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轮胎胶粉反应挤出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聚烯烃/轮胎胶粉反应挤出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论文摘要

日趋紧张的石油资源和环境污染,给废旧资源的利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其中,废旧轮胎橡胶资源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对象之一。然而,受到硫化橡胶三维网络结构的本质影响,不能使用塑料和钢铁等其它废旧资源回收中使用的熔融再加工方法,这是有效利用该资源的最大阻碍,本文探索了聚烯烃/轮胎胶粉共混物熔融加工中的结构与性能变化规律。用聚烯烃塑料与废旧轮胎胶粉熔融共混制备了聚烯烃/胶粉共混物。在合理选择基体和配方基础上,通过优化加工工艺制得的共混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弹性,而且可以在熔融条件下重复加工。通过重点研究共混过程中硫化橡胶的结构变化,探索了适合聚烯烃/胶粉共混物的加工方法,为制备性能优良的聚烯烃/胶粉共混物提供优化方案。首先,针对共混物中使用的不同基体进行探索。发现聚烯烃与胶粉制备的共混物无论是在强度还是弹性方面均优于含有苯基的聚苯乙烯和高抗冲聚苯乙烯的共混物,其中LLDPE共混物在力学性能上优于其它聚烯烃共混材料,尤其是断裂伸长率达到了100%以上。此外,本文还分析了适合聚烯烃/胶粉共混物的配比。虽然共混物呈现整体性能随胶粉含量下降的趋势,但是胶粉含量70%时共混物具有合理的强度和较优的断裂伸长率,是潜在弹性体材料的最佳选择。其次,研究了胶粉粒径在加工过程中动态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影响共混物性能的关键是分散相的尺寸和分布的均匀程度。同时,分散相胶粉颗粒的粒径对加工过程中的剪切的强度和温度十分敏感,为开发反应挤出工艺提供了基础。再次,研究反应挤出-动态硫化的工艺方法制备LLDPE/胶粉共混物。该方法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实现LLDPE和胶粉的混合分散,并同时使胶粉发生部分脱硫,其后通过动态硫化过程制备性能优良的共混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动态硫化过程中,不仅部分降解的交联结构再交联,还发生了胶粉与LLDPE之间的力化学作用。最后,研究了共混物结构性能与加工工艺条件的关系。通过大量的工艺研究实验明确共混物随加工条件变化的规律。螺杆转速在100-200rpm,加工温度在200℃以下获得的共混物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此外,脱硫剂的引入虽然达到了增加脱硫效果的目的,但并没有在共混物的性能上得到体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国外废旧橡胶资源现状
  • 1.1.2 中国废旧橡胶资源概况
  • 1.1.3 硫化橡胶回收利用的难题
  • 1.2 废旧橡胶循环利用现状
  • 1.2.1 重复利用
  • 1.2.2 材料回收
  • 1.2.3 能量回收
  • 1.3 废旧轮胎胶粉
  • 1.3.1 胶粉的生产
  • 1.3.2 胶粉的性质
  • 1.3.3 表面活化
  • 1.4 胶粉基共混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胶粉基共混物制备
  • 1.4.2 原料
  • 1.4.3 聚烯烃/胶粉共混物的性能及影响因素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体及胶粉用量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
  • 2.2.2 共混物制备
  • 2.2.3 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力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热剪切对LLDPE/胶粉共混物结构演变及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
  • 3.2.2 试样制备
  • 3.2.3 测试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光学显微镜分析
  • 3.3.2 力学性能
  • 3.3.3 流变学性能
  • 3.3.4 溶胀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加工方法对LLDPE/胶粉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
  • 4.2.2 共混物制备
  • 4.2.3 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力学性能
  • 4.3.2 结构分析
  • 4.3.3 热分析
  • 4.3.4 形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工艺条件对反应挤出LLDPE/胶粉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
  • 5.2.2 共混物制备
  • 5.2.3 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工艺条件对反应挤出共混物的影响
  • 5.3.2 脱硫剂存在下工艺条件对反应挤出LLDPE/胶粉共混物的性能
  • 5.3.3 MA-g-LLDPE 反应挤出增容胶粉/LLDPE 共混物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TPU/EVA/EVA-g-MAH形状记忆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2].橡塑共混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当代化工 2018(04)
    • [3].PVA/HDPE/HDPE-g-MAH共混物的相形貌与动态流变性能[J].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16(04)
    • [4].透明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共混物的研究[J]. 上海塑料 2015(01)
    • [5].宁波大发:共混再生短纤维通过鉴定[J]. 纺织服装周刊 2010(18)
    • [6].PBT/EPDM/EPDM-g-GMA共混物的形态与性能研究[J]. 塑料工业 2020(05)
    • [7].聚丙烯/纳米蒙脱土共混单丝的结构和性能研究[J]. 广东化工 2020(17)
    • [8].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氯化丁基橡胶共混比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J]. 橡胶工业 2014(05)
    • [9].汽车用的新型PC/ABS共混物[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17(02)
    • [10].PBT/PA6/EP-0199共混物及其纤维结构性能[J]. 化工新型材料 2016(10)
    • [11].马来酸对回收PVC/NBR共混体流变性能、拉伸性能、形态和热稳定性的影响[J]. 橡胶参考资料 2009(02)
    • [12].环氧树脂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物的增韧增强研究[J]. 合成纤维 2016(02)
    • [13].聚偏氟乙烯/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共混物的相互作用及增容机理[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05)
    • [14].PET/POE共混物增韧改性研究[J]. 中国塑料 2013(04)
    • [15].聚膦腈共混物的性能[J]. 云南化工 2008(06)
    • [16].高低分子量聚环氧乙烷及其共混物的冷结晶行为研究[J]. 高分子通报 2015(08)
    • [17].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物的研究[J]. 中国塑料 2012(03)
    • [18].聚乳酸基三元共混物的热处理[J]. 塑料科技 2012(08)
    • [19].PET/PP共混改性研究进展[J]. 塑料科技 2008(01)
    • [20].SBS对共混物PS/PE的性能影响研究[J]. 现代盐化工 2019(01)
    • [21].高韧高强聚酮/聚酰胺66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中国塑料 2018(09)
    • [22].苯乙烯增容剂对橡胶芳香烃聚酯共混体性能的影响[J]. 橡胶参考资料 2014(06)
    • [23].聚(L-赖氨酸-Z)/聚(D-乳酸)共混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J]. 青春岁月 2012(02)
    • [24].共混工艺对PA6/POE-g-MAH/OMMT共混物形态和性能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1(05)
    • [25].汽车用ABS/PC共混物改性研究进展[J]. 中国塑料 2016(02)
    • [26].聚己内酯/聚乳酸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塑料科技 2015(08)
    • [27].橡胶/树脂共混物复合阻尼材料的研究[J]. 特种橡胶制品 2012(03)
    • [28].LLDPE-g-GMA增容LLDPE/PET共混物的研究[J]. 塑料工业 2012(07)
    • [29].水辅助加工法制备聚丙撑碳酸酯/淀粉共混物[J]. 应用化学 2017(08)
    • [30].反应挤出制备聚丙烯基三元共混物[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6(01)

    标签:;  ;  ;  ;  ;  

    聚烯烃/轮胎胶粉反应挤出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