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二芝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150500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脑血检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有关心理特征及因素,提高护理的方法及效果,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收集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我院神经内科接诊的老年脑血检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通过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38士1.87)d明显低于对照组(12.28士1.86)d,QOL一UCC评分(36.74士2.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2.38士6.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均治愈出院,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心的护理,适当的预防措施,积极的治疗,患者完全可以康复。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老年脑血检住院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情绪稳定,认知障碍、绝望感、孤独寂寞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74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042-01
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增加,脑血栓发病率也成上升趋势,本病好发于中年以后,多见于一岁以上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男性多于女性。在医院住院期间我们发现脑血栓住院患者存在诸多心理不良因素,我科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采取根据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收集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我院神经内科接诊的老年脑血栓患者80例进行性临床研究,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根据国际QOL-UCC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存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评分标准主要包括9项社会活动情况、5项抑郁心理症状及5项焦虑心理症状等19个维度,每项0-4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通过出院随访,在患者治疗出院1个月后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评估,并严格进行记录评分。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其中年龄最小者60岁,最大者78岁,平均年龄(62.87士10.43)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其中年龄最小者61岁,最大者80岁,平均年龄(63.27士11.58)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学历58例,高中以上学历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者人院后均常规给予降低血粘度、脱水降颅压、缓解脑部水肿、溶血栓及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且按照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降糖、降压、降血脂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主要包括健康宣教、口腔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治疗、皮肤护理及病情观察等内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然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入院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热情主动为患者安排病床单元,通知医生尽快进行相关检查及处置,根据不同老年患者的文化、职业、病情状况、心理特点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医护人员主动热情的服务能够拉近医患间的关系,促进医护患之间和谐,有利于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因为老年患者常有各种心理特征,护士通过宣教要善于发现心理问题,了解老年脑血栓患者的需求和顾虑,激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信心,特别针对由于疾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使脑血栓老年患者情绪低落,思想负担加重也对治疗丧失信心的一部分患者,我们要有的放矢的开展心理护理。脑血栓老年患者大多数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会出现许多并发症,如果护理不当会出现褥疮、口腔溃疡、静脉炎等情况,因此,良好的临床护理是护患沟通的前提。在护理上一定要加强,工作中主动帮助脑血栓老年患者解决困难,在生活上处处关心和体贴,生活的能力差或不能自理患者,给患者定时按摩翻身和协助排便,避免褥疮发生,积极认真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预防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调整饮食结构,适当选用对于脑血栓的预防效果很好的食物。保证充足的饮水,排出体内囤积的废物,充足的饮水对于脑血栓的预防很重要。老年人生理调节和适应功能减退,忌饭后就睡,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戒烟酒。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38士1.87)d明显低于对照组(12.28士1.86)d,QOL一UCC评分(36.74士2.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2.38士6.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均转普外科继续治疗痊愈。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未出现相关并发症。
3结论
3.1老年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状况
老年脑血栓患者的焦虑类型以患病性、分离性、适应困难性为主,①患病性焦虑指患者对疾病的出现产生的一种心理应激反应,主要担心疾病能不能够治愈,占患病率的以上。②分离性焦虑主要是指患者在住院后与其所熟悉或依赖性强的人和物分离所引起的负性情绪反应,包括配偶、子女、单位同事、亲属、朋友等。③适应困难性焦虑对医院环境的不熟悉及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社会、家庭、工作、生活等环境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不适应新的生活规律及方式和患者角色。悲观、急躁感运动性失语表现为患者听懂别人的话语,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因语言障碍不能顺利与他人交流,脑血栓的后遗症中最多见的就是偏瘫,因肢体活动不便,对周围事物心有余而力不足,患者很容易产生急躁、悲观、焦虑情绪。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能力,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家庭的负担,从而导致患者的心理压力巨大#[]。再次,脑血栓治疗的花费相对较高,再加上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及措施,故患者常因担心无法负担医疗费用而出现不安、抑郁、焦虑及自暴自弃等情绪。最后,患者家属、朋友对患者的冷落、不理解,易使患者出现孤独和失落感。
3.2老年脑血栓患者心理护理干预
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言语、运动功能障碍,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发现患者大多存在心理和情感障碍等。我们组织护士学习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了解脑血栓护理及康复训练等专科知识,提高科室专科护士的自身素质。脑血栓形成的患者由于病情发展快、恢复期较漫长,负性情绪表现明显,年月至年月我院例岁以上老年脑血栓患者加强开展了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在精神上鼓励患者,明显改善老年脑血栓患者的焦虑不安、恐惧、孤独寂寞、低落、悲观失望、厌倦等心理状态,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后遗症消除或减少,促进患者自主生活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结束语:对于老年高血栓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应注意观察患者对支持治疗的反应及病情变化,如指导患者勤饮水等。需要根据患者症状及体征分析预测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血栓形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不同病情进行有重点护理,既可以预防病情加重,提高治疗效果,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尽量获得患者家属的支持,使家属也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来,并给予患者充分的家庭支持。对老年脑血栓患者采用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袁秀峰,苏彦凤.老年脑血栓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7):144一144
[2]肖波.老年脑血栓患者心理护理的体会[J].吉林医学,2007,28(l:4)1617
[3]朱颖.脑血栓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36):7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