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陆九渊德育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陆九渊,德育思想,天人合一,自作主宰
陆九渊德育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李兰玉[1](2013)在《陆九渊德育思想考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古代着名理学家和教学家陆九渊在德育思想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他的德育思想源自儒家"天人合一"的观点,具有"本心"和"心学"的思想特点,他"自作主宰"的德育实践,对铸造高尚人才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3年24期)
杨露,董伟[2](2011)在《朱熹与陆九渊德育思想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朱熹与陆九渊均为我国南宋时期着名的思想家。作为理学和心学的重要代表,二者对道德教育也都十分重视。两位思想家的德育理论体系不仅对宋代德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当今的德育发展也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叁个维度进行探索,以期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德育教育。(本文来源于《世纪桥》期刊2011年21期)
陈明华[3](2009)在《陆九渊德育思想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着力于对陆九渊的德育思想体系作系统分析研究,指出陆九渊的德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明理"、"立心"、"做人"、"自作主宰"、"简易工夫"、"剥落"、"优游读书"等命题的论述之中,他把儒、佛、道叁家思想结合在一起,构筑了他的德育思想体系。(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09年08期)
燕国材[4](2008)在《陆九渊的德育心理、差异心理与教师心理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陆九渊的德育心理思想,探讨了德育的过程、原则与方法;差异心理思想中有因材施教的含义;教师心理思想强调教师应当"先知先觉",了解学生要"由内识其心",要善于帮助学生"减担"。(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陈明华[5](2005)在《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现实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分析陆九渊德育思想及其特点入手,提出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发扬、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文化发展叁个层次所确立的价值坐标体系中实现陆九渊德育思想的创造性转换。(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陈明华[6](2003)在《陆九渊德育思想对高校德育的现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是探讨陆九渊德育思想中那些有着普遍意义以及对当前高校德育有实际价值的东西,做到“古为今用”,从而为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的德育目标、德育原则、德育方法与途径提供自己的思路和观点。根本目的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振奋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这种研究探讨显得尤其重要。多年来,尽管在陆九渊思想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对陆九渊德育思想方面的研究却显得零碎且不系统,更缺乏对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现实价值和意义的研究。当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陆九渊的德育思想体系总体上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的色彩,那些有着普遍意义以及对高校德育有实际价值的东西往往被掩盖其中,难以直接运用于当前的高校德育。因此,必须在一定原则基础上实现其创造性的转换,才能体现出其内在的价值。 本文共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培养“创造着的人”的德育目标、“仁义”德性为基础的德育内容、强调自我修养的德育方法、德育思想的哲学考源四个方面对陆九渊的德育思想作了进一步的系统分析研究。笔者认为,陆九渊的德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理”、“立心”、“做人”、“仁”、“诚”、“中”、“自作主宰”、“简易工夫”、“剥落”、“优游读书”等命题的论述之中,他把儒、佛、道叁家思想结合在一起,构筑了他的德育思想体系。 第二部分一方面分析了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特点,另一方面提出了要评价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就必须确立一种科学的标准,这种标准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发扬、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文化发展叁个层次所确立的价值坐标体系中实现陆九渊德育思想的创造性转换。 第叁部分从叁个方面深入分析了陆九渊德育思想对高校德育的现代价值。其一,分析了陆九渊“做人”思想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陆九渊非常强调“做人”的重要性,他从明理、立心、做人的德育目标出发把道德教育看作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和基础。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确立和实现高校的德育目标,健全和完善高校的德育工作,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其二,揭示了陆九渊“自作主宰”思想的现代价值。笔者认为,在陆九渊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中,可以发现与现代主体性教育相同的德育思想及其实施雏形,这对于我们今天培养和形成高校教师的现代德育观念,具有重大的现代价值。其叁,阐明了陆九渊“简易工夫、剥落、优游读书”思想的启示作用。笔者认为,陆九渊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教育和引导高校学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铸造和涵养高校学生的理想人格,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总之,只有把陆九渊的德育思想放到学校、教师、学生所组成的叁维的、立体的坐标体系中,才能真正看到它对高校德育的现代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3-08-01)
陈明华[7](2003)在《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现实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分析陆九渊德育思想及其特点入手,提出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发扬、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文化发展叁个层次所确立的价值坐标体系中实现陆九渊德育思想的创造性转换。(本文来源于《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期刊2003-06-30)
陈明华[8](1999)在《试论陆九渊的德育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陆九渊德育思想的根源、目标、原则、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从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命题出发论述其道德根源;从“明理”、“立心”、“做人”叁命题出发论述其德育目标;从“仁”、“诚”、“中”叁命题出发论述其德育原则;从“简易工夫”、“剥落”、“优游读书”叁命题出发论述其德育方法,强调了陆学的唯心主义色彩。(本文来源于《抚州师专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陆九渊德育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朱熹与陆九渊均为我国南宋时期着名的思想家。作为理学和心学的重要代表,二者对道德教育也都十分重视。两位思想家的德育理论体系不仅对宋代德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当今的德育发展也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叁个维度进行探索,以期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德育教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陆九渊德育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兰玉.陆九渊德育思想考述[J].兰台世界.2013
[2].杨露,董伟.朱熹与陆九渊德育思想比较研究[J].世纪桥.2011
[3].陈明华.陆九渊德育思想体系的构建[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
[4].燕国材.陆九渊的德育心理、差异心理与教师心理思想[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
[5].陈明华.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现实转换[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6].陈明华.陆九渊德育思想对高校德育的现代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3
[7].陈明华.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现实转换[C].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2003
[8].陈明华.试论陆九渊的德育思想[J].抚州师专学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