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玉环县的中职招生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丁伟[1](2015)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时代背景前提条件下,商务印书馆于1915年3月正式创建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首先开办英文一科,这是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专门函授学校,它不仅正式拉开了中国近代函授教育的序幕,亦成为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的嚆矢。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函授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在上海一地及全国范围之内,始终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地位。在长达数十年的函授教育办学生涯中,这三所函授学校取得了显着的办学效果和社会效益,在中国函授教育史、中国早期远程教育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述三所私立专门函授学校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先后开设了特色鲜明、办学优势突出的不同门类专业,均取得了显着的办学成绩。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函授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中,其英文科创办时间较早、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持续时间较长、毕业学员人数较多、办学声誉较为显着,因此这三所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相当突出,格外引人瞩目。商务印书馆最早从欧美引进的这种不受地域限制、打破时空藩篱的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辐射力。从1915年至1946年期间,近代民营出版机构为民国社会工、商、学、政界等各个领域培养了多达6万多人的具有由"普通英语语言+一般社会用途英语+商业用途英语"知识、技能构成的多元化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据统计,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的英文科学员广泛分布在全国22个省及5个院辖市行政区域范围之内。函授学员遍布中国各地的众多行业领域,他们凭借自己所具备的英语语言优势,为推动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仅仅从在读学员人数和学员分布情况的角度来衡量,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已经相当突出了。更为可贵的是,商务、中华、开明将起源、发轫于欧美国家的这种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函授教育引入到中国的英语教育领域之际,都没有简单地完全照搬欧美的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着特征的学历函授教育体制。在近代中国变革、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综合考察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而是对此进行了合理的扬弃和本土化的创新。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始终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的双轨教学体制,以中等教育为主体、兼顾高等教育,彰显普通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动态性地设置课程体系,努力做到办学体制、办学层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以期更好的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如果将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历史轨迹连成一体,可以发现,后者与前者相比,既有借鉴与传承,又有超越与创新,其英语函授教育体制呈现出了更加灵活多变、更加富有弹性、更加具有本土色彩的显着特点。这三大民营出版重镇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在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史上演绎了光彩夺目的篇章,有力促进了英语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科学化和本土化的发展进程。晚清以降,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所体现出来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实用性、民主性、科学性和开放性,这也是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内涵。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诞生,并取得一定的发展,这一重大教育事件本身就是中国教育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它有效缓解了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为广大中下层社会民众开辟了另外一条接受系统的学历教育、提升文化素质的校外新途径。毫无疑问,仅仅从英语函授教育自身发展的层面而言,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所从事的这种迥别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开放式英语远程教育事业,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就已经起到了重要推手的作用。在民国初期,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并没有被各级政府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所认可和接受。此后,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所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示范和推动下,上海市教育局在1931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在1943年7月分别颁布、实施了专门针对函授学校的管理法规。至此,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经过25年的曲折发展,终于在国家教育管理制度系统之内,占有了一席之地,最终进入了民国各省市的公立师范院校,与普通学校并行同时发展,得以被大力推广和普及。可以这么说,函授教育制度在民国社会能够得以发展和普及,民营出版机构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对此功不可没。民营出版机构充分凭借其自身拥有的高素质人才智力资源和丰富的纸质媒介资源,开办了长达数十年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大力推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而且在经营出版事业的若干层面上也有效推动了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不仅为数以万计的在职人员提供极有针对性的英语函授教育,有效提升了社会各界职业人士的英语素质,加快西学在华传播的历程;而且还为社会各界培养、输入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有力促进了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近代民营出版机构长期开办英语函授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其中蕴含着某种教育规律,这些教育规律对当今的高等外语函授教育、函授教育及成人教育事业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不仅如此,通过办理英语函授教育,进而推动自身出版事业的发展,这对当今的出版文化事业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韩林飞,郭建民,柳振勇[2](2014)在《城市化道路的国际比较及启示——对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阶段的认识》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当前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基于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状况,从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所处不同城市化阶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我国现存的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征,针对所处的不同城市化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并结合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周永清[3](2012)在《安徽省高职教育服务城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安徽省高职教育与城镇化发展为背景,探讨安徽省高职教育如何更好服务于城镇化,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高职教育对城镇化促进作用,从为城镇化培养技能人才、促进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民市民化三个方面展开。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介绍了高职教育概念、城镇化内涵、高职教育与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城镇化进程中的局限性因素。第四章是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指出安徽省高职教育服务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安徽省高职教育输送的人才地域分布不均,不利于城镇化的整体推进,指出安徽省高职院校地域分布不均的客观现状,并结合徽商职业学院2011届毕业生生源地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第二、安徽省高职专业设置与城镇化所需产业发展不适应,主要体现三个方面:高职专业设置趋同;高职专业布局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不强;高职专业设置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适应性不强。第三、安徽省高职教育对在职人员培训机会少。本章最后分别从师资力量薄弱,具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重偏小、实践教学薄弱、校企深度合作难四个方面,指出安徽省高职教育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困境。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最后提出四点对策:第一、各地加大投入、挖掘学校潜能,加大地区间高职院校合作,以此来促进安徽省高职教育输送的人才地区均衡,加快城镇化整体推进。第二、结合安徽省产业发展,优化高职专业设置,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第三、扩大高职自主招生规模,加大对在职人员培训力度。第四、完善高职教师招聘、考核与培训制度,加强实践教学与校企深度合作,以此来提高安徽省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城镇化提供技能人才。
董赤[4](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石红波[5](2009)在《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路径、模式和战略》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土地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一个集约人口、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城市的整体性、活跃性及先导性决定了集约发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技术进步和集约发展等概念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中小城市集约发展是基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依靠科学管理、技术进步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经济增长,从而推动城市全面进步的发展方式,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基于技术视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小城市集约发展路径、模式和战略。首先,本文探索了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三条基本路径。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主要源泉,从而也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技术进步路径,侧重于如何通过技术进步使城市相关资源要素优化整合,实现城市化质和量的协调发展。聚集经济是中小城市的特色之路;循环经济有助于中小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基于聚集经济理论和钻石模型,本文认为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聚集经济路径是形成现代化的产业集群。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新型工业化思想,本文认为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循环经济路径是加快中小城市工业体系改造,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其次,本文概括了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三种特色模式。中小城市的集约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进步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昆山市走的是一条外向带动、技术引进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发展之路。寿光市通过技术进步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蔬菜产业,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昌吉市形成了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发展为天山北坡经济带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这三种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特色模式可以分别概括如下,昆山模式:凭借天时地利,引外资快速发展;寿光模式:立足特色农业,奔小康城乡共荣;昌吉模式:依托区位优势,各产业全面开花。最后,本文分析了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三大关键因素。通过提出T3战略,认为区位优势、技术进步和教育培训是主导中小城市发展的三大关键因素,并分别进行了论述。中小城市的特色战略要求城市不在于做大,而在于做精、做巧、做强,途径是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为进一步考察中小城市集约发展情况,本文对部分百强县(市)社会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初步建立了集约发展的评价模型,提出了加强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若干建议。
崔砺金,季明[6](2003)在《长三角“技工荒”透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崔砺金,季明,陈鹏[7](2003)在《长三角,“技工荒”比电荒更紧迫》文中研究表明“皮衣之都”浙江海宁市今年拿到了不少国际订单,却因为车工紧缺,不得不忍痛放弃部分到口的“肥肉”。全市2000多家皮衣生产企业,共拥有日产6万件皮衣的生产能力,可由于缺少技工,每天至少流失100万美元的订单!类似现象在长三角屡见?
黄苏良[8](2003)在《浙江玉环县的中职招生工作》文中指出 我县“十五”规划提出,高中段教育发展的目标是普及高中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的教育体系。回顾过去,我们发展高中段教育的五项策略是:普职并举,公民办兼容,质量和效益优先,中高职衔接,长短训沟通。目前,我县中等职业教育已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2002年,全县高中段招生5852人,初中升学率为86.06%,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039人(五年制职业教育和普通中专700人),职普比为1.08:1。职普比连续6年超过1:1。
二、浙江玉环县的中职招生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玉环县的中职招生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选题意义及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理论及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结构 |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办学历史背景与办学条件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办学主观条件 |
第三节 办学客观条件 |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办学经历 |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起(1915年—1918年) |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发展(1919年—1931年) |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盛(1932年—1937年) |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衰落(1938年—1946年) |
第三章 英语函授教育的办学特点、效果及问题 |
第一节 办学特点的总结 |
第二节 显着的办学效果 |
第三节 存在的办学问题 |
第四章 主要历史作用、启示 |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近代函授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推动民国社会的进步 |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现代启示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城市化道路的国际比较及启示——对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阶段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我国所处城市化阶段的特征 |
1. 1 特大城市及大城市的城市化特征 |
1. 1. 1 当前发展概况 |
1. 1. 2 城市化特征概括 |
1) 空间分布不均匀,地区差异明显 |
2) 城市化集群发展,生产效率高 |
3) 资源集聚度高,发展优势明显 |
4) 城市人口过载,资源环境问题突出 |
1. 2 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特征 |
1. 2. 1 当前发展概况 |
1. 2. 2 城市化特征概括 |
1) 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区差异性显着 |
2) 空间分布总体均衡,整体发展相对平稳 |
3) 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影响城市化质量 |
1. 3 小城镇及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特征 |
1. 3. 1 当前发展概况 |
1. 3. 2 城市化特征概括 |
1) 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异明显 |
2) 城市化规模过小,带动能力偏弱 |
3) 配套设施不健全,难以满足需求 |
4) 缺乏合理引导,产业布局分散 |
2 国外城市化道路旳重要启示 |
2. 1 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城市化发展 |
2. 2 推进新城建设,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
2. 3 配置交通资源,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
2.4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城市化发展 |
3 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策略 |
3. 1 合理控制大城市,提升城市品质 |
1) 控制城市无序蔓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2) 完善城市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多元化发展 |
3)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
3. 2 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发挥中小城市优势 |
1) 理解发展内涵,注重城市化质量 |
2)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 |
3) 规范政府管理,完善经营机制 |
3. 3 着力发展小城镇和农村,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
1)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走新型城镇化之路 |
2) 保证农民工的基本权利,积极发展小城镇地区 |
3) 提升人口素质,保障城市化健康发展 |
4 结语 |
(3)安徽省高职教育服务城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高等教育服务城镇化的理论分析 |
2.1 高职教育简介 |
2.2 高职教育的职能定位 |
2.3 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
2.4 高职教育推动城镇化进程的经济学分析 |
2.4.1 高职教育为城镇化培养技能人才 |
2.4.2 高职教育促进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 |
2.4.3 高职教育促进农民市民化 |
第三章 安徽省高职教育与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
3.1 安徽省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
3.2 安徽省城镇化简介 |
3.3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
3.4 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中局限性因素 |
3.4.1 人才瓶颈 |
3.4.2 产业瓶颈 |
3.4.3 城镇化水平层次不齐 |
第四章 安徽省高职教育服务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安徽省高职教育输送的人才地域分布不均,不利于城镇化的整体推进 |
4.1.1 安徽省高职院校地域分布不均 |
4.1.2 安徽省高职毕业生生源地就业率差异大 |
4.2 安徽省高职专业设置与城镇化所需的产业发展不适应 |
4.2.1 高职专业设置趋同 |
4.2.2 高职专业布局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不强 |
4.2.3 高职专业设置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适应性不强 |
4.3 安徽省高职教育对在职人员培训机会少 |
4.4 安徽省高职教育技能人才培养不足原因分析 |
4.4.1 师资力量薄弱,具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重偏小 |
4.4.2 实践教学薄弱 |
4.4.3 校企深度合作难度大 |
第五章 安徽省高职教育服务城镇化的对策分析 |
5.1 促进安徽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区域均衡,促进城镇化的整体发展 |
5.1.1 各地加大资源投入,挖掘学校潜能 |
5.1.2 加大地区间高职院校合作,共享资源 |
5.2 结合产业发展优化高职专业设置,为城镇化输送人才 |
5.3 扩大自主招生规模,加强对在职人员培训 |
5.4 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城镇化提供技能人才 |
5.4.1 完善高职教师招聘、考核与培训制度 |
5.4.2 加强实践教学 |
5.4.3 探索校企深度合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安徽省高职院校名单 |
附录二 徽商职业学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4)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话语 |
(二) 现实记忆 |
(三) 史学思考 |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路径、模式和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1.1 城市集约发展的研究背景 |
1.1.2 中小城市发展的动力与路径 |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技术进步研究概述 |
1.2.2 城市发展研究概述 |
1.2.3 城市集约发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本文的逻辑思路和研究视角 |
1.3.2 本文的结构框架和内容概要 |
1.3.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基本概念 |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城市发展 |
2.1.2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内涵 |
2.1.3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原则 |
2.2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技术元素 |
2.2.1 技术进步的概念、内涵和作用 |
2.2.2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技术制约 |
2.2.3 有限资源条件下的中小城市发展 |
2.3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研究维度 |
2.3.1 中小城市非集约发展的历史回顾 |
2.3.2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数据分析 |
2.3.3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其他研究维度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路径选择 |
3.1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技术进步路径 |
3.1.1 技术进步与中小城市农业集约发展 |
3.1.2 技术进步与中小城市产业优化升级 |
3.1.3 技术进步与中小城市就业协同增长 |
3.2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聚集经济路径 |
3.2.1 聚集经济与钻石模型 |
3.2.2 城市聚集经济的理论演化 |
3.2.3 中小城市聚集经济的延伸分析 |
3.3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循环经济路径 |
3.3.1 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 |
3.3.2 中小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重点 |
3.3.3 中小城市改造工业体系的路径与对策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若干模式 |
4.1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昆山特色模式 |
4.1.1 技术引进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
4.1.2 认准区位优势融入上海城市圈 |
4.1.3 昆山市推动集约发展的基本经验 |
4.2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寿光特色模式 |
4.2.1 技术进步助推农业现代化 |
4.2.2 推广生态经济,统筹城乡发展 |
4.2.3 寿光市推动集约发展的基本经验 |
4.3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昌吉特色模式 |
4.3.1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
4.3.2 协调产业发展参与乌昌经济一体化 |
4.3.3 昌吉市推动集约发展的基本经验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战略思考 |
5.1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T_3战略 |
5.1.1 从3T到T_3:一种新的战略视角 |
5.1.2 区位优势: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空间条件 |
5.1.3 技术进步: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根本动力 |
5.1.4 教育培训: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人才保障 |
5.2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特色战略 |
5.2.1 城市带理论与中小城市的特色发展 |
5.2.2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
5.2.3 中小城市特色战略的实现途径 |
5.3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评价分析和延伸思考 |
5.3.1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评价方法 |
5.3.2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评价过程 |
5.3.3 中小城市集约发展评价结果讨论及延伸思考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若干政策建议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2007)名单 |
附录B 全国百强县市(2006)集约发展评价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长三角“技工荒”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长三角技工缺口知多少 |
劳动力市场上的“抢人事件” |
今日“技工荒”不同于昔日“百万民工下珠江” |
“教育移民”:培养蓝领工人的“路线图”之一 |
振兴职业教育 |
劳务输出、输入地政府“埋单”,为企业育才 |
四、浙江玉环县的中职招生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D]. 丁伟. 浙江大学, 2015(07)
- [2]城市化道路的国际比较及启示——对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阶段的认识[J]. 韩林飞,郭建民,柳振勇. 城市发展研究, 2014(03)
- [3]安徽省高职教育服务城镇化研究[D]. 周永清. 安徽大学, 2012(10)
- [4]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5]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路径、模式和战略[D]. 石红波. 大连理工大学, 2009(10)
- [6]长三角“技工荒”透视[J]. 崔砺金,季明. 记者观察, 2003(11)
- [7]长三角,“技工荒”比电荒更紧迫[N]. 崔砺金,季明,陈鹏. 新华每日电讯, 2003
- [8]浙江玉环县的中职招生工作[J]. 黄苏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02)
标签:函授教育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