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遥感图像判读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紫鹊界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定量分析了研究区景观镶嵌结构的空间特征以及研究区聚落景观、森林景观和梯田湿地景观的空间格局、生态过程以及景观生态适宜性,调查分析了紫鹊界的梯耕文化和傩文化特征,探讨了风景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为该景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景观类型主要包括聚落景观、森林景观、梯田景观、河流景观等景观类型,其中森林和梯田景观为优势景观。从风景区景观组成的面积构成看,紫鹊界风景区森林(杉木林和楠竹林)景观面积2613.88hm~2,梯田景观面积1274.25 hm~2,聚落景观面积334.99 hm~2,河流景观面积198.94 hm~2,分别占紫鹊界风景区总面积的54.05%、26.34%、6.93%、4.11%。风景区中森林景观和梯田景观占绝对优势。(2)紫鹊界风景区聚落斑块的平均面积均较小,聚落斑块主要集中在锡溪河景区,其聚落斑块密度最大,其他景区聚落分布则较为分散。主要是因为锡溪河景区位于河谷地带,地势相对低平,没有大面积分布的林地,说明区内自然条件和聚落在空间上的分布有明显区域差异,受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明显。(3)研究区森林斑块共计2923个,森林面积占风景区总面积的54.05%,森林景观格局指数表明森林景观类型分布不均,各种类型相差较大,多样性程度不高。森林景观均匀度较低,存在杉木林景观在森林景观中占绝对优势的现象。森林景观破碎度较大,景观整体性一般。(4)研究区的湿地以梯田、溪流等水系水域为主,研究区梯田斑块共计3146个,湿地面积占风景区总面积的30.45%;紫鹊界风景区梯田湿地斑块尺度变化范围较大,斑块数量上以中小尺度的斑块为主,所占比例高,比较破碎;而大尺度以上等级斑块数量虽少,但面积却占绝对优势。(5)通过对紫鹊界风景区的梯耕文化和古梅山文化的调查分析,将紫鹊界的梯耕文化分为有形梯耕文化和无形梯耕文化两部分,认为紫鹊界梯耕文化有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回归自然,万物有灵、注重人地和谐的特点。(6)在对研究区内的聚落景观、森林景观、梯田湿地景观和梯耕文化景观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分别就这些景观资源利用与开发提出了景观生态规划建议,并完成了紫鹊界风景名胜区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总体规划。运用GIS技术辅助进行风景区规划,特别是以梯田景观为对象进行系统性的规划,这是第一次,是对风景区规划理论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对今后其他风景区的规划有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风景区和风景区规划的概念1.1.1 风景区1.1.2 风景区规划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 研究的理论和技术基础1.3.1 景观生态学理论1.3.2 风景区规划理论1.3.3 “反规划”理论1.3.4 可持续发展理论1.3.5 GIS和RS技术1.3.6 国内外梯田研究现状1.4 国内外GSI在风景区规划中应用现状第二章 研究区背景与研究方法2.1 研究区背景2.1.1 紫鹊界风景区的自然条件2.1.2 紫鹊界风景区的历史背景2.2 社会系统概况2.2.1 景区人口2.2.2 民俗文化2.2.3 农业经济2.2.4 交通通讯2.2.5 教育卫生2.3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2.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4.1 研究内容2.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4.3 软硬件配置2.5 小结第三章 研究区基础图形文件的生成和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3.1 相关基础资料的收集3.2 紫鹊界地形图和TM影像资料的处理3.2.1 紫鹊界风景区地形图处理3.2.2 紫鹊界风景区TM影像数据处理3.3 紫鹊界核心景区景观制图3.4 紫鹊界风景区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3.4.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3.4.2 紫鹊界风景区景观空间特征分析3.5 紫鹊界风景区生态敏感性分析3.5.1 生态敏感性分析方法3.5.2 生态因子选取3.5.3 单因子评价3.5.4 生态敏感性分析评价3.6 小结第四章 基于GIS的紫鹊界核心景区景观空间格局研究4.1 紫鹊界核心景区聚落景观空间格局分析4.1.1 聚落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4.1.2 紫鹊界核心景区聚落景观空间格局分析4.1.3 紫鹊界核心景区聚落景观建设用地适宜性分析4.2 紫鹊界核心景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4.2.1 森林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4.2.2 紫鹊界核心景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4.2.3 紫鹊界核心森林生态廊道分析4.3 紫鹊界核心景区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分析4.3.1 梯田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4.3.2 紫鹊界梯田湿地景观格局分析与评价4.3.3 河流湿地4.3.4 河流廊道系统分析4.4 紫鹊界核心景区文化景观分析4.4.1 紫鹊界梯耕文化历史4.4.2 紫鹊界风景区梯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容4.4.3 紫鹊界农耕文化的特色4.5 小结第五章 基于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紫鹊界核心景区景观生态规划5.1 紫鹊界核心景区概况5.2 现状与问题分析5.3 规划指导思想5.4 规划原则5.5 规划目标5.6 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5.7 紫鹊界核心景区规划内容5.7.1 紫鹊界核心景区聚落景观规划5.7.2 紫鹊界核心景区森林景观规划5.7.3 紫鹊界核心景区湿地景观生态规划5.7.4 紫鹊界核心景区梯耕文化旅游资源规划5.7.5 道路交通规划5.7.6 绿化规划5.7.7 景观规划意向5.7.8 环境容量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6.1 研究的主要成果6.2 研究的创新点6.3 方法的不足和改进之处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紫鹊界论文; 梯田论文; 生态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