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为目标的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研究

以创新为目标的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研究

论文摘要

在知识与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一国或地区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经费投入作为科技创新、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条件,已经得到了各国各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不高、科技经费投入低的状况下,加强政府对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引导,增加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手段。特别是随着财税改革的实施,地方政府科技投入作为科技投入体系的重要部分已受到各地方政府的重视,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支出已超越中央政府的科技经费支出。然而,在理论界对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研究还很少。为了提高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文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背景,以有效激励科技自主创新为目标,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必要性、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结构与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地方政府优化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完善科技经费投入模式提供理论基础;为中央政府提供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使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更加科学合理。本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理论篇。首先,对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定性的分析了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必要性;最后,通过对相关数理模型的阐述得出政府R&D投入以及R&D结构对社会创新的影响。第二部分:实证篇。首先,通过协整分析研究地方政府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其次,对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地方政府科技经费在不同研发部门的分配,指出要加强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诱导作用;地方属科研机构和高校要逐渐从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领域退出;分析地方政府科技经费在不同研发阶段的分配,通过各省市的对比,得到部分省市科技投入呈现“超前”状态;而部分地区则出于“滞后”状态。第三部分:运作篇。构建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模式。该部分主要是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结构性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建立一个包括目标系统、信息系统、激励机制、监督和约束机制以及宏观管理的制度和方法的闭路系统,提高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效果。在激励与监督机制中,通过晋升模型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目标偏离的原因;建立了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协调机制。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在分析了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构造了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宏观管理模式,并且提出了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
  • 1.2.2 国内研究文献
  • 1.2.3 文献总结
  •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创新目标下的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概念界定
  • 2.1.2 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概念的界定
  • 2.1.3 科技经费投入与自主创新投入的关系
  • 2.2 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必要性研究
  • 2.2.1 研发领域市场失灵与政府纠正
  • 2.2.2 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必要性
  • 2.3 相关的理论模型阐述
  • 3 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与创新的实证分析
  • 3.1 地方政府科技投入对创新的影响
  • 3.2 模型与数据的选择
  • 3.2.1 变量平稳性检验
  • 3.2.2 协整检验
  • 3.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3.2.4 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 3.3 实证分析和经济解释
  • 3.3.1 单位根检验结果
  • 3.3.2 协整检验结果
  • 3.3.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 创新目标下的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结构分析
  • 4.1 地方政府科技经费分配现状
  • 4.2 科技活动主体的经费分配
  • 4.3 研究开发结构的经费投入
  • 5 创新目标下的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宏观管理模式
  • 5.1 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模式的研究现状
  • 5.2 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目标系统
  • 5.3 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信息系统
  • 5.3.1 负反馈系统
  • 5.3.2 正反馈系统
  • 5.4 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激励机制
  • 5.4.1 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激励机制分析
  • 5.4.2 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协调机制
  • 5.5 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监督与约束机制
  • 5.5.1 完善监督与约束机制
  • 5.5.2 建立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估机制
  • 5.6 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宏观管理制度
  • 6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精准扶贫与新型地方政府形塑[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历程、困境与创新[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案例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5)
    • [4].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法律控制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3)
    • [5].中央—地方政府间职责结构的历史变迁与优化——基于地方政府行动策略的视角[J]. 行政论坛 2020(02)
    • [6].地方政府的财源选择和分权体制改革[J]. 企业观察家 2020(02)
    • [7].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创新与启示[J]. 中国政府采购 2020(09)
    • [8].论地方政府创新的改革缘起与推进机理[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9].风险的规避、转嫁与控制策略:基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对比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 2020(10)
    • [10].制度视角下我国地方政府合作的分析框架:制度环境、行动者、合作结构[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11].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 2018(S1)
    • [12].增长与创新的耦合:改革开放40年我国地方政府创新演变的趋向[J]. 行政与法 2018(12)
    • [13].关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定价市场化的分析[J]. 财政科学 2018(12)
    • [14].浅析地方政府在企业创新体系中的职能[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02)
    • [15].地方政府如何面对安全与增长的两难冲突?——来自煤矿关闭的证据[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16].公正程序与公共原则:地方政府边界重划的三项主张[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9(04)
    • [17].甘肃省地方政府推动便民服务及“最多跑一次”改革调查[J]. 发展 2019(07)
    • [18].浅谈税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协调[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14)
    • [19].为什么地方政府对放开汽车限购不积极[J]. 汽车纵横 2019(10)
    • [20].地方政府“创新悖论”的机制及警示[J]. 领导科学 2017(31)
    • [21].关于京津冀地方政府债协同监管的建议[J]. 经济与管理 2018(01)
    • [22].根治地方政府数据造假[J].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8(Z1)
    • [23].地方政府在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的作用探讨[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 [24].如何协调好油田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J]. 化工管理 2017(07)
    • [25].地方政府权力“瘦身”的障碍分析与破解对策[J]. 地方治理研究 2017(02)
    • [26].浅析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稳步推进[J]. 领导之友 2017(05)
    • [27].低碳试点城市与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一个初步的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09)
    • [28].李克强:地方政府要在年内对外公布涉企收费清单[J]. 中国应急管理 2017(05)
    • [29].地方政府督查问题探析[J]. 领导科学 2017(19)
    • [30].市场化、地方政府努力方向与产业结构升级[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标签:;  ;  ;  ;  

    以创新为目标的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