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少数民族大学生来到大学后,首要和关键问题是文化适应。文化适应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过程,有必要进行研究。本文通过访谈法收集信息,用资料分析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并不是铁板一块,在社会分层、文化特征和教育历程都可能不同。相应的,他们的文化适应情况也不同。本文试图描述和生动揭示社会分层、文化特征和教育历程不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行为选择有什么不同。本文用主客位视角、深描视角和整体性视角,通过分析他们文化适应的初始阶段、人际交往、活动参与和民族认同,来完整呈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过程、模式和结果。少数民族大学生刚到北京时,既感到兴奋、欣喜,也有很强的不适应感,或者是两种情感的交融。这与西方传统文化适应阶段理论的描述是不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民族文化特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选择:民族文化特征明显的倾向于同质性人际圈子,而民族文化特征不明显的倾向于开放性的人际圈子。通过人际交往的分析,发现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区分着“他者”和“我类”。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园内外组织的参加和活动的参与,是为了满足工具性和情感需要。参加学生会、团委等体制化和校外兼职活动是为了满足工具性需要,而参加学生社团和老乡会等,是为了寻找乡谊,是为了满足情感性需要。兴趣,是行为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发现与其他人的差别,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成分。但是,他们在民族认同方面存在着差异。民族文化特征强的民族认同感强烈,而民族文化特征弱的民族认同感淡漠。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民族认同感实际上是因发现与其他人的边界而产生和强化。通过对陈述者陈述内容的分析,西方传统的有关文化适应阶段、模式的理论需要修正。文化适应距离,可以成为分析和解释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一个很好的视角。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呈现“外散-内聚”模式。为了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实现文化适应,有必要在宏观上,适度扩大内地班规模、改善有关少数民族的舆论环境和建设多元文化城市;在中观上,加强民族观和文化教育、创造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和有针对性展开辅导等;微观层次上,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文化观、寻求同质性群体帮助和主动参加多元文化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