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霞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历山中学256100
作为一名班主任,近年来我以“人非风气存,物迭精神似”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理念,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思考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永保终生从教的事业心,强化教师行为榜样示范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在课堂上,还表现在师生交往的每一个细节上。作为班主任要永远保持终生从教的事业心,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定的政治信念。以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熏陶学生的思想,怡养其性情,培育其精神。要修身养性,淡泊名利,以德服人,以身立教,具有忠于职守、敬业求实的爱岗精神,忘我工作、分秒必争的实干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积极探索、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要把热爱学生视为工作的生命,用博大的师爱和一颗真诚的心沟通师生思想,打开学生心扉,塑造学生灵魂。平时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在传授知识时是老师,循循善诱;在关心学生疾苦时是母亲,无微不至;在和学生交往时是朋友,心心相印;在生活中是兄弟姐妹,无话不谈;在学生犯错误时是医生,治病救人。学生家庭背景及智力、性格、兴趣等都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渴望得到老师同样的爱。要把热爱学生的重点放在中等生和后进生身上,优待中等生,善待后进生。
二、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稳定的家校联系
当代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思想活跃,敢于发表言论,但人生价值、道德取向却比较混乱。他们倍受父母疼爱,但却不懂得体谅和奉献。班主任必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线,制定详细、严格的管理制度,形成课上课下和校园内外紧密联系的管理网络。必须加强对学生遵守规范的指导,根据其禁令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根据其指令指导学生正确行为,根据其倡议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对学生提出合理又信服的、具体可行的学习和生活要求。严格要求学生是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负责,是关心热爱学生的重要体现。
受社会的影响,学生的视野已不仅限于学校,一道围墙无法把学校隔于社会之外。积极开展参观调查、青年志愿者、夏令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在社会大课堂中经风雨,见世面,长能力,磨练意志,坚定信念,增强竞争能力。要建立稳定的家校联系,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利用家长会、家访的机会,经常交流,目标统一、要求一致,全面地了解和关爱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交往。
三、注重班级舆论的导向作用,培养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有着强大的教育力和无形的约束力,使师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达到自我调节和控制。一个班级有了正确的舆论,就能明辨是非,提倡和支持正确的东西,批评和抵制不正确的东西,使班集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正确的标准。我十分重视班级舆论的导向作用,积极控制舆论的内容。引导全班学生讲团结、求进步,积极为班级建设做贡献。充分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等及时宣传人生价值观;宣传英模人物的事迹和好人好事;宣传班内品德、学习、纪律、卫生、劳动、文体活动情况。同时,让学生借助这些设施发表议论,提出问题,共同探讨,使之成为交流思想、融洽感情、提高进步的知心朋友。加强班风和学风建设,通过每天的晨会、班会、持之以恒的思想教育和定期的检查总结等措施,不断强化和深化,发挥其情境教育的作用,建立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给班级以团结协调的凝聚力、奋发向上的推动力、严而求实的控制力。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搭建全面发展的教育平台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充满了教育的可能性,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通过点滴的行动,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不断提高。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以报告会、演讲会等活动进行教育,使学生始终陶冶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一是组织主题活动。立足学生成长需要,有效地开发各类班级主题活动,如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周一句师生赠言、每周歌唱一支歌、每周一次班级之星评选等。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开发其应有的教育价值,遵循“把班级还给学生”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合作交流和情感联系,让每名学生在参与中展示才华,获得多方面的发展。二是根据学生个性特点组织主题活动。教师要为每名学生付出足够的精力,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如各班开展的“立志修身名片”设计专题活动,以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把我自我、追求卓越、立志成才。
五、注重课堂教学文化浸润,建设优美典雅班级环境
教师要有正确的课程教材观,把课堂、教材看成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促进理性进步的手段,鼓励学生在追求真理中获得乐趣。在教学内容上要联系学生实际,使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在课堂上要突出教师的仪表、板书、语言等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始终把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在首位,使课堂教学热情洋溢,温馨宜人。
积极倡导用学生的语言和眼光、用时代的特点和气息、用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构建班级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方案,美化教室,理解班风班训的深刻内涵,体会“我的班级我的家”的意义,争做班级的主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组织学生一起动手,栽培花草,布置教室。让师生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换来优美的学习环境,从而加深师生对班级的感情,增强集体意识。通过劳动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劳动创造美的意义,有利于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增长劳动知识,提高劳动技能,养成勤劳俭朴的美德。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经过长期美的陶冶,会使人不知不觉感到,丑与恶是不能容忍的,让美把丑与恶排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