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研室管理如何运用激励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鹏瑞[1](2021)在《小学教研活动实施现状及策略探究 ——以昆明市A小学为例》文中指出新课程改革地不断推进,教研活动作为教研体系的一部分,不论是对新课改地深化、学校发展还是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研活动作为教师职后教育的一种教育客观存在,对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成为研究者,这已经成为当下教师身份的要求,是教师教研的必然转变,因此教研活动在学校开展已十分迫切,党和国家对此也十分重视。加之应试教育的管理束缚、传统机械灌输式的教学已然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社会的现实需要倒逼当下教师必须成为研究型的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实践,结合教学理论来开展研究,以此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立足于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出现“为教研而教研”、理论支撑有所欠缺、支撑不到位等使得教研层次提升出现问题等,本文对教研活动的内涵及特点进行了界定,并且对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和理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以昆明市A小学为例,通过对A小学教研活动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其成因,进行个案实践,进一步提出针对该小学教研活动实施的对策及建议。本研究一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为昆明市A小学教研活动实施的现状,主要从调查研究设计、A小学教研活动问卷调查分析进行,并最终对调查的结果进行评价;第三部分内容是针对该校教研活动存在不足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分别从教研活动的主体、实践、成果、保障四个维度展开;第四部分针对A小学教研存在不足进行原因分析,分别从教研活动的教师层面、团队层面以及学校管理层面三方面对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通过对A小学教研活动的理论诉求分别从适切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各省市的典型教研活动实践案例进行整理分析;最后根据上述情况得出教研活动质量提升的策略,以期为教研活动建设提供帮助。
臧智慧[2](2021)在《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的重组与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研室作为高校中重要的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教学工作的落实单位,对于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教研室面临着高校对基层教研组织管理模式的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教研室教学质量逐年下滑。高校教研室的建设工作关系到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师资队伍能力的提升以及高校的教育质量的保证。本文将共同体理论模型同高校教研室特征进行结合,提出新型教研室建设的范式,以提高高校教研室的运转,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了解学者的共同体与学科的共同体之间的理论适切性分析,了解高校教研室在共同体载体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教研室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共同体载体下高校教研室的实然状态,存在管理状态不明确、队伍结构不稳定等问题。明确教研室建设的目标与定位,对教研室的建设进行策略选择,从微观把握到中观规划再到宏观调控,明确教研室的主任及教师自身与精神的发展,完善教研室的相应规章制度,优化教研室运转方式,明确教研室整体性、协调性和自由性特征,改变教研室当前的制度模式与管理方式,使教研室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重组与改造,发挥教研室基层教学组织作用,促进提升高等教育培养质量。
赵美红[3](2020)在《中职学校教师学习的支持策略研究 ——基于云南省E市两所中职学校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职学校教师学习是中职学校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对教师的学习支持指学校从制度、资源、心理氛围等方面为教师学习提供条件和保障。本文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职教师学习现状和学校对教师学习的支持策略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发现:中职教师学习现状不佳,具体表现在教师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内容偏职业技能知识、学习途径单一、学习时间投入不够以及学习氛围不浓五个方面。加之学校对教师学习的支持不足,使得中职学校对教师学习的支持主要存在教师学习时间没有保障、教师学习资源不足、教师学习内容偏职业技能知识、学习评价不合理、学习活动没有实效性、学习激励不足及教师学习缺乏心理支持七个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具体措施包括:保障教师学习时间、丰富教师学习资源、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增强学习活动的实效性、建立教师学习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学习的心理支持。
韩东[4](2020)在《学术共同体视域下A大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青年教师肩负着培育社会所需的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其专业成长至关重要。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教育工程,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还需要系统化机制的支持。但是,在与青年教师的交往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青年教师处于成长焦虑的状态,对专业成长支持机制的渴求十分强烈。学术共同体为构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因此,从学术共同体的视角出发,探究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的构建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本研究以A大学的12位青年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青年教师的选聘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晋升机制以及激励机制五大机制出发,进行问题检视与刻画。研究使用扎根理论,通过访谈收集原始资料。运用Nvivo11.0软件,对访谈转录的文本资料进行编码,提炼出相关概念及属性,归纳分析形成本研究的扎根理论。研究发现,目前,A大学的教师发展工作是一种典型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外在表现为,对大学教师“重引轻育”:在人才招聘的时候“重科研轻教学”;在支持青年教师发展的过程中,只看重结果——科研产出,而不看重过程——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因此,针对青年教师发展工作,大学有必要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战略转型,构建高校内部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依靠内部力量推动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深入分析,对于如何构建与完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本研究生成了如下扎根理论:从选聘机制来看,大学需要加强对基层学术组织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匹配度的考察;从培养机制来看,大学需要积极推动学术场域的组织变革与打造学术共同体;从评价机制来看,大学需要建立大学教师分层分类评价的导向机制与标准;从晋升机制来看,大学需要实现大学青年教师晋升标准差异化与晋升路径多元化;从激励机制来看,大学需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物质激励,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最后,本研究以A大学的现实困境与生成的扎根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构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的启示与建议。
王爽[5](2020)在《县域内城乡教师联动教研实践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城乡教师联动教研是当前加强城乡教师交流,促进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主要形式。教师通过参与联动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有意义的互动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获得教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增长,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检视城乡教师联动教研的实践历程,分析教师互动对城乡教师联动教研的作用及价值,总结多地区在促进城乡联动教研中教师互动的经验,对于城乡联动教研的有效推进有深远意义,对于城乡学校间有效开展教师联动教研活动有借鉴价值。从社会互动的视角出发,本文试图从两个层面对城乡联动教研进行探讨:在理论层面,城乡联动教研是否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的教研互动的本质是什么?在实践层面,城乡教师是如何实现教研互动的,如何推进城乡教师的教研互动?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试图理清“城乡联动教研”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校本教研”等关键词的逻辑关系,明晰教研互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深入四川省广元市、四川省遂宁市及重庆市璧山区进行田野考察,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辅以问卷法对城乡联动教研中教师教研互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城乡联动教研在多地区已成为促进城乡教师共同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城乡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通过参与城乡联动教研活动拓宽了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的能力素质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教研冲突互动制约着联动教研有效的开展。乡村教育“城镇化”的发展定位引起了城乡联动教研偏城市化的定位,教研脱离乡村教学的实际,使得乡村教师不能很好的参与到教研互动中,教师教研水平低、学校教研经费供给少、教研主管部门管理难等现实问题难以跟上联动教研的发展需求,组织联动不足,教师互动不够导致教师参与联动教研获得专业提升的效果差。本研究认为,单从改进联动教研活动本身来提升教研效果的做法效果甚微,由内而外的加强联动教研建设才能彻底解决联动教研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与城乡联动教研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及激励保障机制,为联动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在文化层面,加强城乡学校教研文化的融合,消除唯本土教研文化优势的隔阂,为教师良好教研互动提供前提;在互动层面,强化多元主体参与联动教研的互动规范意识,以多样教研形式促进联动教研常态化开展;在评价方面,丰富教师评价与活动评价的内容,强化联动教研活动参与者参与教研评价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的教研改进及联动教研的健康发展。
陈蓉[6](2020)在《县级中学高中英语教师校本教研现状的个案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县级中学英语教师校本教研的调查研究有着积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作为中学一线教师,在参与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发现其发展缓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校本教研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充分了解学校校本教研现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析和解决校本教研面临的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积极作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助力师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本论文通过实证性调查研究,以高中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来了解笔者工作所在地—重庆市垫江县三所重点中学(垫江中学,垫江实验中学和垫江第一中学)高中英语教师校本教研现状,分析了校本教研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探索更加合理高效的校本教研方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反思性教学理论和行动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影响校本教研的主要因素在于:校本教研的模式是否科学完整,在教研方式的选择上和激发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及凝聚集体智慧方面是否合理;校本教研的评价机制和管理体系是否落实到具体的教研过程,是否具有引导性和前瞻性,是否能保证教研的顺利实施;校本教研的实践过程是否体现了教师作为教研人员的主体地位,教研内容的确定是否源于课堂服务课堂。基于所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首先,学校应当构建新型校本教研模式,从专题研讨和自我发展式两方面来深化教研。专题研讨式的校本教研基于教师个人思考,同时结合同伴互助和专家指导,帮助教研团体从被动接受型走向主动发展型;自我发展式的教研模式要求教师关注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规划。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把“理论+技能”、“研究+交流”和“经验+反思”三者结合起来,最大化自我发展模式下校本教研的成果。其次,革新和推动校本教研实践。以信息卡为纽带的兴趣校本教研把新理念带进课堂,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信息卡的传递让校本教研资源高效流动起来,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兴趣;以项目组为单位的项目校本教研是对具体问题的提炼和有机整合,实现校本资源和成果的最大增值,以其显着的开放性在教育维度、学习维度和创造维度建构校本教研氛围。同时从做好专家指导、专题讲座、及时沟通交流和优秀案例分析等方面来丰富校本教研实践活动方式。最后,完善和深化校本教研相关制度,管理层创新对校本教研的管理方法。从评价制度来看,校本教研应注重量的考核,又要重视质的飞跃;既要关注校本教研过程,又要关注成果应用;在激励制度方面,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更加注重和优化精神激励;推动保障制度的落实,在人力和财力上保障校本教研的开展,尤其要充分利用好人才优势,同时国家、学校和教研室分别做好管理上的掌控和引导。
张丽[7](2020)在《高校科研团队与学术生产力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科研团队的案例》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创新实力的水平上,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决定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地位、综合国力。高校作为除政府、企业以外最具人才实力、科研实力的知识库,日益成为科研产出的主力军,因此,国家利用人才优势、政策优势在高校建立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成为发展趋势。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科研团队,分析该科研团队学术生产力高产的相关因素。本研究主要运用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华中科技大学机械与工程学院的段正澄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展开案例调查,使用质性研究方法编码得出该团队取得众多科研成果的成功之处,重点分析科研团队与其学术生产力的关系。通过NVIVO软件对段正澄院士科研团队相关材料分析发现:科研团队的环境因素对段正澄院士科研团队影响最大,占比为37.21%,其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学校和团队内部三个方面;科研团队自身的创新能力是科研团队学术生产力的基础,其与团队学术生产力的关系为25.39%,段正澄院士科研团队不仅有科研实力雄厚的带头人,团队成员之间技能互补、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也是其科研创新的关键;优秀的领导人特质与团队学术生产力的关系为24.49%,该团队较为明显的特征是作为团队领导人的段正澄院士具有许多优秀的特质,段正澄院士坚持、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和团结团队、重视实践的品质,使得他的个人魅力和超凡品质深深吸引团队成员和同行;团队共同的心理契约与团队学术生产力关系占比为16.9%,该团队目标统一、责任感统一的共同心理契约为其学术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信念支持。基于研究材料,本研究认为高校科研团队与学术生产力的关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良好的科研环境是高校科研团队培养学术生产力的“温室”;第二,团队自身科研创新能力为团队学术生产力发展提供本质保障;第三,团队领导人的优秀特质促进团队学术生产力的发展;第四,团队共同的心理契约为学术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的发展,本研究尝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为科研团队塑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第二,提升团队成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第三,健全团队领导机制;第四,建立团队的共同心理契约。
樊慧[8](2019)在《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就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激励机制展开研究。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主要职能是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其内涵发展因资源欠缺、区位优势不明显等因素制约,更需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推动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比如师资数量匮乏、结构失衡、流失严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如何吸引和激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组建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迫在眉睫。论文在大量访谈和调研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一线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内三所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展开分析。从基本构成、评价考核、选拔培养、意愿激励四个维度,发现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以保健-激励因素理论为支撑,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激励的新路径。研究提出了要完善保健因素,营造环境,为师资开辟职称、“双师型”教师认定等绿色通道。同时健全多元评价、可持续培训、成就动机以及动态发展等激励因素,以吸引和激励更多优秀教师参与。理论上充实了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建设激励机制的研究成果。同时从实践应用角度看,调研发现的激励机制问题、产生原因,以及提出的保健-激励对策建议,能够为河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案。
靳秋月[9](2019)在《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研究》文中认为校本教研对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相对较弱的现实,关注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尤为必要。本研究综合采用调查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以临汾市J联校以及下辖的7所农村小学为样本,描述了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现实状况,分析了农村学校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学校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对策。本研究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叙述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以及概念界定。第二部分是研究设计与过程。主要详细介绍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过程。第三部分是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现状描述。主要从校本教研组织与管理、校本教研形式与内容、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知、教师对校本教研的参与以及校本教研实施效果等五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研究结论及问题分析。简要概述了样本校校本教研的总体情况;重点阐述了校本教研形式与内容较单一、教师缺乏参与校本教研的内驱力、教师同伴互助氛围不浓厚、校本教研专业引领不到位以及校本教研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从学校以及教师等角度简要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是农村学校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完善校本教研形式与内容、强化教师的校本教研意识、构建教师教研共同体、加强校本教研专业引领以及健全校本教研体制机制等对策。第六部分是结语。对本研究的特色以及不足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敖小红[10](2019)在《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民办高校学生需求量逐年增加。民办高等教育作为公办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民办高等学校教师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的践行者,教师的积极性高低,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稳定性。如何有效激励民办高校教师,激发其内在动机,提高其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愿意留下为民办高校服务,同时吸引更多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到民办高校服务,以确保我国民办高校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然而,现阶段,许多民办高校教师流失严重,有必要反思其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本文基于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对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试图找出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通过调查发现,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存在激励机制标准制定不够科学、合理;考核标准中负激励措施较多,正激励措施相对较少;激励措施难以满足专职教师多样化的需求;激励结果效价缺乏吸引力;考核过程存在一定主观性,不公平;正负激励措施难以产生持久的激励力等问题。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访谈调查分析清楚其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YN管理学院实际情况提出让专职教师代表参与激励机制的制定;充分授权,加强对专职教师的信任感;满足专职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适当增加激励目标结果效价,增强吸引力;增强绩效考核过程的公平性;加强机制设计,提高激励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等优化策略。通过以上优化策略,期望能够提高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对专职教师的激励作用,也期望能给其它正在进行激励机制改革的同类院校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教育主管部门和民办高校管理者提供教师激励机制建设参考。
二、教研室管理如何运用激励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研室管理如何运用激励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教研活动实施现状及策略探究 ——以昆明市A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二)教研活动薄弱现状改变的需要 |
二、文献综述 |
(一)教研活动的历史发展 |
1、教研活动的提出 |
2、教研活动的界定 |
3、教研活动的内涵及特点 |
(二)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 |
1、教研活动的基本类型 |
2、教研活动的组织方式 |
3、教研活动的运行模式 |
4、教研活动的实施流程 |
5、教研活动的制度管理 |
(三)教研活动的理论基础 |
1、终身教育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3、需要层次理论 |
4、教学最优化理论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研究法 |
3、政策文本分析法 |
第一章 昆明市A小学教研活动实施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研究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实施 |
1、问卷的制定与施测 |
2、访谈的制定与施测 |
3、调查对象和样本的选择 |
(三)调查对象 |
1、学校基本信息 |
2、问卷调查对象情况 |
3、访谈对象选定 |
(四)调查过程 |
二、昆明市A小学教研活动调查分析 |
(一)调查内容的确定 |
(二)调查内容的分析 |
1、教研活动的开展现状 |
2、教研活动的组织构建 |
3、教研活动的实施效果 |
三、调查结果与评价 |
(一)开展多形式教研活动,打造学习型校园 |
(二)制定切实的教研计划,提高参与积极性 |
(三)夯实教研活动的基础,助力教研有序推进 |
(四)发挥教研成果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第二章 昆明市A小学教研活动存在的不足 |
一、教研活动主体方面存在的不足 |
(一)参与教师缺乏主体意识,未能自主反思自身教学问题 |
(二)教研评价缺乏多元主体参与,难以突破学校教师主体局限 |
(三)各教研组的发展水平不均衡,未能发挥专业表率作用 |
二、教研活动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 |
(一)教研的目的不切合实际,无助于现实的教学问题实践 |
(二)理论资源固守学科内部,研究性教研活动不能保障 |
(三)教研开展存在形式化倾向,无法有效促进教研深入实施 |
三、教研活动成果方面存在的不足 |
(一)教研成果有效转换遭遇困境,不易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 |
(二)活动的优质成果推广迟滞,教研未能切实服务于教学 |
(三)教研问题改进完善未及时,促进教师教学成长效果不佳 |
四、教研活动保障方面存在的不足 |
(一)教研缺乏完整规划设计,学生的实质性收获不明显 |
(二)教研活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系统性教研活动 |
(三)教研评价缺乏长效激励机制,参与教师的热情难以激发 |
第三章 昆明市A小学教研活动存在不足的成因分析 |
一、教研活动的教师层面 |
(一)教师教研意识淡薄,以研促教认识不深 |
(二)教师综合素质不高,教研能力不全面 |
(三)教师教研目的模糊,具体化程度不足 |
(四)教师教学事务繁重,教研精力不充沛 |
二、教研活动的团队层面 |
(一)缺乏专业人员引领,经验丰富教师较少 |
(二)教研合作流于形式,教研队伍间交流欠缺 |
(三)各级教研规划脱钩,研究内容与教学需求偏离 |
(四)教研活动评价不全,评价多集中于领导 |
三、教研活动的学校管理层面 |
(一)制度的落实不到位,日常规定代替制度 |
(二)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主动性难以调动 |
(三)忽视教研文化熏陶,品质提升不够明显 |
(四)缺乏合理教研系统,保障机制有待改进 |
第四章 昆明市A小学教研活动理论诉求与典型案例 |
一、昆明市A小学教研活动理论诉求 |
(一)学校长远价值追求要求教研开展具有适切性 |
1、必要前提:教学目标达成 |
2、开展基础:教研计划切实 |
3、实施关键:教师积极参与 |
4、根本保障:奖励机制明确 |
(二)教师专业发展体现教研开展的必要性 |
1、教师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求 |
2、教师终身教育的现实要求 |
3、教师自我发展的自身需求 |
4、教研活动薄弱的现状需求 |
二、教研活动典型案例及反思 |
(一)各省市典型实践案例 |
1、常州市——以思维课堂为突破口,研课、授课、评课一体 |
2、北京市——以课题研究为突破点,提升教师教研能力 |
3、湖南省——以同课异构为切入点,同课同上同评共研 |
4、贵州省——以课程整合为促进点,集思广益助成长 |
(二)教研活动典型案例实践反思 |
1、师生共同发展,构建和谐课堂 |
2、课程资源整合,聚焦课程建设 |
3、教学方法多元,提高教学实效 |
4、教学目标具体,打造有效课堂 |
第五章 昆明市A小学教研活动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
一、落实教研活动系统规划 |
(一)贯彻落实教研目的,引领教研活动科学发展 |
(二)完善内容加强总结,促进教研活动成果运用 |
(三)筹备制度制定小组,制定合理教研活动制度 |
(四)搭建教师合作平台,促进各教研组深度交流 |
二、优化教研活动实践过程 |
(一)切实关注学生发展,注重教研活动成效建设 |
(二)拓展教师交流空间,加强教师之间同伴互助 |
(三)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加强教研活动理论学习 |
(四)“教”“学”“研”并重,促进教研常态化发展 |
三、完善教研活动评价体系 |
(一)关注师生实际需求,确保教研活动精准开展 |
(二)加强校级层面总结推广,强化教师教研意识 |
(三)制定教研评价系统规划,完善教研评价机制 |
(四)建立健全教研激励机制,保证教研持续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的重组与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的理论建构 |
第一节 学者的共同体与学科的共同体的新探索 |
一、学者的共同体理论背景 |
二、学科的共同体内涵及特点 |
三、理论适切性分析 |
第二节 共同体载体下高校教研室的特点与功能 |
一、教学质量保障的前提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
三、高校完善提升的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教研室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述评 |
第一节 教研室发展现状分析 |
一、教研室设置结构及定位模糊 |
二、教研室管理状态及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能不明确 |
三、教研室内教师队伍结构不稳定 |
第二节 教研室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组织环境发展下的角色定位偏差 |
二、组织功能弱化下的管理制度缺失 |
三、组织成员松散下的团队互动缺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教研室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
一、教研室建设的目标定位 |
二、教研室建设的原则设定 |
三、教研室建设的功能明确 |
第二节 教研室建设的策略选择 |
一、微观把握:教研室成员的精神发展 |
二、中观规划:教研室的完善运作 |
三、宏观调控:教研室的赋能增权 |
第三节 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的重构 |
一、完善教研室的范式与规章 |
二、创建教研室的文化与精神 |
三、促进教研室的保障与发展 |
四、虚拟教研室的打造与实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中职学校教师学习的支持策略研究 ——基于云南省E市两所中职学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教师学习是中职学校和中职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有关中职学校教师学习支持策略的研究比较匮乏 |
三、个人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中职学校 |
二、教师学习 |
三、学校支持策略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师学习的研究 |
二、关于教师学习的学校支持策略的研究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背景与对象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三、中职教师学习和学校支持策略的研究维度 |
(一)中职教师学习维度分析 |
(二)中职学校对教师学习的支持策略维度分析 |
四、调查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实施 |
第二章 中职教师学习现状与学校支持策略现状 |
第一节 中职学校教师学习现状 |
一、教师学习主动性不高 |
二、学习内容偏职业技能知识 |
三、学习途径单一 |
四、学习时间投入不够 |
五、学习氛围不浓厚 |
第二节 中职学校教师学习的支持策略现状 |
一、学习资源支持现状 |
二、学习内容支持现状 |
三、学习评价支持现状 |
四、学习活动支持现状 |
五、学习制度支持现状 |
六、教师学习的心理支持现状 |
第三章 中职学校教师学习支持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教师学习资源不足 |
一、学习时间没有保障 |
二、学习硬件设施配置不足 |
三、学习内容重职业技能轻文化知识 |
第二节 教师学习制度不健全 |
一、学习评价制度不合理 |
二、学习制度可操作性不强 |
三、学习激励机制欠缺 |
第三节 教师学习的氛围不足 |
一、教师学习活动缺乏有效监管 |
二、教师学习的心理支持缺失 |
第四章 完善中职学校教师学习支持策略的建议 |
第一节 丰富学习资源,满足教师学习需求 |
一、减轻教师工作量,保障教师学习时间 |
二、完善教师学习硬件设施配置 |
三、丰富文化知识类学习资料 |
第二节 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教师学习 |
一、建立合理的学习评价机制,完善学习评价制度 |
二、建立教师学习的激励机制,提高学习制度的可行性 |
第三节 支持与监管并重,加大教师学习力度 |
一、增强教师学习活动的实效性 |
二、加强对教师学习的心理支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学术共同体视域下A大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缘起 |
1.1.1 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 |
1.1.2 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系统化的支持机制 |
1.1.3 学术共同体为构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提供了有益视角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高校青年教师 |
1.3.2 教师专业成长 |
1.3.3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过程 |
2.3.1 抽样 |
2.3.2 资料搜集 |
2.3.3 资料分析与整理 |
2.3.4 成文方式与论文结构 |
2.4 研究者的思考 |
2.4.1 研究的效度问题 |
2.4.2 研究的信度问题 |
2.4.3 研究的推广度问题 |
2.4.4 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
第三章 A大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的调查结果 |
3.1 选聘机制 |
3.1.1 “守旧和恋家的传统” |
3.1.2 “倒是很简单啊” |
3.1.3 “跟卖猪肉一样” |
3.2 培养机制 |
3.2.1 “发通知的部门” |
3.2.2 “自学成才” |
3.2.3 “各自为营” |
3.2.4 “拿不出手” |
3.3 评价机制 |
3.3.1 “重科研轻教学” |
3.3.2 “都是算出来的” |
3.3.3 “不自取其辱” |
3.4 晋升机制 |
3.4.1 “把路给堵死了” |
3.4.2 “以不变应万变” |
3.4.3 “文理分开排名” |
3.5 激励机制 |
3.5.1 “赔” |
3.5.2 “再差不也是个合格” |
3.5.3 “口号喊得响” |
3.6 小结:实现内涵式发展——A大学教师培养工作的战略转型 |
第四章 研究结论 |
4.1 本研究建构的扎根理论 |
4.1.1 选聘机制:加强对基层学术组织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匹配度的考察 |
4.1.2 培养机制:推动学术场域的组织变革与打造学术共同体 |
4.1.3 评价机制:建立大学教师分层分类评价的导向机制与标准 |
4.1.4 晋升机制:实现大学青年教师晋升标准差异化与晋升路径多元化 |
4.1.5 激励机制:加大物质激励,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4.2 启示与建议 |
4.2.1 政府层面 |
4.2.2 高校层面 |
4.2.3 青年教师层面 |
4.3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4.3.1 本研究的局限之处 |
4.3.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青年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5)县域内城乡教师联动教研实践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理论基础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设计 |
一、城乡教师联动教研的实践形态 |
(一)行政干预的“捆绑式” |
(二)自发的同类学校协作 |
(三)“名师”引领的小型教研共同体 |
二、城乡教师联动教研的实践效益 |
(一)关注教师个体成长的教研走向常态化 |
(二)乡村教师的课堂教学走向规范化 |
三、冲突互动:城乡教师联动教研的问题凸显 |
(一)教研互动主体的角色失调 |
(二)教研活动的互动情境缺失 |
(三)教研过程的单向互动突出 |
(四)教研互动结果的评价僵化 |
四、联动教研呈现冲突互动现象的归因分析 |
(一)互动理念层面:乡村教育“城镇化”的误区 |
(二)教研实践层面:现实条件与发展需求的冲突 |
五、走向协调互动:城乡教师教研互动与互惠的策略探讨 |
(一)着力于制度设计,激发教研联动组织内生动力 |
(二)引导城乡学校的教研文化理性交流交融 |
(三)强化多元互动,保障联动教研常态化 |
(四)不搞一刀切,以能力素质提升为评价导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县级中学高中英语教师校本教研现状的个案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校本教研的研究 |
2.2 国内校本教研的研究 |
2.3 文献反思 |
第3章 校本教研的概述 |
3.1 校本教研的内涵 |
3.2 校本教研的特征 |
3.3 校本教研的要素 |
3.4 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 |
3.5 校本教研的理论基础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过程 |
第5章 校本教研现状的调查分析 |
5.1 校本教研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
5.2 校本教研访谈分析 |
5.3 校本教研观察的记录和分析 |
第6章 解决高中英语教师校本教研现状问题的对策 |
6.1 构建新型校本教研模式 |
6.1.1 专题研讨式的校本教研 |
6.1.2 自我发展式的校本教研 |
6.2 完善和深化校本教研制度 |
6.2.1 建立多样化的校本教研评价制度 |
6.2.2 加强校本教研激励制度 |
6.2.3 全方位落实校本教研保障制度 |
6.3 革新和推动校本教研实践 |
6.3.1 以信息卡为纽带的兴趣校本教研创新 |
6.3.2 以项目组为单位的项目校本教研创新 |
6.3.3 丰富校本教研实践活动 |
6.4 创新对校本教研的管理 |
6.4.1 国家方面 |
6.4.2 学校方面 |
6.4.3 设置专业的校本教研工作室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高中英语教师校本教研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Ⅱ 高中英语教师校本教研访谈提纲 |
附录Ⅲ 校本教研记录表 |
致谢 |
(7)高校科研团队与学术生产力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科研团队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科研团队 |
(二) 高校科研团队 |
(三) 学术生产力 |
二、有关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述评 |
(一) 国外关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 |
(二) 国内关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 |
三、有关学术生产力的研究述评 |
(一) 国外关于学术生产力的研究 |
(二) 国内关于学术生产力的研究 |
四、有关高校科研团队与学术生产力关系的研究 |
第三章 段正澄院士科研团队案例材料的质性分析 |
一、段正澄院士科研团队介绍 |
(一) 团队带头人 |
(二) 团队成员 |
二、研究设计 |
(一) 访谈对象 |
(二) 访谈提纲 |
(三) 具体访谈过程 |
三、扎根理论分析 |
(一) 访谈资料和相关数据的整理与一级编码 |
(二) 访谈资料和相关数据的整理与二级编码 |
(三) 访谈资料和相关数据的整理与三级编码 |
第四章 段正澄院士科研团队与其学术生产力的关系分析 |
一、段正澄院士科研团队相关因素与学术生产力的关系分析 |
二、“科研团队的支持环境”因素分析 |
(一) 国家支持 |
(二) 学校领导重视 |
(三) 团队文化氛围 |
三、“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因素分析 |
(一) 团队带头人科研实力雄厚 |
(二) 团队成员技能互补 |
(三) 学科交叉合作 |
四、“团队领导人特质”因素分析 |
(一) 耐得住寂寞 |
(二) “十年磨一剑” |
(三) 团结团队 |
(四) 重视实践 |
(五) 个人魅力 |
(六) 亲力亲为 |
五、“科研团队的共同心理契约”因素分析 |
(一) 目标统一 |
(二) 责任感统一 |
第五章 结论 |
一、高校科研团队与学术生产力的关系 |
(一) 良好的科研环境是高校科研团队培养学术生产力的“温室” |
(二) 团队自身科研创新能力为团队学术生产力发展提供本质保障 |
(三) 团队领导人的优秀特质促进团队学术生产力的发展 |
(四) 团队共同的心理契约为学术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
二、关于高校科研团队发展学术生产力的参考建议 |
(一) 为科研团队塑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
(二) 提升团队成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 |
(三) 健全团队领导机制 |
(四) 建立团队的共同心理契约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段正澄院士第一次访谈提纲 |
附录2 段正澄院士第二次访谈提纲 |
附录3 段正澄院士第三次访谈提纲 |
附录4 段正澄院士第四次访谈提纲 |
酣录5 段正澄院士第五次访谈提纲 |
附录6 段正澄院士第六次访谈提纲 |
附录7 原湖北孝感九州数控机床厂李启荣、范水勤先生访谈提纲 |
附录8 原湖北孝感九州数控机床厂卜广龙、黄伯清先生访谈提纲 |
附录9 郑州纺织机械厂前任厂长李林江、信息部副主任刘旭先生访谈提纲 |
附录10 编码设置原稿 |
致谢 |
(8)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
1.2.2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师资激励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创新创业教育 |
2.1.2 创新创业师资 |
2.2 相关理论 |
2.2.1 激励理论概述 |
2.2.2 双因素理论 |
3 河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师资激励问卷调研设计 |
3.1 调研目标 |
3.2 调研对象 |
3.3 问卷设计 |
4 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激励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现状 |
4.1.1 基本构成 |
4.1.2 管理考核 |
4.1.3 选拔培养 |
4.1.4 意愿激励 |
4.2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
4.3 师资激励存在问题小结 |
5 河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师资保健-激励因素分析 |
5.1 保健因素分析 |
5.1.1 环境影响 |
5.1.2 制度制约 |
5.2 激励因素分析 |
5.2.1 强制性管理 |
5.2.2 评价体系 |
5.2.3 培训激励 |
5.2.4 工作成就 |
6 河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师资激励对策建议 |
6.1 完善保健因素 |
6.1.1 营造基础环境 |
6.1.2 创新创业教育绿色通道 |
6.1.3 减压分类管理 |
6.2 健全激励因素 |
6.2.1 多元评价激励 |
6.2.2 可持续培训激励 |
6.2.3 成就动机激励 |
6.2.4 动态发展激励 |
7.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情况访谈问卷 |
附录2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激励机制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校本教研的国际背景 |
1.1.2 校本教研的国内背景 |
1.1.3 实践经验与研究兴趣相结合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 |
1.4.1 农村学校 |
1.4.2 联校 |
1.4.3 校本教研 |
2 研究设计与过程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观察研究法 |
2.2.3 调查研究法 |
2.2.4 个案研究法 |
2.3 研究过程 |
3 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现状描述 |
3.1 校本教研组织与管理现状 |
3.1.1 学校领导对校本教研的重视程度 |
3.1.2 校本教研组织建设 |
3.1.3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
3.2 校本教研形式与内容现状 |
3.2.1 校本教研形式 |
3.2.2 校本教研内容 |
3.3 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知现状 |
3.3.1 教师对校本教研内涵的了解 |
3.3.2 教师对校本教研意义的认识 |
3.3.3 教师对校本教研主导者的认识 |
3.4 教师对校本教研的参与现状 |
3.4.1 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
3.4.2 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频次 |
3.5 校本教研实施效果现状 |
3.5.1 校本教研作用 |
3.5.2 校本教研成果表达 |
3.5.3 教师在校本教研中遇到的困难 |
4 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研究结论及问题分析 |
4.1 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研究结论 |
4.1.1 建立了基本的校本教研保障机制,但机制不健全 |
4.1.2 制定了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但落实不到位 |
4.1.3 教师对校本教研有一定了解,但观念有偏差 |
4.1.4 校本教研作用有所发挥,但成效不明显 |
4.2 农村学校校本教研问题分析 |
4.2.1 校本教研形式与内容较单一 |
4.2.2 教师缺乏参与校本教研的内驱力 |
4.2.3 教师同伴互助氛围不浓厚 |
4.2.4 校本教研专业引领不到位 |
4.2.5 校本教研保障机制不健全 |
5 农村学校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对策 |
5.1 完善校本教研形式与内容 |
5.2 强化教师的校本教研意识 |
5.3 构建教师教研共同体 |
5.4 加强校本教研专业引领 |
5.5 健全校本教研体制机制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论文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办高校 |
2.1.2 专职教师 |
2.1.3 激励 |
2.1.4 激励机制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
2.2.2 过程型激励理论 |
2.2.3 行为改造理论 |
2.2.4 综合激励理论 |
3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现状 |
3.1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基本情况 |
3.1.1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来源 |
3.1.2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学历结构 |
3.1.3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职称结构 |
3.1.4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年龄结构 |
3.2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1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基本情况 |
3.2.2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满意度调查 |
3.2.3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标准合理性调查 |
3.2.4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绩效考评过程公平性调查 |
3.2.5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基本需求调查 |
4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4.1.1 激励机制标准制定不够科学、合理 |
4.1.2 考核标准中负激励措施较多,正激励措施相对较少 |
4.1.3 激励措施难以满足专职教师多样化的需求 |
4.1.4 激励结果效价缺乏吸引力 |
4.1.5 考核过程存在一定主观性,不公平 |
4.1.6 正负激励措施难以产生持久的激励力 |
4.2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制定者没有与专职教师进行充分探讨 |
4.2.2 对专职教师的管控大于领导 |
4.2.3 没有充分考虑不同人的不同需求 |
4.2.4 较大的激励效价会增加学校运营成本 |
4.2.5 考核过程透明性和公开性不足 |
4.2.6 没有对激励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整合 |
5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优化 |
5.1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优化设计思想及指导原则 |
5.1.1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优化设计思想 |
5.1.2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优化基本原则 |
5.2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优化策略 |
5.2.1 加强机制设计,提高激励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
5.2.2 让专职教师代表参与激励机制的制定 |
5.2.3 充分授权,加强对专职教师的信任感 |
5.2.4 满足专职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 |
5.2.5 适当增加激励目标结果效价,增强吸引力 |
5.2.6 增强绩效考核过程的公平性 |
6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优化保障措施 |
6.1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优化人员保障措施 |
6.1.1 激励主体的意识和素质保障 |
6.1.2 激励客体的意识和素质保障 |
6.2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优化技术保障措施 |
6.3 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优化经费保障措施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四、教研室管理如何运用激励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教研活动实施现状及策略探究 ——以昆明市A小学为例[D]. 李鹏瑞. 大理大学, 2021(08)
- [2]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的重组与改造研究[D]. 臧智慧.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中职学校教师学习的支持策略研究 ——基于云南省E市两所中职学校的调查[D]. 赵美红.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学术共同体视域下A大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研究[D]. 韩东. 河北大学, 2020(08)
- [5]县域内城乡教师联动教研实践策略研究[D]. 王爽. 西南大学, 2020(01)
- [6]县级中学高中英语教师校本教研现状的个案调查研究[D]. 陈蓉. 西南大学, 2020(01)
- [7]高校科研团队与学术生产力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科研团队的案例[D]. 张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激励机制研究[D]. 樊慧.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5)
- [9]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研究[D]. 靳秋月.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10]YN管理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 敖小红. 云南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