计结合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春市后工业景观再生设计构架 |
3.1 长春市工业发展脉络 |
3.1.1 近代工业初创期 |
3.1.2 近代工业繁荣期 |
3.1.3 近代工业沦陷期 |
3.1.4 建国工业发展期 |
3.1.5 长春市工业发展阶段及特点 |
3.2 长春市后工业景观再生设计的挑战与机遇 |
3.2.1 生态环境的挑战 |
3.2.2 保护意识的挑战 |
3.2.3 城市更新的机遇 |
3.2.4 政策影响的机遇 |
3.3 长春市后工业景观再生设计原则 |
3.3.1 尊重场地现状再设计 |
3.3.2 重视工业遗产再利用 |
3.3.3 融入低影响开发理念 |
3.3.4 吸收景观美学新发展 |
3.4 长春市后工业景观低影响开发应用 |
3.4.1 场地植被再生低影响开发 |
3.4.2 场地建筑再生低影响开发 |
3.4.3 场地雨水管理低影响开发 |
3.4.4 场地污染物消减低影响开发 |
3.5 低影响开发理念下的国内外后工业景观案例分析 |
3.5.1 中山岐江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
3.5.2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影响开发理念下长春市后工业景观再生设计(以长春机车厂为例) |
4.1 项目背景简介 |
4.1.1 厂区区位 |
4.1.2 建厂前发展史 |
4.1.3 建厂后发展史 |
4.2 厂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1 规划现状 |
4.2.2 建筑现状 |
4.2.3 景观现状 |
4.2.4 存在问题 |
4.3 低影响开发理念下机车厂后工业景观再生策略 |
4.3.1 低影响开发规划,恢复环境状态 |
4.3.2 保护与再生原则,延续工业历史 |
4.3.3 后工业景观定位,文化创意板块 |
4.3.4 设计理念与主题,工业起源发展 |
4.4 低影响开发理念下机车厂后工业景观再生总体设计 |
4.4.1 景观空间结构设计 |
4.4.2 景观功能区设计 |
4.4.3 景观交通流线设计 |
4.4.4 景观总平面设计 |
4.5 低影响开发理念下机车厂后工业景观再生分区设计 |
4.5.1 城市绿地区景观设计 |
4.5.2 文化创意区景观设计 |
4.5.3 商业办公区景观设计 |
4.5.4 休闲步行区景观设计 |
4.6 低影响开发理念下机车厂后工业景观再生专项设计 |
4.6.1 植被专项设计 |
4.6.2 道路铺装专项设计 |
4.6.3 雨水管理专项设计 |
4.6.4 工业设施再利用专项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城市森林的功能 |
1.2 城市树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
1.3 城市森林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1.4 城市绿化中树种规划方法研究现状 |
1.5 现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 |
3.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中国城市树种种类丰富度 |
3.2.2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上的树种丰富度 |
3.2.3 中国城市树种组成的合理性分析 |
3.2.4 与自然分布的树种多样性对比 |
3.2.5 城市间树木种类组成相似度及影响因素 |
3.3 小结 |
4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研究 |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树种规划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自然干扰对树种的影响结果 |
4.2.2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结果 |
4.3 小结 |
5 城市树种规划——以北京为例 |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北京城市树种现状 |
5.2.2 北京城市潜在可用树种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中国城市绿化树种调查文献目录 |
附录B 北京城市树种多样性调查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长春市园林绿化的格局及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春市主要公共绿地地被植物种类组成与多样性分析[D]. 李馨妍. 长春大学, 2021(02)
- [2]长春市近代城市绿地系统保护与发展研究[D]. 马晓芊.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3]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4]灰喜鹊对长春市区不同生境的选择利用研究[D]. 孙方俊. 长春大学, 2021(02)
- [5]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D]. 高方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节约型园林理念的综合公园改造设计研究[D]. 崔玉龙.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7]基于绿色网络分析的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D]. 薛梦楚.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8]低影响开发理念下长春市后工业景观再生设计[D]. 田和雨.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9]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10]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D]. 闫蓬勃.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