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病人淋巴细胞P-gp表达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移植病人淋巴细胞P-gp表达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论文摘要

第一章健康人淋巴细胞P-gp的表达水平目的:对健康人群淋巴细胞P-gp表达水平进行观察,明确在健康人群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对移植病人淋巴细胞P-gp表达水平变化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收集健康人63例淋巴细胞标本,年龄8-71岁,分别采用RT-PCR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对淋巴细胞P-gp的表达从基因和蛋白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性别、年龄和淋巴细胞亚型进行分组比较研究。结果:健康人群淋巴细胞有一定的P-gp表达,平均为12.5%,不同的性别分组和细胞亚型之间,P-gp的水平无明显的差别。14岁以下的儿童表达水平较低,约6.5%,与其他各年龄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在大于14岁的各年龄组之间,淋巴细胞P-gp的水平基本相近。各分组MDR1 mRNA的半定量分析所得的结果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基本相符,与内对照的β-actin mRNA相比,健康人MDR1 mRNA的表达呈现较低的水平。结论:正常情况下,淋巴细胞具有一定的P-gp表达,平均为12.5%。其表达水平在不同性别、细胞亚型和大多数年龄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处于一种稳定的、较低的表达状态。第二章移植病人淋巴细胞P-gp表达水平的改变目的:观察移植病人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后,淋巴细胞P-gp表达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可能的形成原因。方法:移植病人78例,分别在术后1月、3月、6月、12月采集淋巴细胞标本,采用RT-PCR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对淋巴细胞P-gp的表达从基因和蛋白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观察淋巴细胞表达水平的改变,并对不同性别、年龄、细胞亚型等进行分组研究,因病例限制,此部分研究不包括儿童年龄组(<14岁)。结果:移植病人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淋巴细胞MDR1的表达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明显的增高。MDR1 mRNA的表达水平为0.47,比用药前升高2.76倍(P<0.05);P-gp的表达平均为37.5%,较用药前增高2.6倍(P<0.05)。用药后第一个月,P-gp即有增高18.5%,3个月可达高峰,为40.8%,其后基本维持在此水平;不同性别之间无差别;各年龄组之间无差异。各亚型淋巴细胞P-gp水平均升高,其中CD+4T细胞明显高于其他各亚型。根据增高的程度,可分为三种情况:低度:表达水平<20%,28例;中度:表达水平20-40%,35例;高度:表达水平>40%,15例。中、高度的P-gp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和低度表达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移植病人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大多数病人(64%)淋巴细胞P-gp的表达可出现明显的增高。说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诱导P-gp表达水平的增高,而淋巴细胞P-gp表达水平的增高,势必将对环孢素的细胞内分布和免疫抑制作用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三章移植病人淋巴细胞P-gp高表达的诱导因素分析目的:通过对不同治疗方案淋巴细胞P-gp表达水平改变的分析研究,探讨诱导P-gp高表达的具体原因,方法:移植病人78例,按其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分为下列各组:环孢素方案组:CsA+MMF+Pred;他克莫司方案组:TAC+MMF+Pred;强的松方案组:CsA/TAC+MMF+Pred;非强的松方案组:CsA/TAC+MMF。观察各不同治疗方案对淋巴细胞P-gp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每种药物对P-gp的诱导作用。结果:手术后随诊一年半时间,在环孢素与他克莫司组,移植病人淋巴细胞P-gp的水平均表现出相应的增高,在两组之间并未观察到淋巴细胞P-gp表达的显著差别,说明这两种药物对P-gp的诱导效果相同;而在强的松和非强的松组之间,淋巴细胞P-gp的表达也未见明显的改变,说明强的松不是主要的诱导原因。结论:尽管同属于P-gp作用的底物性药物,但诱导移植病人淋巴细胞P-gp高表达的主要原因为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强的松并无明显的诱导作用。第四章淋巴细胞P-gp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细胞内药物浓度的关系目的:探讨淋巴细胞P-gp水平与细胞内药物浓度的关系,阐明P-gp的高表达是降低细胞内药物浓度的主要原因。方法:根据淋巴细胞P-gp表达的水平,移植病人分为高、中、低三组,分别采集淋巴细胞标本,进行罗丹明123蓄积试验,判断不同水平P-gp对淋巴细胞内药物浓度的影响;并通过特异性的功能抑制,进一步证实P-gp的影响作用。结果:与健康人相比较,移植病人低表达组的细胞内药物浓度虽有降低,但无明显的差别;中度表达组表现出显著的差别;而高表达组则具有极显著的差别。在移植病人各组之间,中高组与低度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应用特异的功能抑制剂维拉帕米,可明显升高淋巴细胞内的药物浓度,说明细胞内药物浓度的降低,主要是因为P-gp高表达的所引起的。结论:P-gp的高表达,能够显著降低淋巴细胞内的药物浓度,而在移植病人淋巴细胞P-gp水平的增高,可能对环孢素的作用产生重大的影响。第五章P-gp表达水平对环孢素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目的:探讨不同表达水平的对环孢素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收集移植病人淋巴细胞样本,根据P-gp表达水平的不同,分为高、中、低三组。采用有丝分裂原PHA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以淋巴细胞分裂指数和IL-2为指标,观察环孢素对不同表达P-gp水平淋巴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结果:在相同的浓度,环孢素对淋巴细胞的活化及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随着细胞P-gp表达水平的增高而逐渐减弱。在10-20μg/L之间,可基本全部抑制PHA刺激的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和IL-2的产生,P-gp低度表达的淋巴细胞,尽管其增殖指数和IL-2的产生可分别升高为19%和20ng/L,但与正常对照相比较,尚无明显的差别。在中度和高度表达的患者,环孢素对淋巴细胞的活化抑制作用明显减弱,淋巴细胞的分裂指数可分别达34%和47%,IL-2产生可分别达32ng/L和45ng/L。通过应用P-gp特异的功能抑制剂维拉帕米后,各组间淋巴细胞活化率的差别不再有显著的差别。结论:淋巴细胞P-gp表达水平的增高,可通过降低细胞内的环孢素浓度,减弱环孢素对淋巴细胞的活化抑制作用,因此,P-gp的高表达有可能导致淋巴细胞对环孢素耐药性的产生。第六章P-gp表达水平与移植肾功能的关系的探讨目的:探讨淋巴细胞P-gp表达水平与移植物功能的关系,明确淋巴细胞P-gp的表达的改变,对移植物功能的影响。方法:移植病人78例,根据其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分为高、中、低三组。严格定期随访一年,观察血尿素氮、肌酐值等生化指标;移植肾血流动力学指标;24小时尿量、下肢水肿等临床指标。每出现一次异常登记为不良事件一次。结果:78例病人随访一年,共计发生不良事件291人次,其中出现血尿素氮升高、血肌酐升高191人次;出现尿量明显减少、下肢水肿63人次;移植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47人次。分析发现,淋巴细胞P-gp的表达水平与移植肾功能有显著的相关性,淋巴细胞P-gp低表达的病人,其移植肾脏功能明显好于淋巴细胞P-GP高表达的病人。结论:移植病人淋巴细胞表达水平的增高,将对环孢素的免疫抑制作用产生明显的影响,进而引起免疫抑制不足,导致移植物功能的受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章 正常人淋巴细胞P-gp的表达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移植病人淋巴细胞P-gp表达的改变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移植病人淋巴细胞P-gp高表达的诱导因素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淋巴细胞P-gp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细胞内药物浓度的关系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P-gp表达水平对环孢素抑制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P-gp表达水平与移植肾功能的关系的探讨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总结
  • 综述一 P-糖蛋白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 综述二 MDR1/P-gp介导的多药耐药性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承担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淋巴细胞国家参考品的研制[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0(05)
    • [2].苯对外周血人淋巴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 2011(11)
    • [3].γ射线辐射对人淋巴细胞端粒长度影响研究[J]. 中国职业医学 2015(04)
    • [4].简易原位杂交检测人淋巴细胞Fas、Bcl-2、p53与Cmyc基因[J]. 科技资讯 2008(09)
    • [5].氟砷单独及联合对正常人淋巴细胞增殖及IL-2分泌情况的影响观察[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9(03)
    • [6].流式细胞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6(S1)
    • [7].广州市健康儿童和成人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对比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02)
    • [8].小豆蔻明对人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水平的影响[J]. 海峡药学 2017(02)
    • [9].一次X射线诊断检查对人淋巴细胞糖元的影响[J]. 家庭生活指南 2019(12)
    • [10].人淋巴细胞H9体外感染HIV-1后APOBEC3G mRNA水平的监测[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9(04)
    • [11].γ射线对人淋巴细胞Tob1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J]. 中国职业医学 2009(03)
    • [12].融合蛋白TAP-SSL5对激活的血小板与人淋巴细胞结合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5(01)
    • [13].传代人淋巴细胞免疫猪的免疫效果初探[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9(06)
    • [14].氧化型/还原型叶酸不足对人淋巴细胞hMSH2转录的影响[J]. 肿瘤防治研究 2011(11)
    • [15].碳离子不同贯穿深度辐射诱导人淋巴细胞微核效应(英文)[J]. IMP & HIRFL Annual Report 2009(00)
    • [16].苯及其代谢物氢醌对体外培养人淋巴细胞的遗传毒性[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0(06)
    • [17].动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探讨[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0(06)
    • [18].高剂量高LET辐射诱导人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断裂畸变(英文)[J]. IMP & HIRFL Annual Report 2009(00)
    • [19].工频磁场对离体细胞胞浆钙离子浓度的影响[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20].碳离子辐射诱导人淋巴细胞环状染色体畸变(英文)[J]. IMP & HIRFL Annual Report 2009(00)
    • [21].不同海拔地区健康人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改变[J]. 中国输血杂志 2016(07)
    • [22].4-1BB基因在不同分化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J]. 癌变·畸变·突变 2010(05)
    • [23].低浓度接触苯的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剂量-反应关系[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7(01)
    • [24].肉味香基对人淋巴细胞的抗氧化作用[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1(01)
    • [25].不同治疗途径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变化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07)
    • [26].不同类型射线对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影响[J]. 中国职业医学 2017(03)
    • [27].模拟微重力对碳离子辐射诱导人淋巴细胞微核效应的影响(英文)[J]. IMP & HIRFL Annual Report 2010(00)
    • [28].亚砷酸钠对人淋巴细胞叉头转录因子和DNA甲基转移酶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9(04)
    • [29].CIK细胞临床应用及疗效的影响因素[J]. 西南国防医药 2013(04)
    • [30].脓毒症病人淋巴细胞调控的研究进展[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1(01)

    标签:;  ;  ;  ;  ;  ;  ;  ;  ;  ;  

    移植病人淋巴细胞P-gp表达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