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重边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华女阿五》,黄玉雪,自我成长
双重边缘论文文献综述
黄薇[1](2019)在《双重边缘化下的自我构建——论《华女阿五》中黄玉雪的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被誉为"华裔美国文学之母"的黄玉雪通过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打破了华裔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在美国文坛上集体"失声"的尴尬局面。在小说《华女阿五》中,主人公玉雪虽生存在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的夹缝中,饱受种族偏见和性别歧视,但她通过观察、学习、反思和顿悟,最终实现了女性的独立和自我成长,成功构建了美国华裔女性身份。(本文来源于《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石建[2](2019)在《边缘化与原子化:乡村娱乐的双重面向及其生成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层文化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子系统,是国家文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文化治理侧重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基层民众行为的规制,凸显文化的治理工具向度,缺乏将文化作为治理对象的剖析。乡村娱乐作为基层文化的重要表征,其边缘化、原子化特征是基层文化治理亟待回应的议题。乡土闲暇生活的边缘化、私性化,是乡土逻辑与国家治理逻辑多维度建构的产物。乡村娱乐不仅仅是一种消遣方式,更是基层民众自我价值的呈现方式,亦是基层文化治理的重要阵地,是实体性娱乐活动、精神价值信仰、基层治理叁维面孔的交汇点。(本文来源于《天府新论》期刊2019年04期)
陈迎雪[3](2019)在《乡村教师“双重边缘化”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教师边缘化,是指乡村教师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其地位处于社会边缘的一种生存状态。在城市环境中,由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大众媒体的报道以及研究者的研究,乡村教师主动或被动地走向社会边缘;在乡村环境中,囿于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以及工资待遇等原因,乡村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向社会边缘。作为一个既定的、正在发生着的事实,只有回归生命、回归本真,创造有利于乡村教师发展的舆论环境、物质环境、专业环境以及软环境,才是帮助乡村教师走出社会边缘。(本文来源于《教育科学论坛》期刊2019年07期)
成丽娜,汪文胜,郭圣文,赖春任,赵地[4](2018)在《双重病理所致颞叶癫痫边缘系统MRI影像学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双重病理(DP)所致颞叶癫痫(TLE)的边缘系统MRI影像学改变及特征。方法:对DP所致TLE 36例(左侧组20例,右侧组16例)与正常对照组(36例)进行多模态MR成像,分析两组边缘系统所在脑区T1WI灰质体积、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脑血流量(CBF)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构像及功能像均发现左侧、右侧TLE组边缘系统脑区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DR校正,P≤0.001),功能成像显示更广范围脑区分布,检出最明显异常为病侧海马及海马旁回、眶额皮质,其次为杏仁核、扣带回、内侧额上回,最后为额叶直回、丘脑,右侧组可累及对侧部分边缘系统脑区。结论:左、右侧DP所致TLE边缘系统损伤具有差异性,右侧组异常范围大于左侧。多模态MRI对边缘系统损伤评估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8年11期)
耿强[5](2018)在《中译外翻译话语的双重边缘化:问题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话语指的是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所有直接或间接有关翻译的一套认识、知识和真理。中国文学的外译催生了大量有关中译外的翻译话语,但它不论是在中国翻译话语体系还是在西方翻译话语体系里均不受重视,一直处于双重边缘化的状态,因此并未被纳入中国翻译话语体系建设的资源范围。当前,我们需要把握住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大趋势以及西方翻译话语体系面对来自非西方话语的挑战而引发对"西方/我族中心主义"的批判和改变的需要,详细检视中国文学外译所产生的各类翻译话语资源,提炼并建设中译外翻译话语体系,这对指导中译外实践、丰富中国翻译话语体系、突破西方翻译话语霸权并最终促进中国翻译话语的国际传播而言是一个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举措。(本文来源于《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期刊2018年01期)
刘婷,白淑英[6](2018)在《双重边缘化中的人际支持——新生代农民工社交媒体使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以QQ、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迅速普及,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社交生活方式,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同样如此。在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聚焦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交媒体使用,则会发现社交媒体所发挥的独特功能:复愈新生代农民工童年时期与血缘群体断裂的情感支持;密切和地缘群体因时空而疏离的多重支持;维系和业缘群体因流动而不确定的信息支持;建构和趣缘群体在虚拟空间产生的认同支持。在此过程中,社交媒体和这些关系群体糅合为一体,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掌上新家、电子同伴、信息线人和秘密"后台"。(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向维[7](2018)在《双重中心—边缘空间结构:对当前城乡结构关系的一种理论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农民工流入城市的状况,刘易斯的经典城乡二元论早已被认为不能对中国的城乡结构关系尤其是当前的状况作出切合实际的有效解释。诸多基于改革以来的城乡结构关系新格局寻求超越二元结构论的理论中,很少有明确将城乡结构视作一种社会空间结构者。因而,本文试图以社会空间理论对此问题进行研究。而这种城乡空间结构的特征,表现为一种中心—边缘态势,即中心区域对边缘区域的控制、汲取、压榨,而边缘区域则从属、依附于中心区域。而城市和农村之间及城市内部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之间构成的双重嵌套结构,本文称之为“双重中心—边缘空间结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城乡结构关系是一种单一的中心—边缘空间结构,城市工业化发展不计后果地榨取农村,导致了惨痛的历史悲剧。改革以后,经过乡镇企业的兴衰及民工潮,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单一的中心—边缘空间结构逐渐消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开始出现分异,双重中心—边缘空间结构逐渐演成。接下来作者基于以具体案例演绎理论模式的方法论辨析,通过实地研究的具体方法,以重庆为案例对双重中心一边缘空间结构的生产逻辑进行了分析。案例提供的经验告诉我们,城市内部那些大量农村外来人口聚居的城市边缘区域正是城市内部被再生产出来的一种农村性空间。这给农村带来的后果是农村作为边缘区域被进一步边缘化(空心化)。在城市中,通过征地拆迁的空间整理技术,城市的中心区域得到扩张,同时把原来居住在该区域的外来人口驱逐到更边缘的地区去。而这一技术的背后,是基于中国特色土地制度的所谓“土地财政”,地方政府掌控所有土地并通过卖地获得巨额资金,这一情形使得中国城市的空间生产独具特色,与西方主要由资本逻辑主导不同,中国的这一进程主要遵循权力逻辑。最后本文对城乡结构关系的前景进行了分析性的展望。认为只有在法律框架中争取城市权利的落实、改变不合理的城市规划方式,逐步建立起平等普惠的城乡空间结构,才能使城乡结构关系走上良性发展的可持续道路。本文最后反思了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0)
果玉[8](2018)在《双重边缘文化压制下美国华裔女性意识的觉醒——以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喜福会》是美国华裔谭恩美代表作之一,反映了华裔母族文化和异质文化相遇而生的碰撞与兼容以及两种文化在碰撞中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艰难求索。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展现美国华裔女性勇敢追寻自我的心路历程。(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11期)
张煦[9](2018)在《在双重体验的边缘行走——试论蒲宁创作中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感官体验和精神体验是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两个主要层面,通常来说,它们之间是主要与次要、显性与隐性的关系。然而,在蒲宁的创作中,感官体验和精神体验是相互独立且并置的存在,二者虽然引发截然相反的情绪,却最终指向同一个目的——人在肉体和精神层面上最大限度地回归自身并同周遭世界完全融合。这既是对西方哲学界反理性主义思潮的一种呼应,又是对俄罗斯传统哲学思想的继承,反映出蒲宁对于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沟通缺失以及造成这一困境之原因的深刻思考。(本文来源于《中国俄语教学》期刊2018年02期)
李珊珊[10](2018)在《双重边缘化下美华裔女作家的身份诉求——以汤亭亭和邝丽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深刻地影响了美华裔女作家的文学创作,她们试图打破主流社会长期以来强加于华人女性的"沉默",颠覆西方文学作品里华人女性的刻板印象,重塑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分析汤亭亭与邝丽莎两位华裔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探寻双重边缘化下华裔女作家在族裔及性别身份建构方面的不懈追求。(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双重边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层文化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子系统,是国家文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文化治理侧重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基层民众行为的规制,凸显文化的治理工具向度,缺乏将文化作为治理对象的剖析。乡村娱乐作为基层文化的重要表征,其边缘化、原子化特征是基层文化治理亟待回应的议题。乡土闲暇生活的边缘化、私性化,是乡土逻辑与国家治理逻辑多维度建构的产物。乡村娱乐不仅仅是一种消遣方式,更是基层民众自我价值的呈现方式,亦是基层文化治理的重要阵地,是实体性娱乐活动、精神价值信仰、基层治理叁维面孔的交汇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重边缘论文参考文献
[1].黄薇.双重边缘化下的自我构建——论《华女阿五》中黄玉雪的成长[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2].石建.边缘化与原子化:乡村娱乐的双重面向及其生成逻辑[J].天府新论.2019
[3].陈迎雪.乡村教师“双重边缘化”问题探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9
[4].成丽娜,汪文胜,郭圣文,赖春任,赵地.双重病理所致颞叶癫痫边缘系统MRI影像学表现[J].放射学实践.2018
[5].耿强.中译外翻译话语的双重边缘化:问题与对策[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8
[6].刘婷,白淑英.双重边缘化中的人际支持——新生代农民工社交媒体使用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向维.双重中心—边缘空间结构:对当前城乡结构关系的一种理论建构[D].山东大学.2018
[8].果玉.双重边缘文化压制下美国华裔女性意识的觉醒——以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8
[9].张煦.在双重体验的边缘行走——试论蒲宁创作中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体验[J].中国俄语教学.2018
[10].李珊珊.双重边缘化下美华裔女作家的身份诉求——以汤亭亭和邝丽莎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