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兔、狗和猪等单室胃动物的胃肌肉层进行了逐层整片剥离,并采取肉眼观察与体视显微镜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兔、狗和猪的胃肌肉层各层的具体分布区域、连接状态以及胃不同部位的厚度变化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兔、狗和猪胃的肌层解剖特征,从而为比较解剖学和生理学积累了基础资料,并为重新探讨胃肌肉层与胃分区、胃运动以及胃中间横带的关系提供了依据。实验结果如下:兔胃纵行肌主要分布于胃大弯、幽门部以及胃的脏面和膈面。其中,贲门附近的纵行肌呈螺旋形分布,幽门部表面的纵行肌呈U形分布。兔胃环行肌主要分布于胃体和幽门部。其中,贲门口和幽门口均存在增厚的环行肌环,幽门部中部有一条显著增厚的环行肌带。斜行肌在贲门切迹处与食管环行肌相延续,然后,一部分斜行肌沿胃小弯两侧向下延伸,并终止于角切迹上方;其余的斜行肌呈环状分布于胃底和胃体。狗胃大部分都被纵行肌所覆盖,仅在胃小弯两侧分布稀疏,甚至缺失。在膈面,纵行肌在胃体上部积聚,然后辐射分布到整个胃体。在幽门部,纵行肌增厚,并形成完整的一层。狗的胃底很小,所以环行肌几乎分布于整个胃。幽门口的环行肌显著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在幽门部中部,环行肌形成一条强厚的肌带,并与幽门括约肌在胃小弯侧相会。狗胃斜行肌在贲门切迹处与食管环行肌相延续,然后,一部分沿胃小弯两侧向下延伸,至角切迹后,转向胃大弯行走并与对侧的内斜行肌构成肌环;其余的斜行肌呈环状分布到胃底和胃体,并且在胃体中部与环行肌融合。猪胃纵行肌覆盖着胃的大部分。胃体下部纵行肌稀疏,且走向不明显。在幽门部,纵行肌增厚,但胃小弯侧缺失。环行肌从贲门下方一直延续到幽门。自贲门至角切迹,环行肌分为深浅两层,浅层环行肌向左上方分布于胃体前部和胃底,但不到达胃憩室,深层环行肌斜向下分布到整个胃体。在幽门口,环行肌自胃小弯侧向胃腔内突出,形成幽门圆枕。内斜行肌在贲门切迹处与食管环行肌相延续,然后,一部分沿胃小弯两侧向下延伸,至角切迹下方终止;其余的斜行肌呈环状分布到胃底和胃体。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选对方法 轻松祛除法令纹[J]. 医学美学美容 2020(Z1)
- [2].健康快报[J]. 人人健康 2014(06)
- [3].右足背肌肉层滑膜肉瘤1例[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2(02)
- [4].养生莫忘保护胃[J]. 祝您健康 2014(08)
- [5].用力按摩才有感,肌肉在报警[J]. 康颐 2018(03)
- [6].重在预防的“月家痨病”[J]. 医药与保健 2008(10)
- [7].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有讲究[J]. 益寿宝典 2018(26)
- [8].柑橘凤蝶臭丫腺的解剖学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01)
- [9].为什么撞到肘部会又酥又麻[J].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6(01)
- [10].饥饿对漠斑牙鲆消化道组织结构的影响[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5(01)
- [11].坏习惯 伤害老人胃[J]. 人人健康 2014(11)
- [12].中老年人要注意护胃[J]. 家庭医学 2008(09)
- [13].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大鲵的病理组织学观察[J]. 中国兽医杂志 2020(02)
- [14].春季护胃不可忽视[J]. 老同志之友 2018(08)
- [15].超声诊断背部肌肉层包虫病1例[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09)
- [16].老人和孩子尤要当心疝气[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9(10)
- [17].珠江口池养梭鱼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17)
- [18].谈谈妇女“月家痨病”[J]. 四川中医 2016(02)
- [19].谈谈妇女“月家痨病”[J]. 四川中医 2016(03)
- [20].谈谈妇女“月家痨病”[J]. 四川中医 2016(08)
- [21].谈谈妇女“月家痨病”[J]. 四川中医 2015(03)
- [22].注射最出易现的错误[J]. 人人健康 2014(11)
- [23].谈谈妇女“月家痨病”[J]. 四川中医 2014(03)
- [24].谈谈妇女“月家痨病”[J]. 四川中医 2014(07)
- [25].谈谈妇女“月家痨病”[J]. 四川中医 2014(11)
- [26].谈谈妇女“月家痨病”[J]. 四川中医 2019(02)
- [27].谈谈妇女“月家痨病”[J]. 四川中医 2019(03)
- [28].谈谈妇女“月家痨病”[J]. 四川中医 2019(05)
- [29].谈谈妇女“月家痨病”[J]. 四川中医 2019(09)
- [30].谈谈妇女“月家痨病”[J]. 四川中医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