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中相如文君故事的接受特点及成因

元曲中相如文君故事的接受特点及成因

论文摘要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是中国文学史上流传已久的佳话,它在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关注。在文学史上,该故事一方面成为诗词等抒情文学中经常山现的典故,另一方面对爱情题材叙事作品也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元代爱情杂剧中出现了大量赞美并效法卓文君私奔的女性形象,她们对待爱情大胆泼辣的态度,一方面体现了元代相对宽松自由的时代背景下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潜藏的民族心理、创作心理等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从相如文君故事这个角度观照元曲,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正是在梳理元代以前相如文君故事的流变情况之后,对相如文君故事在元曲中的表现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论文主体共分四个部分。本文第一章着重探讨相如文君故事的流变及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作为一个千秋佳话,相如文君故事并不是一开始就定型的。它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首次出现,之后被反复渲染,故事情节得到了完善,细节也得到了扩充。相如文君故事形成之后,其叙事模式对后世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从原型的角度来看,该故事在叙事结构上的典范性就显得更加明显。正因为相如文君故事本身具备的丰富内涵,因此它在文学史上才能占据一席之地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第二章主要是对汉唐宋诗词中相如文君故事接受情况的梳理。汉代相如文君故事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关注且少有道德批判意味,一方面是因为汉代的礼法约束还不够严密,另一方面是由于诗歌发展还不够完善。唐朝开阔的时代景象使得许多文人都具备“相如情结”,相如文君故事的关注度提升。其中卓文君的形象变得哀怨,与唐代的时代风貌也有一定的关系。宋代诗歌中对相如文君的道德归罪意味比较明显,这与程朱理学的盛行有关。在封建道德控制不太严密的宋词里,相如文君故事就恢复了其风流韵事的面貌。第三章重点是元曲中相如文君故事的接受特点。元代爱情剧中出现了很多公开效法卓文君私奔的女子形象。她们性格大胆泼辣,为自己的心上人付出一切都不后悔,选择了私奔的她们并没有道德上的自我归罪意识,而是坦荡热烈,不惧怕压力和传言。同时,司马相如也被看作是剧中穷困文人的代名词。在元杂剧中,“相如”和“文君”二词往往同时出现,充分表现了元人对这个故事的接受程度之高。相如文君的形象在元代获得了肯定和认可。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从时代特征、戏曲自身、民族心理三方面阐述分析元曲中女性形象张扬的内在原因。元代是一个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和融合的时代。蒙古婚恋观的冲击使得儒家伦理道德观被迫松动,文人的地位下降导致其人生观价值观改变,杂剧等俗文学的广泛传播等等都使得人们原有的道德观念松弛。戏曲本身的市民化、娱乐功能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最后,“富家千金穷秀才”的叙事模式实际上是接续了相如文君故事的模式,而从“凤求凰”的男性主动山击到“凰求凤”的女性追求男性实际上都是男权主义观照下的产物,二者都是文人在创作过程中补偿心理的满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相如文君故事的流变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 第一节 相如文君故事在流传中丰富
  • 第二节 相如文君故事原型分析
  • 第三节 相如文君故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第二章 元以前时代典型文学中的相如文君故事
  • 第一节 喜剧性的斗争——汉代的相如文君故事
  • 第二节 哀怨声音的出现——唐诗中的相如文君故事
  • 第三节 道德意识的浮现——宋代诗词中的相如文君故事
  • 第三章 元曲中相如文君故事的接受特点
  • 第一节 相如文君故事的集体引用
  • 第二节 相如文君故事模式的自觉传承
  • 第四章 元曲中相如文君形象凸显的原因
  • 第一节 时代环境的影响
  • 第二节 戏曲自身的要求
  •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潜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元曲中相如文君故事的接受特点及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