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无机—有机杂化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材料学
作者: 崔元靖
导师: 王民权,钱国栋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生色团分子,硅氧烷染料,非线性光学,二次谐波,取向稳定性,合成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速光通讯,光信息处理以及光学存贮等领域已取得了飞速发展,非线性光学材料在上述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无机—有机杂化非线性光学材料突破了传统无机、有机材料的界限,将有机非线性分子与无机基质在分子水平上融为一体,不仅兼有无机、有机材料两者的性能优势,并能够实现功能复合和协同优化,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率先获得实际应用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之一,已成为非线性光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 本文简要介绍了非线性光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及生色团的分子设计理论,着重评述了无机—有机杂化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种类、制备技术及其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器件的实用要求,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有机生色团分子及其功能化硅氧烷染料,并成功研制了多种性能优异的无机—有机杂化非线性光学材料;研究探索了生色团分子以及杂化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设计思想、合成方法及其与宏观非线性光学性能的关联与控制;研究阐明了杂化材料中基质组成、结构与非线性性能的协同作用和调控规律;研究揭示了极化条件对杂化材料非线性光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 在生色团分子对硝基偶氮苯酚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良好透明性的生色团分子及其功能化硅氧烷染料,并用其研制出多种无机—有机杂化非线性光学薄膜。对薄膜制备中涉及的重氮—偶合反应、氨基甲酸酯反应以及溶胶—凝胶反应的关键制备工艺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为提高材料的综合品质提供了依据。所有合成产物的化学结构都经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得到了确证。紫外—可见光谱与溶剂变色法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对硝基偶氮苯酚分子的共轭体系中引入电子给、受体并对其取代位置进行优化组合可以有效调节分子的线性与非线性光学性质,并能够在保持光学透明性与增大非线性光学性质两者之间获得较好平衡。使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热重分析以及原位二次谐波研究分析了杂化薄膜的结构及其性能,结果表明,杂化薄膜有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本文的工作
第二章 非线性光学的基本原理与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进展
2.1 引言
2.2 非线性光学简介
2.3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基本原理
2.4 有机/聚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2.5 无机—有机杂化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进展
2.6 有机生色团的分子设计理论
2.7 无机—有机杂化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结构表征与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研究
3.1 无机—有机杂化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制备流程
3.2 样品结构与一般性能的表征
3.3 薄膜极化与光学二次谐波测试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具有优良透明性的无机—有机杂化非线性光薄膜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4.3 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及其控制方法
4.4 产物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4.5 生色团分子的μβ值及其影响因素
4.6 无机—有机杂化薄膜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研究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含苯并噻唑杂环的无机—有机杂化非线性光学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杂化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5.3 产物合成与结构性能的表征分析
5.4 杂化薄膜的结构与性能
5.5 无机—有机杂化薄膜非线性光学性能及其稳定性研究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多点键连型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3 杂化薄膜非线性光学性能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基质组成对无机—有机杂化非线性光学材料性能以及极化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3 基质组成对薄膜折射率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7.4 基质对薄膜非线性光学性能以及极化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极化条件对无机—有机杂化非线性光学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优化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3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极化过程研究
8.4 极化条件对杂化材料非线性光学性能的影响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
附图1 本文合成的有机生色团分子的结构式
附图2 本文合成的硅氧烷染料(ASD)的结构式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提交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06-05-10
参考文献
- [1].细胞表面纳米生物杂化界面的构建及功能化研究[D]. 姜楠.武汉理工大学2015
- [2].金属有机框架杂化纳米材料在纳米医学中的应用研究[D]. 汪冬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 [3].有机树脂/二氧化硅杂化高吸水性材料的研究[D]. 林松柏.天津大学2004
- [4].新型荷电杂化(镶嵌)膜(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 刘俊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 [5].具有强荧光特性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及其聚合物杂化薄膜的研究[D]. 陈前火.福建师范大学2008
- [6].碳纳米管多维多尺度杂化结构的可控制备和形成机理研究[D]. 李渭龙.西北大学2011
- [7].金—高分子杂化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朱钦舒.南京师范大学2014
- [8].聚合物杂化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D]. 梁锐晶.华中科技大学2016
- [9].银—半胱氨酸杂化纳米线合成及生物传感研究[D]. 陈文娟.福州大学2014
- [10].环氧树脂/陶瓷杂化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导热性能研究[D]. 黄涛.吉林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新型二阶非线性光学生色团和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D]. 史作森.吉林大学2009
- [2].新型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D]. 韩莉坤.电子科技大学2008
- [3].光电材料(包括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双光子吸收材料及发光材料)的分子设计研究[D]. 刘孝娟.吉林大学2004
- [4].新型二阶非线性光学聚合物膜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耀.吉林大学2005
- [5].有机材料的非线性光学特性的理论研究[D]. 孙元红.山东师范大学2005
- [6].ⅡB族金属有机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新材料的研究[D]. 孙海清.山东大学2005
- [7].有机三阶非线性光学新材料的探索[D]. 李廷斌.山东大学2006
- [8].具有非线性光学特性的含氟聚酰亚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D]. 邱凤仙.东南大学2005
- [9].飞秒激光诱导无机—有机杂化光子学微结构与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D]. 郭驾宇.浙江大学2006
- [10].共轭多烯类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非线性光学研究[D]. 陈鹭剑.浙江大学2007
标签:无机有机杂化材料论文; 生色团分子论文; 硅氧烷染料论文; 非线性光学论文; 二次谐波论文; 取向稳定性论文; 合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