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球藻蓝细菌论文-陈斌

聚球藻蓝细菌论文-陈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球藻蓝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蓝细菌,16SrRNA,系统发育,聚球藻属

聚球藻蓝细菌论文文献综述

陈斌[1](2013)在《蓝细菌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LZ1藻株的分子鉴定及其培养条件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蓝细菌(Cyanobacteria)又称为蓝藻,其能产生多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初级及次级代谢产物,但是对于蓝细菌的分类目前比较复杂,具有多种认识。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一株已经过形态学初步鉴定为假鱼腥藻属(Pseudanabaena)的蓝细菌LZ1通过基于16SrRNA的分子鉴定技术与形态学鉴定相结合,对蓝细菌LZ1进行了分类鉴定。蓝细菌LZ1的16SrRNA序列较为保守,变异性不高,可用于属水平上的分类鉴定,测序所得的16SrRNA片段经过拼接后最终用于进行序列分析的长度为413bp,AT含量为47.5%,经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蓝细菌LZ1与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在四种方法(MP法,ML法、NJ法及贝叶斯法)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以较高的支持率或后验概率值聚在一个分支上,与假鱼腥藻没有聚在一个分支,LZ1与聚球藻属其他菌株的种间遗传距离在0.002~0.012之间,与聚球藻科其他属及假鱼腥藻属的遗传距离在0.105~0.156之间,前者的种间遗传距离明显小于后者,可将蓝细菌LZ1归为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 sp.)。我们又对蓝细菌LZ1的培养条件进行摸索与调控,在不同浓度的NaHCO3、磷、尿素和硝酸钠和不同起始pH值培养蓝细菌LZ1,并测其每天的OD700和pH值,绘制生长曲线和pH值变化曲线。发现蓝细菌LZ1对高盐高碱适应性较强,在高碱条件下仍然可以正常生长,最适NaHCO3浓度为100mM/L,最适起始pH值为8.5,生长中对氮元素的利用偏好硝态氮(硝酸钠),浓度在681.683mg/L时生长最好,而磷元素对蓝细菌LZ1影响较小,甚至在0浓度下还可以正常生长。同时还进行了色素分析及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及组分分析,得到总粗蛋白质含量为35.8%,氨基酸总量为34.4%,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5-25)

李洪波,梁玉波,袁秀堂[2](2012)在《辽宁长海浮筏养殖对聚球藻蓝细菌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辽宁省长海县海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是辽宁省的水产养殖重点海域。浮筏养殖和底播增殖虾夷扇贝,已发展成为长海县的支柱经济产业,其产值占全县渔业总产值的90%以上。但是,近几年来长海海域生态环境存在急剧恶化趋势,增养殖海域自身污染越来越为严重,养殖病害频繁发生,成为限制海洋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12年05期)

聚球藻蓝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引言辽宁省长海县海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是辽宁省的水产养殖重点海域。浮筏养殖和底播增殖虾夷扇贝,已发展成为长海县的支柱经济产业,其产值占全县渔业总产值的90%以上。但是,近几年来长海海域生态环境存在急剧恶化趋势,增养殖海域自身污染越来越为严重,养殖病害频繁发生,成为限制海洋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球藻蓝细菌论文参考文献

[1].陈斌.蓝细菌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LZ1藻株的分子鉴定及其培养条件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2].李洪波,梁玉波,袁秀堂.辽宁长海浮筏养殖对聚球藻蓝细菌分布的影响[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2

标签:;  ;  ;  ;  

聚球藻蓝细菌论文-陈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