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铝超重力沉淀法—微波场集成制备纳米氧化铝

硝酸铝超重力沉淀法—微波场集成制备纳米氧化铝

论文摘要

氧化铝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磨料、耐火材料、结构材料、催化剂及其载体等领域的材料,而纳米氧化铝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具有普通氧化铝所不具备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制备氧化铝的方法中,气相法成本过高,固相法不能得到粒度均匀的粒子,故本文采用液相法制备氧化铝,此方法成本低、工艺简单且易于放大生产,但所得产物在制备的整个过程中都易发生团聚现象,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针对液相法所制得的氧化铝易团聚的现象,本文采用了以下办法:首先,使用螺旋通道型旋转床(RBHC)超重力反应装置强化两液相之间的传质,加大混合强度,减少所得溶胶中粒子得团聚;其次,反应原料中加入蔗糖做添加剂,利用蔗糖可在氧化铝表面单层分散的特性,起到阻碍氢氧化铝团聚的效果,并能在热处理过程中碳化,继续起到保护产物的作用;最后,在煅烧阶段使用微波作为热源,利用其加热均匀,烧结快的特点,制备γ和α相氧化铝,起到了明显效果。本文首先研究了氧化铝的制备工艺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如沉淀剂的选择、硝酸铝与蔗糖的配比、终点pH值、反应操作条件(包括超重力床的转速、沉淀剂加入速度以及溶胶老化时间)的影响。通过分析了不同条件下pH-t变化、产物的TG/DTA图、X射线衍射图谱、红外吸收光谱、粒度分布和扫描电镜图,得到较优的氧化铝制备工艺为:在螺旋通道型旋转床超重力反应装置中,以氨水为沉淀剂时,加入速度为10 ml/min,反应至pH=7(若选取碳酸铵为沉淀剂,反应终点应为pH=9)80℃老化2 h,在微波马弗炉中700℃煅烧4h可得到粒径小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结晶度高的γ-Al203。然后,在对煅烧条件对氧化铝制备的影响的研究中,通过分析煅烧产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和透射电镜图发现煅烧方式对产物有较大影响:微波煅烧比普通煅烧加热更为均匀,有利于制备出晶相完整、分散性好的γ-Al203。同时还得到了煅烧温度对前躯体的影响为:前躯体在700℃煅烧后为γ相,粒径约为9 nm;1100℃煅烧时为γ相与α的混合物,γ-Al203的平均约为9 nm,α相的平均粒径约为26 nm,说明团聚是伴随相变发生的。在1200℃下煅烧得到的产物中,γ相完全消失,得到完整的片状α晶相粉末,经谢乐公式计算,粉体的一次晶粒粒径为40.3 nm。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纳米材料简介
  • 1.2 氧化铝简介
  • 2O3简介'>1.2.1 γ-Al2O3简介
  • 2O3简介'>1.2.2 α-Al2O3简介
  • 1.3 氧化铝的合成方法
  • 1.3.1 气相合成法
  • 1.3.2 液相合成法
  • 1.3.3 固相合成法
  • 1.4 纳米微粒的团聚现象
  • 1.4.1 纳米颗粒团聚的形成机理
  • 1.4.2 控制纳米颗粒团聚的方法
  • 1.5 超重力反应器
  • 1.5.1 超重力反应器简介
  • 1.5.2 螺旋通道旋转床超重力反应器
  • 1.6 微波加热
  • 1.6.1 微波加热简介
  • 1.6.2 微波煅烧氧化铝
  • 1.7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1.8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螺旋通道型旋转床(RBHC)超重力法制备氧化铝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2.2.3 实验步骤
  • 2.3 样品的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3.3 扫描电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 2.3.5 激光粒度分布
  • 2.3.6 差热差重TGA/DSC
  • 2.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1. pH-t变化曲线
  • 2.4.2 热重曲线
  • 2.4.3 反应器的影响
  • 2.4.4 沉淀剂的影响
  • 2.4.5 添加蔗糖的影响
  • 2.4.6 反应终点pH的影响
  • 2.4.7 操作条件的影响
  • 2.4.8 老化时间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波煅烧制备氧化铝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2 实验方案
  •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热重TG-DTA
  • 3.3.2 普通煅烧与微波煅烧效果分析
  • 3.3.3 样品的相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全文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高纯单分散球形纳米氧化铝[J]. 硅酸盐通报 2020(03)
    • [2].颗粒浓度对含纳米氧化铝石蜡光热特性的影响[J]. 建筑节能 2020(10)
    • [3].纳米氧化铝对菲的吸附[J]. 环境化学 2019(04)
    • [4].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17)
    • [5].生产高纯纳米氧化铝工艺成套技术的研究[J]. 中国金属通报 2017(09)
    • [6].高岭土制备纳米氧化铝技术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04)
    • [7].我校教师在《Science》上发表评论文章[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9)
    • [8].粉煤灰在纳米氧化铝制备中的应用[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07)
    • [9].硬脂酸改性纳米氧化铝的工艺[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8(01)
    • [10].不同形状纳米氧化铝对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毒性[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6(02)
    • [11].微/纳米氧化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抑制电树枝生长能力的研究[J]. 电工技术学报 2015(06)
    • [12].纳米氧化铝改性灌封胶的研究[J]. 铸造技术 2014(03)
    • [13].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铝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2(02)
    • [14].环氧树脂/活化纳米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固化动力学[J]. 化工学报 2011(06)
    • [15].纳米氧化铝新工艺解工业化难题[J]. 中国粉体工业 2009(01)
    • [16].球形纳米氧化铝颗粒制备微晶陶瓷及传质动力学研究[J]. 材料工程 2020(03)
    • [17].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13)
    • [18].纳米氧化铝粒子对聚丙烯腈纤维物理吸附性能的影响[J]. 国际纺织导报 2016(07)
    • [19].介孔纳米氧化铝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J]. 工业催化 2013(08)
    • [20].爆温控制合成γ型纳米氧化铝[J].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2011(02)
    • [21].纸张涂布颜料用纳米氧化铝的改性及其研究进展[J]. 涂料工业 2011(09)
    • [22].纳米氧化铝新工艺[J]. 技术与市场 2009(03)
    • [23].纳米氧化铝增韧增强环氧树脂效果好[J]. 粘接 2009(12)
    • [24].纳米氧化铝对斑马鱼学习记忆水平的影响:粒径与铝离子的作用[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9(06)
    • [25].微量纳米氧化铝掺杂强化氧化锆陶瓷材料研究[J]. 陶瓷学报 2019(04)
    • [26].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改性工艺探讨[J]. 化工管理 2015(34)
    • [27].改性环氧树脂基纳米氧化铝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其耐久性[J]. 中国表面工程 2019(05)
    • [28].高纯低维纳米氧化铝生产工艺研究[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14(05)
    • [29].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铝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2(01)
    • [30].纳米氧化铝成石油化工业高端催化剂[J]. 有色设备 2011(01)

    标签:;  ;  ;  ;  

    硝酸铝超重力沉淀法—微波场集成制备纳米氧化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