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对航空旅客运输市场研究大多针对单一市场进行,如某个机场旅客吞吐量、某条航线旅客运输量或全国航空旅客运输总量的研究,缺乏从分布性角度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航空旅客运输市场及其变化规律。为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从理论阐述、模型建立及其实证或仿真分析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我国航空客流分布性及其生成机理问题。着重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可拓学、集对分析和模糊数学等属于智能计算范畴的诸多非经典数学方法,并与传统方法中的概率统计、回归分析以及重力模型相结合,研究不确定环境下我国航空客流三大分布特性:航空旅客运输市场需求生成分布特性、航空客流节点分布特性和航空旅客OD流分布特性。首先,本文从理论上揭示了空间航空运输联系的内涵及其特征,将航空运输联系置于经济、社会、地理大环境中,阐述了航空运输联系的基本规律,研究航空旅客运输需求生成机理;分析了诸多相关影响因素,基于灰色关联分析选出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可拓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大陆31个地区航空客流生成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各地区航空旅客运输需求生成静态分布规律、静态流入与流失情况及其动态变化排序;应用集对分析模型,确定各地区航空旅客运输需求生成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对地区进行了分类。其次,鉴于机场辐射域界定结果构成了航空客流节点分布,本文分析了都市圈发展、机场服务、地面交通因素对机场辐射域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基于地面交通距离、航空旅客运输市场供求关系和航空旅客对机场选择的机场辐射域量化模型。应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对机场辐射域界定的最短距离法模型进行了两种修正;对机场辐射域最优规划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基于离散选择模型,以苏南机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三,本文分析了我国航空旅客OD流分布影响因素及其距离衰减特性;对比分析了现有的旅客OD流分布模型,对传统标准重力模型进行了修正,根据我国特点建立了包含10个虚拟变量的重力模型;为了反映相同时间间隔航空旅客OD流分布特征,本文分别采用1995、2000和2005年国内主要航段客流量数据标定重力模型参数,通过参数值的横向和纵向比较,研究了我国国内航空旅客OD流分布现状特征以及十年来随时间演化规律;基于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2006至2010年含虚拟变量的重力模型参数值,并对2006年部分有代表性航段旅客运输量进行拟合,效果良好。最后,本文分析了我国未来高铁对航空旅客OD流的影响。建立了等时航线距离模型和等成本航线距离模型;提出了“城市对”高铁与民航分担率组合模型;根据高铁竞争导致航空旅客OD流动态变化进而影响机场旅客吞吐量的机理,提出了基于航空旅客OD流的含虚拟因子的逆向重力模型算法。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 问题的界定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4.1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1.4.2 研究方法1.4.3 技术路线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2.1 航空旅客运输需求生成研究现状2.1.1 国外相关研究2.1.2 国内相关研究2.2 航空客流节点分布研究现状2.2.1 国外相关研究2.2.2 国内相关研究2.3 航空旅客OD 流分布研究现状2.3.1 国外相关研究2.3.2 国内相关研究2.4 本章小结第三章 航空旅客运输需求生成分布特征3.1 生成机理3.1.1 航空旅客运输需求生成的起因3.1.2 影响因素分析3.1.3 航空旅客运输需求类型3.2 生成分布模型3.2.1 基于灰色关联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3.2.2 航空旅客运输需求生成分布的综合评价模型3.2.3 基于集对分析的影响因素地区差异分析3.3 航空旅客运输需求生成的地区分布实证3.3.1 航空旅客运输需求生成综合评价实证分析3.3.2 地区航空旅客运输量影响因素差异实证分析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航空客流节点分布特征4.1 机场辐射域影响因素分析4.1.1 城市发展对机场辐射域的影响4.1.2 机场服务对机场辐射域的影响4.1.3 地面交通对机场辐射域的影响4.2 航空客流节点分布模型4.2.1 基于地面交通距离的航空客流节点分布模型4.2.2 基于供求关系的航空客流节点分布模型4.2.3 基于航空旅客选择的航空客流节点分布模型4.3 航空客流节点分布实证分析4.3.1 最优机场辐射域仿真分析4.3.2 苏南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航空旅客OD 流分布特征5.1 航空旅客OD 流分布影响因素分析5.1.1 航线网络规模及其结构5.1.2 机场条件与性质5.1.3 地面交通运输方式5.1.4 城市职能因素5.2 航空旅客OD 流分布模型5.2.1 我国航空旅客OD 流距离衰减特性5.2.2 旅客OD 流分布模型的选择5.2.3 含虚拟变量的重力模型5.3 航空旅客OD 流分布实证分析5.3.1 数据采集5.3.2 虚拟重力模型参数标定5.3.3 计算结果分析5.4 基于灰色模型的参数值预测5.4.1 灰色系统理论相关模型5.4.2 GM(1.1)模型标定5.5 本章小结第六章 高铁对航空旅客OD 流的影响分析6.1 高铁发展现状与趋势6.1.1 国外高铁发展对航空旅客运输的影响6.1.2 我国高铁发展现状与趋势6.2 民航与高铁竞争模型6.2.1 等时航线距离模型6.2.2 等成本航线距离模型6.2.3 民航与高铁旅客分担率组合模型6.3 基于航空旅客OD 流的逆向重力模型算法6.3.1 含虚拟因子的逆向重力模型算法6.3.2 算例6.4 本章小结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7.1 本文工作总结7.2 主要创新点7.3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致谢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附表1 部分机场旅客吞吐量数据附表2 部分航段旅客运输量数据附表3 主要航段距离数据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航空客流论文; 机场辐射域论文; 智能计算论文; 影响因素论文; 市场分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