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二区西部葡I1-4层构造及砂体非均质性研究

南二区西部葡I1-4层构造及砂体非均质性研究

论文摘要

储层非均质性是油气藏地质研究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影响油气储量计算的可靠性,而且对油田开发与开采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特别是对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关系重大,它是进行油藏描述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工作,通过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有助于搞清砂体连通状况,揭示油水运动规律,为合理划分开发层系,选择合理注采系统,预测产能,分析生产动态,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进行二次、三次采油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非均质研究可分为三类可分为:层内非均质性研究、层间非均质性研究和平面非均质性研究。经研究发现影响油层非均质性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但归纳起来主要原因有三点即构造因素、沉积因素和成岩因素。这三点概括起来就是构造演化的阶段性、沉积格局的多样性、成岩作用的复杂性对仆均质的影响和制约。就储层沉积而言,影响其非均质的为后两者[1]。南二区西部葡Ⅰ1-4层构造及砂体非均质性研究对于深入认识聚驱开发规律,提高聚驱开发效果,确保油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沉积成因和对比单砂层的需要,将松辽盆地白垩系地层从高级到低级依次可划分为4个级别的沉积旋回。按此对葡萄花油层的旋回级别进行划分。采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不同相带区别对待”的方法对比分析地层之间的差异。对葡萄花油层的沉积微相进行划分。分析葡萄花油层的岩性特征、储层砂体成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和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本文从葡Ⅰ1-4层九口取芯井取芯数据入手,对葡Ⅰ1-4层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并且对该层进行了精细解剖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建立了葡Ⅰ1-4层的沉积模式。应用不等厚等时对比方法和等厚等时对比方法对密井网条件下的葡Ⅰ1-4层砂体进行再次研究,结合调研和取芯资料得出葡Ⅰ1-4层的具体演化过程。通过取芯剖面资料分别对平面上的砂体连通和纵向上的砂体连通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连通关系。根据以上研究成果绘制砂体构造图,并得出了下一步挖潜措施的整体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地层特征研究
  • 1.1 地层特征
  • 1.2 沉积特征
  • 1.3 储层特征
  • 1.4 砂体连续性及连通性
  • 第二章 油层非均质性研究
  • 2.1 油层非均质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 2.2 油层非均质性分类
  • 2.3 层内非均质性的研究
  • 2.4 层间非均质性
  • 2.5 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 第三章 南二区西部葡Ⅰ1-4 层沉积模式研究
  • 3.1 南二区西部葡Ⅰ1-4 层沉积模式调研
  • 3.2 南二、三区九口取芯井葡Ⅰ1-4 层沉积特征的分析
  • 3.3 南二区东部葡Ⅰ1-4 层精细解剖分析
  • 3.4 建立南二区西部葡Ⅰ1-4 层沉积模式
  • 第四章 密井网条件下葡Ⅰ1-4 层砂体再认识
  • 4.1 确定南二区西部葡Ⅰ1-4 层对比方法
  • 4.2 单一河道砂体识别方法研究
  • 4.3 南二区西部葡Ⅰ1-4 层河道砂体再认识
  • 4.4 葡Ⅰ1-4 层的演化过程
  • 第五章 砂体的连通关系分析
  • 5.1 纵向上砂体的连通关系分析
  • 5.2 平面上砂体连通关系分析
  • 5.3 河间砂体与主河道砂体连通关系分析
  • 第六章 绘制单砂体构造立体图,指导聚驱的调整挖潜
  • 6.1 单砂体构造立体图的绘制
  • 6.2 得到的以下几点认识
  • 6.3 下步挖潜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南二区西部葡I1-4层构造及砂体非均质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