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播应用框架论文-齐宝峰,刘勇,孙宁伟

组播应用框架论文-齐宝峰,刘勇,孙宁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组播应用框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IP组播,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类型

组播应用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齐宝峰,刘勇,孙宁伟[1](2017)在《PMCAP:一种区分应用类型的协议相关组播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制定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RFC2324和RFC3918定义了IP组播性能评价指标和测量方法,却未能反映不同组播应用类型对性能评价指标的敏感情况,未区分不同网络协议所属层次,不利于反映实际组播应用性能情况。针对实时交互型、实时非交互型、非实时型叁种组播应用类型,提出一种区分应用类型的协议相关方法,构建IP组播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根据相关标准给出性能评价指标的定义,其次分析不同类型组播应用对不同指标的敏感情况,最后提出了区分应用类型的协议相关组播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既能满足不同应用个性化指标选取的需求,又能有效应对应用多样性和动态性带来的困扰。(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17年09期)

崔建群,赖敏财,蒋文斌,陈传河[2](2012)在《OverSim:可扩展的应用层组播网络仿真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层组播作为IP组播的一个可行替代方案日益成为Internet应用研究的一个热点。如何仿真大规模、动态的应用层组播覆盖网络已经成为应用层组播方案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几款主流的覆盖网络仿真软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于OMNet++网络仿真环境的Over-Sim覆盖网络仿真框架来模拟大规模、动态的应用层组播覆盖网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可扩展的应用层组播方案。最后我们采用OverSim实现了对应用层组播协议Scribe的仿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OverSim可以在有限的硬件环境下,稳定地仿真高达上万个节点的大规模动态覆盖网络,仿真过程中内存消耗较低,且与覆盖网络规模呈线性关系。(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2年10期)

来杨,刘厚泉[3](2009)在《基于混合组播的视频会议应用框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混合组播技术的一个代表模型——Host Multicast Fram ework,根据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要求进行一些改进:为了减少数据转发的层次,缩短延迟,在原有的双向组播共享树的基础上将服务器节点以双层的应用层组播方式组织逻辑网络结构,提出一个基于双层应用层组播结构的视频会议应用框架DAHMI。同时考虑到服务器可能会由于过载而引起系统崩溃问题提出了一个动态负载分配思想。最后通过仿真试验证明新系统在缩短延迟上优于HM(Host-Multicast)。(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09年04期)

张轩,李崇荣,李星[4](2005)在《基于组播的视频会议应用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组播技术实现多点视频会议能够显着节省网络带宽。相对于单播方式,基于组播的视频会议在网络环境、会议管理和会议安全方面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该文提出组播视频会议的应用框架,从4个方面对基于广域网的组播视频会议应用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网络的组播环境支持和组播地址的管理;用户端协同工具及控制台;会议管理和用户管理;远程监控。并提出了组播会议的安全策略。该系统及应用框架已成功应用到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在2003年SARS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证明了该系统和应用框架是可行的和实用的。(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4期)

组播应用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层组播作为IP组播的一个可行替代方案日益成为Internet应用研究的一个热点。如何仿真大规模、动态的应用层组播覆盖网络已经成为应用层组播方案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几款主流的覆盖网络仿真软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于OMNet++网络仿真环境的Over-Sim覆盖网络仿真框架来模拟大规模、动态的应用层组播覆盖网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可扩展的应用层组播方案。最后我们采用OverSim实现了对应用层组播协议Scribe的仿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OverSim可以在有限的硬件环境下,稳定地仿真高达上万个节点的大规模动态覆盖网络,仿真过程中内存消耗较低,且与覆盖网络规模呈线性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播应用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1].齐宝峰,刘勇,孙宁伟.PMCAP:一种区分应用类型的协议相关组播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制定框架[J].通信技术.2017

[2].崔建群,赖敏财,蒋文斌,陈传河.OverSim:可扩展的应用层组播网络仿真框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2

[3].来杨,刘厚泉.基于混合组播的视频会议应用框架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

[4].张轩,李崇荣,李星.基于组播的视频会议应用框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标签:;  ;  ;  ;  

组播应用框架论文-齐宝峰,刘勇,孙宁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