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技术在高粱属6个近似种的亲缘关系分析及其种籽识别中应用

分子标记技术在高粱属6个近似种的亲缘关系分析及其种籽识别中应用

论文摘要

1 高粱属(Sorghum)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采用CTAB法、SDS法、CTAB-SDS法及TaKaRa法等4种方法提取高粱属6个近似种(假高梁、黑高粱、丝克高粱、拟高粱、苏丹草和明福1号)种子的DNA,并对不同提取方法所获取的DNA的纯度、质量浓度及DNA提取率研究分析比较,建立微量提取高粱属DNA方法——CTAB-SDS法。2 高粱属的6个近似种的rDNAITS区基因序列的研究 6个近似种的rDNA ITS区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变异位点的分析结果表明:假高粱及其同属的5个近似种的ITS区基因序列的长度范围为588~589bp,G+C百分含量为60.27~61.05%,其中ITS1长度为207~208bp,G+C百分含量为53.91~61.54%;5.8S rDNA为164bp,G+C百分含量为56.10~58.54%;ITS2为217bp,G+C百分含量为66.36~67.28%。利用Jaccard相似系数,采用UPGMA聚类法,建立系统间的亲缘关系图。对6个种的ITS(ITS1+5.8S+ITS2)、ITS1、ITS2、5.8S的各个不同区段的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ITS序列对它们的亲缘关系的分析比其它三个区段的序列分析更为准确:明福1号与拟高粱之间的相似系数均比其与其它4个近似种之间的相似系数大,证实明福1号是利用野生的拟高粱驯化培育出来的牧草,从而明确了明福1号分类和检疫地位。3 快速检测假高粱及其近似种DNA的分子标记方法的研究 6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假高粱及其同属近似种的rDNA 18S-26S区部分基因片段的酶切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对假高粱及其近似种的18S-26S区的PCR扩增产物的酶切反应的结果不同,其中,限制性内切酶 Nae Ⅰ-PmaC Ⅰ或AflⅢ可检测假高粱,Xce Ⅰ可检测丝克高粱,BspH Ⅰ可检测明福1号,Cfr Ⅰ可检测明福1号、拟高粱。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本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供试试剂
  • 2.1.3 试剂制备
  • 2.1.4 供试引物
  • 2.1.5 仪器设备
  • 2.2 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 2.2.1 DNA提取方法
  • 2.2.1.1 CTAB方法
  • 2.2.1.2 SDS方法
  • 2.2.1.3 CTAB-SDS方法
  • 2.2.1.4 TaKaRa法
  • 2.2.2 DNA纯度及质量浓度检测
  • 2.2.3 DNA提取率检测
  • 2.2.4 凝胶电泳的检测
  • 2.3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基因的研究
  • 2.3.1 ITS(18S-ITSI-5.8S-ITS2-26S)区PCR扩增引物的设计
  • 2.3.2 ITS区的PCR扩增反应体系
  • 2.3.3 ITS区的PCR扩增反应程序
  • 2.3.4 ITS区的PCR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 2.3.5 ITS区的PCR扩增产物的纯化和测序
  • 2.3.6 测序后菌株的保存
  • 2.3.7 ITS区基因序列分析
  • 2.3.8 遗传相似度的计算
  • 2.3.9 分子系统树的建立
  • 2.4 利用PCR-RFLP方法分析rDNA 18S-26S区的研究
  • 2.4.1 限制性内切酶的选择
  • 2.4.2 rDNA185-26S区PCR扩增产物的酶切反应体系
  • 3 结果与分析
  • 3.1 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 3.1.1 DNA纯度检测
  • 3.1.2 DNA质量浓度检测
  • 3.1.3 DNA提取率检测
  • 3.1.4 凝胶电泳的检测
  • 3.2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的研究
  • 3.2.1 rDNA ITS区PCR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 3.2.2 ITS序列长度及G+C含量
  • 3.2.3 变异位点
  • 3.2.4 遗传相似度
  • 3.2.5 分子系统树
  • 3.3 利用PCR-RFLP方法分析rDNA 18S-26S区的研究
  • 3.3.1 限制性内切酶的选择
  • 3.3.2 利用Nae I-Pma CI检测假高粱
  • 3.3.2.1 利用Nae I 将明福1号、拟高粱、假高粱这3个近似种与其它3个近似种分开
  • 3.3.2.2 利用PmaCI将明福1号和拟高粱与其它4个近似种分开
  • 3.3.2.3 利用Nae I-Pma C I 对假高粱的检测
  • 3.3.3 AflIII 检测假高粱
  • 3.3.4 Xce I 检测丝克高粱
  • 3.3.5 BspH I检测明福1号
  • 3.3.6 Cfr I 检测明福1号、拟高粱
  • 4 讨论
  • 4.1 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 4.2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的研究
  • 4.3 利用PCR-RFLP方法分析rDNA 18S-26S区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Ⅰ DNA提取试剂盒(TaKaRa)操作步骤
  • 附Ⅱ 4种方法提取DNA效果的比较
  • 附Ⅲ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的rDNA区基因结构图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湄潭无公害酒用高粱种植技术[J]. 种子科技 2019(11)
    • [2].不同产地酱香型酒用红缨子高粱的物理性状分析与评价[J]. 农技服务 2019(11)
    • [3].高粱抗炭疽病种质资源及病情与产量损失的关系基本明确[J]. 农药市场信息 2020(01)
    • [4].5种常用酿酒高粱的主要成分及淀粉特性差异分析[J]. 中国酿造 2020(03)
    • [5].富顺县高粱产业现状及发展措施[J].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0(01)
    • [6].球磨条件对超微高粱粉粒径的影响[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1)
    • [7].高粱产量预测模型研究——以屯留区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14)
    • [8].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矮高粱栽培技术探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4)
    • [9].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假高粱的危害调查[J]. 植物检疫 2020(04)
    • [10].齐齐哈尔市高粱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中国农技推广 2020(06)
    • [11].早熟酿造高粱晋早5564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 2020(07)
    • [12].辽西高粱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控[J]. 辽宁农业科学 2020(03)
    • [13].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育种与栽培团队[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14].加强高粱应用技术研究,助力高粱产业发展[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15].两种高粱的酿造特性对比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15)
    • [16].帚高粱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08)
    • [17].自贡市推动沿滩高粱产业发展的举措[J]. 新农业 2020(19)
    • [18].泸州老窖守护品质生命线[J]. 中国酒 2020(09)
    • [19].酿酒高粱研究刍议[J]. 酿酒 2019(02)
    • [20].试论高粱传入中国的时间、路径及初步推广[J]. 中国农史 2019(01)
    • [21].高粱种植中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研究[J]. 种子科技 2019(04)
    • [22].高粱馒头生产工艺的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23].高粱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 2019(03)
    • [24].高粱种植技术要点研究[J]. 种子科技 2019(05)
    • [25].探析“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15)
    • [26].齐杂722高粱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13)
    • [27].高粱——小作物大用途[J]. 生物技术通报 2019(05)
    • [28].一种高粱高效除草新方法[J]. 农药市场信息 2019(12)
    • [29].四川高粱田杂草防除技术[J].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9(03)
    • [30].辽西高粱高产栽培适用技术[J]. 现代农业 2019(07)

    标签:;  ;  ;  ;  

    分子标记技术在高粱属6个近似种的亲缘关系分析及其种籽识别中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