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研究

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研究

论文摘要

理论界对职务犯罪主体、渎职罪主体已经作了大量的讨论研究,但是对社会危害性相对比较严重的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还很少有人单独进行研究。笔者在从事反渎职侵权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对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认定的争议。为此,本文分别从司法类渎职犯罪相关概念、主体特征、范围及认定中的问题等方面予以阐述,提出自己观点和立法建议,力求使之对司法实践及立法完善有所裨益。本文首先对研究所涉及的司法、司法权、司法机关给出定义,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的司法类渎职犯罪范围,对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的立法概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特征进行了阐述。其次,论述了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的界定标准及相关观点的评述,对刑法意义上的“司法工作人员”范围、司法类渎职犯罪个罪主体范围进行了探析。第三,论述了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认定中的几大疑难问题。对公安人员如何构成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认定中几类有争议的人员、单位能否构成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以及非司法工作人员能否与司法工作人员一起成为司法类渎职犯罪的共犯分别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最后,对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作了的立法评述,并对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提出了立法完善的建议。

论文目录

  •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概述
  • 第一节 司法类渎职犯罪概念、范围
  • 一、司法类渎职犯罪涉及的概念
  • 二、司法类渎职犯罪的范围
  • 第二节 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的立法概况
  • 一、古代司法类渎职犯罪立法情况
  • 二、我国现代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立法概况
  • 三、一些外国及台湾地区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立法概况
  • 第三节 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特征分析
  • 一、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的内涵
  • 二、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特征
  • 第二章 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的认定探析
  • 第一节 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的界定标准
  • 一、理论界与司法实践中争论观点及评述
  • 二、关于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认定的不同意见及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刑法意义上的“司法工作人员”及范围
  • 第三节 司法类渎职犯罪个罪主体的范围
  • 一、徇私枉法罪的主体范围
  • 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主体范围
  • 三、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和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的主体范围
  • 四、私放在押人员罪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主体范围
  • 五、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的主体范围
  • 第三章 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认定中的几大疑难问题
  • 第一节 公安机关中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的认定
  • 第二节 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认定中的几类有争议的人员
  • 一、在司法机关内部的其他工作人员
  • 二、不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但受司法机关聘用或委托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
  • 三、不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也没有受委托,而是从事类似司法工作的人员
  • 第三节 单位作为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的疑难问题
  • 第四节 非司法工作人员同司法工作人员一起成为司法类渎职犯罪共犯的问题
  • 第四章 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的立法评述及立法完善的建议
  • 第一节 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的立法评述
  • 一、刑法采用“司法工作人员”作为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的立法不足和缺陷
  • 二、完善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立法完善的建议
  • 一、引入“准司法工作人员”概念
  • 二、进一步明确司法类渎职犯罪个罪主体范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