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量刑情节的期待可能性

论作为量刑情节的期待可能性

论文摘要

期待可能性理论发源于19世纪末的德国,20世纪初期被日本司法实务界认可从而得到进一步发展,直至今日,其影响已遍及全世界。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期待可能性理论越来越受到我国刑法学界的重视,其对于我国刑法有很重要的意义已为学界所普遍认可。本文以期待可能性理论为基础,试图从期待可能性作为一种量刑情节这一角度,探讨其如何在我国刑法的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发挥作用。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期待可能性之本体解析。所谓期待可能性,是指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有可能期待行为人选择实施合法行为,而不选择实施违法行为,即具有期待可能性。反之,根据当时的各种条件因素,决定了行为人不能选择实施合法行为只能实施某种特定的行为时,则不能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即不具有期待可能性。本章通过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渊源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发展进行阐述,揭示了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本质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机能,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本文的观点,即将期待可能性作为一种量刑情节引入我国刑法理论。第二章:期待可能性与量刑。定罪和量刑是刑事审判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人们不仅要求定罪准确,更要求量刑公平公正。本章论述了期待可能性作为一种量刑情节的可能性和合理性。首先对量刑的二元标准进行说明,阐述了量刑标准的两个方面: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社会危害性即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实际造成的损害或者可能造成的损害。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取决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社会危害性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人身危险性即犯罪人再犯罪的可能性。人身危险性体现了不同犯罪人具有的个人情况不同,其人身危险性大小也不同。其次从多个方面论述了期待可能性与量刑标准之间的关联性。为本文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现实中的事实情况多种多样,这些可能影响期待可能性程度高低的各种具体客观情况会直接影响到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的大小,进而与刑事责任相关联。行为人由于受到这些情况的影响而不得已选择实施了违法行为,其人身危险性就大大降低,那么要求行为人对自己不得已而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承担全部的责任,则是不合理的,因此行为人所承担的刑事处罚也应当相应减轻。期待可能性正是以现实中的各种具体客观情况对人的意志自由进行限制的相对意志自由论为基础,对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行为人的意志自由程度进行规范性评价,从而确定该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的大小,进而确定行为人在刑法上所承担的刑事责任的大小。第三章:作为量刑情节的期待可能性之范围。期待可能性理论揭示了行为人实施触法行为背后心理动机的形成过程,反映了客观条件对人的意志自由的限制程度。若特殊的客观附随状况使人的意志自由受到钳制或影响,其犯罪行为就值得谅解及同情。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规模的问题,而期待可能性也不例外。前文的论述,自然得出期待可能性作为一种量刑情节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进而本文论述了期待可能性的有无与程度大小。如果没有期待可能性,则不构成犯罪,这里的期待可能性是定罪的因素;如果有期待可能性,但又受到一定的外力胁迫,那么可能从宽;期待可能性程度的大小与刑罚的轻重成正比变化。并通过与犯罪的诱惑相区别进一步界定了期待可能性的范围。第四章:作为量刑情节的期待可能性作用之发挥。分别评析了立法列举方式和自由裁量方式,若是仅仅把几个确定的与期待可能性有关的方面,列举在条文中,则不能穷尽所有的情况,那么就不能完全发挥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作用,对于我国刑法理论的发展也是一个损失。但是“如果无限制地适用期待可能性理论,就可能导致刑法的弹性过大。”本文选择了折衷方式,既可以通过立法明确适用期待可能性理论,又可以通过法官自由裁量对一些例外的、立法无法具体规定的内容纳入其中。将期待可能性理论通过这一简便、快捷的方式引入刑法,使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期待可能性之本体解析
  •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概观
  • 二、期待可能性的本质
  • 三、期待可能性的机能
  • 第二章 期待可能性与量刑
  • 一、量刑的二元标准
  • 二、期待可能性之于刑罚裁量
  • 第三章 作为量刑情节的期待可能性之范围
  • 一、期待可能性的有无与程度
  • 二、犯罪的诱惑与期待可能性
  • 第四章 作为量刑情节的期待可能性作用之发挥
  • 一、立法列举方式
  • 二、自由裁量方式
  • 三、本文的选择:折衷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可期待性之思[J]. 检察风云 2020(17)
    • [2].论我国刑法应如何借鉴期待可能性理论[J]. 法制与社会 2019(01)
    • [3].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司法反思[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9(01)
    • [4].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刑法实践批评[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8(02)
    • [5].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7(04)
    • [6].刀子与眼泪: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本土化构造[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1)
    • [7].论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本土化构造[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7(02)
    • [8].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引入及限定性适用[J]. 法学研究 2015(06)
    • [9].浅议期待可能性理论之适用[J]. 法制与社会 2015(34)
    • [10].浅议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的适用[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3)
    • [11].期待可能性理论引入之可行性探讨[J]. 法制与经济 2014(14)
    • [12].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价值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15(20)
    • [13].期待可能性理论之提倡[J]. 文存阅刊 2017(24)
    • [14].刀子与眼泪: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本土化构造[J]. 湘江法律评论 2017(01)
    • [15].浅析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困境[J]. 青春岁月 2012(04)
    • [16].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刑事司法中的适用[J]. 法治论坛 2012(01)
    • [17].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刑法的借鉴[J]. 魅力中国 2009(27)
    • [18].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J]. 法制与社会 2020(02)
    • [19].《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8年第2期(第25卷 总第84期)内容导读[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8(02)
    • [20].期待可能性理论本土化可行性研究初探[J]. 金田(励志) 2012(08)
    • [21].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J]. 法制与社会 2014(04)
    • [22].我国借鉴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必要性和方式研究[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4(04)
    • [23].期待可能性理论置入我国刑法体系之评析[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24].关于“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期待可能性追问[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05)
    • [25].试论期待可能性理论[J]. 黑龙江史志 2013(09)
    • [26].刑法中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哲学思考[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6)
    • [27].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的合理引入[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2)
    • [28].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本质探究[J]. 法制与社会 2013(21)
    • [29].期待可能性理论借鉴及思考[J]. 现代交际 2013(06)
    • [30].期待可能性理论出罪功能的司法实践[J]. 中国检察官 2013(18)

    标签:;  ;  ;  

    论作为量刑情节的期待可能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